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6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环氧合酶-2和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分析COX-2和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COX-2表达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COX-2表达阳性率为47.5%(19/40),VEGF表达阳性率为60%(24/40)。COX-2和VEGF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Ⅲ期与Ⅰ、Ⅱ期比较,原发灶中COX-2和VEGF表达率有升高趋势(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原发灶中COX-2和VEGF表达率有升高趋势(P〈0.05)。COX-2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COX-2阳性组与COX-2阴性组比较,原发灶中VEGF的表达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COX-2和VEGF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有关,COX-2可能通过诱导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浸润、转移,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COX-2和VEGF的表达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治疗多孔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多孔ASD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的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术后均未出早期及远期并发症,且治疗后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室内径、肺动脉压力较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2例出现一过性Ⅰ度及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但均于5min内消失。结论采用介入封堵治疗多孔ASD,临床疗效好,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3.
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 例宫颈妊娠患者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40 例患者中,8 例患者因宫颈妊娠行清宫术发生阴道大出血而采用急诊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32 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序贯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所有存在阴道出血患者于介入术后均停止出血.UACE 术后行清宫术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1个月后复查,所有患者血茁-HCG 均完全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UACE 术可用于宫颈妊娠患者清宫术中大出血的紧急止血治疗,而UACE 术序贯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宫颈妊娠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4.
同心圆硬化12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同心圆硬化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12例同心圆硬化患者(门诊2例,住院10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点及病理结果,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2例患者(男4例,女8例)发病年龄8~54岁(平均36.8岁),多以淡漠少语、反应迟钝起病(7例),病程中其他临床表现以智能减退(10例)、肢体活动障碍(8例)、大小便失禁(7例)、肌力减退(7例)、锥体束征阳性(6例)较多见.8例患者行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检查,其中7例增高.6例行脑活体组织检查,均可见分层脱髓鞘改变,有炎性细胞浸润.病灶数量1例为单发,11例为多发.4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病灶均呈低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MRI检查均可见圆或类圆形影像,增强扫描8例可见环状或半环状强化,易被误诊为脑肿瘤;3例呈同心圆样强化.结论 同心圆硬化常亚急性或慢性起病,首发症状多为认知功能障碍,易被误诊,头颅MRI有特征表现,有诊断价值,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呈良性临床过程.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imaging and their diagnosis vaule of Baló's concentric sclerosis (BCS). Method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laboratory examination, neuroimaging characteristics, pathology and follow-up of 12 (2 outpatients and 10 inpatients) cases of BC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onset age of 12 patients (male 4, female 8) ranged from 8 to 54 years old (mean 36.8 years). Unconcerned and slowness response were common in the disease onset (7 cases).Other symptoms and signs such as hypophrenia ( 10 cases), limitation of limb or hand movement (8 cases),urinary and fecal incontinence (7 cases), hypo-myodynamia (7 cases), positive pyramidal sign (6 cases)were not rare in course of disease. Eight cases underwent the examin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myelin basic protein, which increased in 7 cases. Demyelinating change and perivascular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were shown in 6 brain biopsies. The involvements of multi-lesions were found in 11 cases. Four patients underwent CT scanning and all the cases showed with hypodense lesions and couldn' t be enhanced. On MRI, all cases appeared round or round-like in shape. Enhanced lesions showed ring-like or half-ting-like shape (8 cases) and concentric ring (3 cases). It's easy to be misdiagnosed as brain tumor (8 cases).Conclusions BCS is a kind of demyelinating disease of subacute or chronic onset accompanied with cognitive disorder being the most common initiating symptoms. It's prone to be misdiagnosed. Diagnosis depends on MRI and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is effective. BCS has a good prognosis and presents with benign clinical course.