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206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365篇
预防医学   18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65篇
  3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强迫症、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和氯氮平导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三者的症状学差异及与5-HT2A/T102C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Yol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进行临床症状评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5-HT2A/T102C多态性。结果3组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强迫症组71.4%和57.1%;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组66.7%和66.7%;氯氮平导致强迫组33.3%和73.3%;各组5-HT2A/T102C多态性的基因型(TT、TC、CC)和等位基因(T、C)频率间差异无显著性:强迫症组45.7%、40%、14.3%、65.7%和34.3%;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组46.7%、40%、13.3%、66.7%和33.3%;氯氮平导致强迫组46.7%、40%、13.3%、66.7%和33.3%;正常对照组56.3%、31.3%、12.5%、71.9%和28.1%。结论此三种情况下的强迫症状之间存在症状学差异;5-HT2A/T102C多态性可能不是这三种强迫症状发生的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102.
我国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费配置需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算我国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经费配置和日常工作维持费配置需要。方法以履行公共职能为原则,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前提,综合考虑减员效应,通过对现有经费配置的调整来测算究竟需要配置多少人员经费和日常工作维持费。基本数据通过样本机构现况调查获得。部分特殊指标值通过专家咨询获得。结果为保证我国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共职能切实落实到位,按照2003年物价水平,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费配置需要为157.3亿元年,其中人员经费83.7亿元年,日常工作维持费73.6亿元年。  相似文献   
103.
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作用。方法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回访,用BPRS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用SDSS评价患者出院1年后的各种社会功能缺陷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出院6、12个月时实验组患者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1年后两组间SDSS第1、5、6、9、10项及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复发率实验组明显低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疗效的维持及病情的进一步恢复有促进作用,能有效地延缓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复发及其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04.
善会善堂这种慈善组织自明末清初诞生,自此迅速发展,但依然归属于传统慈善组织.直到晚清,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变,加上西方慈善组织和各种社会思潮等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传统善会善堂在运转模式、社会功能、慈善理念、慈善内容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开始向近代慈善组织转型.  相似文献   
105.
两种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苏玉英  袁昱  马宁 《国际眼科杂志》2008,8(9):1920-1921
目的:单纯应用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比较。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182例(226眼),其中实验组98例(130眼),对照组84例(96眼),实验组单纯应用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并对手术疗效,手术并发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术后眼压控制理想,但术后浅前房、低眼压、前房出血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疗效确切,但术后浅前房、低眼压与前房出血的发生率较高,而单纯应用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不仅疗效确切,且术后浅前房、低眼压与前房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6.
胫腓骨骨折是骨科创伤中较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颇多。单侧外固定支架具有多方位维持对位、固定牢靠、解放关节等特点.同时又避免了内固定手术需第二次取出给病人带来的身心痛苦及经济上的负担。故越来越受患者的青睐,适应症广,操作简便.护理方便。我院自1997年9月-1998年12月运用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28例,收到很好效果。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7.
三焦并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宁  尹新中 《河南中医》2009,29(2):195-196
尹新中教授多年来从事COPD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总结出一套独特的三焦并调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疗效甚佳,现将近三年来跟随尹教授学习的经验做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跨面神经-带神经血管股薄肌游离移植分期治疗晚期面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二科应用跨面神经-带神经血管股薄肌游离移植分期治疗晚期面瘫的临床资料。一期行跨面神经移植术, 二期行带神经血管股薄肌游离移植术。术后随访手术效果, 评估患者双侧中下面部对称性变化。应用改良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估患者术前、后口角运动程度, 通过Adobe Photoshop 2021测量患者术前、后静态和动态双侧口角连线与面中线的夹角(口角动度客观测量), 并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6例晚期面瘫患者, 男10例, 女16例, 年龄(24.8±3.5)岁(16~28岁)。分期手术间隔时间为6~12个月。术后随访(34.9±11.7)个月(1~3年),所有游离移植物均成活, 没有严重并发症, 其中2例患者二期术后1年因患侧面部臃肿行移植肌肉修薄术, 1例患者二期术后1年因股薄肌固定止点位置不佳进行了肌肉止点位置调整术, 1例患者二期术后2年因口角动度不足行咬肌神经跨面神...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根据心肌兴奋性预判对起搏器植入术流程优化,并比较优化流程与传统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32例患者(观察组)起搏器植入过程中增加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导线拧入前阈值测试,判断心肌兴奋性,并延长阈值下降观察时间30 min,观察调整导线位置次数、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等参数与前期310例(对照组)传统方法(观察5~10 min,如不满意则更换位置)的差异。结果 两组共78.1%的患者阈值恢复时间在10 min以内。21.9%患者在10 min未降至要求范围内,其中对照组68例更换了起搏位置,优化组7例则继续观察至30 min。最终对照组4例(1%)更换多个位置仍达不到阈值要求范围,故放弃更换位置,最终观察时间超过20 min,最后在起搏器与导线连接前测量阈值降至1V以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X线曝光剂量[(227.7±38.5) mGay vs (440.8±51.5) mGay],手术时间[(51.8±8.4)min vs (61.8±7.6)min],电极更换部位次数(1.0±0.2 vs 2.1±1.2)均明显减少或缩短(P均<0.001)。结论 优化流程可减少不必要的位置调整,减少X...  相似文献   
110.
双源CT对心脏成像以及冠脉造影具有重新定义的价值,它使CT技术在临床应用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DSCT由两个发射管及两个相应的检测器组成,应用64层CT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时间和空间分辫率,降低扫描时间和患者的暴露别量,并且不受患者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