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老年性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常导致脊柱畸形及顽固性腰背痛,传统方法因患者身体情况等原因以保守治疗为主,长期卧床常导致骨质疏松加剧而形成恶性循环,本文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观察临床疗效并分析相关并发症。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30例OVCF患者,其中男1In,女19例,年龄54~85岁,平均71.5岁,共计108个椎体骨折,其中R1个,T7 2个,T84个,T9 6个,T10 9个,T11 3个,T12 18个,L,23个,L219个,L3 6个,L4 5个,L5 2个,全部采用PKP联合PVP手术进行治疗,术前及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年,平均1.4年,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前VAS评分为7.97±0.76,术后0、24、48周VAS评分分别为2.70±0.79、2.40±0.72、2.13±0.57;术前ODI评分为79.7±4.16,术后0、24、48周ODI评分分别为20.1±3.79、22.3±4.12、24.5±6.51。对术前及术后的VAS评分及ODI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P值均〈0.01,表明术前与术后的VAS及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及ODI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其中4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出、拖尾,无神经症状,1例发生邻椎骨折,给予2次手术后症状改善。结论府用PKP联合PVP治疗多节段OVCF能有效缓解疼痛.节约手术时间.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及时掌握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简称五峰县)人群死亡原因及特点,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全县人群死亡信息采用网络直报的方式,数据统计分析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的Deathreg 2005死亡医学登记系统.结果 2007-2009年,五峰县居民的粗死亡率为6.08%,标化死亡率为8.60%.男女死亡比为1.44:1.居民前5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病和意外伤害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预防以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预防保健意识,减少疾病和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12例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患者,使用700-1000um或300-500um的明胶海绵颗粒,行经导管髂内动脉或髂内动脉分支超选择性栓塞治疗。 结果12例患者,共行15次介入术(其中10例患者各行1次,1例患者行2次,1例患者行3次),其中2次避开臀上动脉用700-1000um的明胶海绵颗粒行髂内动脉近端栓塞治疗,13次用300-500um的明胶海绵颗粒行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治疗。12例患者均在每次介入术后三天内肉眼血尿先后停止,术后第四天复查尿常规示尿红细胞定量较前均明显较少。术后所有患者长期随访1-40个月,中位随访20个月。其中1例直肠癌的患者于术后约2月复发出血而共行2次介入术,1例宫颈癌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二及第三周复发出血而共行3次介入术,余患者无严重血尿复发。 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比较使用Time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托槽矫治上颌轻中度拥挤前后的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凸度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择46例轻中度拥挤的骨性Ⅰ类患者(女26例,男20例,13~16岁),治疗组23例,采用Time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直丝托槽结扎矫治技术。分别测量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唇倾度,比较2种方法所致的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凸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前磨牙宽度和上前牙凸度在矫治后均增大,其改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尖牙宽度和磨牙宽度在矫治后也增大,但其改变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锁托槽在矫治牙列拥挤过程中较传统结扎托槽有更好的后牙弓扩展作用,但也会导致前牙的唇倾,故临床上可选择面型良好的轻中度拥挤患者进行非拔牙矫治。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合并不同类型肝动脉-门静脉瘘(APS)的介入栓塞近期疗效.方法 接受两次以上序贯栓塞治疗的45例PLC合并APS患者,根据血管造影表现将APS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采用超选择插管堵瘘及化疗栓塞肿瘤.观察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两种类型实时瘘口变化、肿瘤碘油沉积及再次治疗时瘘口表现.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8.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PS中央型20例,周围型25例.实时瘘口改善率84.4%,再次治疗瘘口再通及进展率26.7%,中央型和周围型瘘口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7,P=0.739;x2=1.278,P=0.262),周围型肿瘤碘油沉积优于中央型(x2=7.605,P=0.006).术后1周内转氨酶升高,2~3周恢复至术前水平.大部分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改善.结论 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PLC合并APS短期内可以控制肿瘤,改善异常分流并部分缓解门静脉高压症状,但瘘口易复发进展,中央型瘘肿瘤区碘油不易沉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在外周动脉瘤及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24例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其中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10例、髂动脉夹层5例、髂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髂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瘤1例、下肢多发动脉瘤1例.所有患者在经股动脉穿刺血管造影明确病变后,植入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治疗,即时封闭效果满意,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2~42个月,有1例锁骨下假性动脉瘤患者在覆膜支架植入后4个月时支架两端又出现假性动脉瘤,再次植入覆膜支架,其余23例患者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种微创、安全且高效的外周血管完整性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