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6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口腔科学 | 36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65篇 |
综合类 | 62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药学 | 35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271.
272.
目的探讨类固醇生长因子1(SF1)和细胞角蛋白8(CK8)在垂体腺瘤分类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垂体腺瘤49例,检测SF1和CK8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分析二者在不同类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特点。结果 SF1在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90%,18/20)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垂体腺瘤(0);CK8在SF1阳性的垂体腺瘤中的高表达率(21%,5/24)明显低于SF1阴性的垂体腺瘤(92%,23/25)。结论 SF1对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有极高的诊断价值;CK8阴性或低表达是促性激素细胞腺瘤的分子特征之一,可以辅助用于垂体腺瘤的分类。 相似文献
273.
<正>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非手术治疗、急诊手术治疗死亡率高;术后再手术率较高。我院自1984—1993年共收治ACST65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4.
肿瘤细胞转移无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细胞转移无能的研究进展顾斌吴德政关键词肿瘤转移活体体内显微摄像中图号R73-3无限地侵袭和转移是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组织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征。肿瘤转移过程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进入血管和/或淋巴管、逃避各种杀伤因素并存活下... 相似文献
275.
目的:探讨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与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Flu)对肝癌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法,将CD基因转导入肿瘤细胞,体外应用克隆分析法测定Flu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应用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CD基因/Flu体系对肝癌的抗肿瘤作用,结果:前体药物Flu对人肝癌在体外和裸鼠体内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与5-氟尿嘧啶10 mg·kg~(-1)相比,前体药物Flu 500 mg·kg~(-1)对裸鼠肝癌移植瘤有更强的抗癌作用.CD基因/Flu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旁观者杀伤效应.结论:CD基因/Flu体系在治疗肝癌中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76.
尼莫地平抑制缺血再灌注后成年大鼠脑内神经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Nimodipin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四动脉阻断法诱导大鼠全脑缺血,缺血20min前腹腔内注射尼莫地平或脑室内注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抑制剂U0126;免疫组化Brdu标记法检测脑内海马神经发生;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ERK、磷酸化ERK(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尼莫地平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部位的神经发生的同时也抑制了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齿状回p-ERK的表达;海马部位神经发生在U0126组与U0126+尼莫地平联合给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发生,其机制与下调p—ERK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7.
背景与目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属于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各分子亚型的超声图像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研究探讨了IDC超声图像特征与其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112例具有完整术前超声图像特征及术后病理结果的IDC病例资料。其中以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细胞核增值抗原(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进行分子分型,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ERBB2阳性型和Basal-like型。结果:在112例IDC病例中,Luminal A型14例,占12.5%;Lu-minal B型62例,占55.4%;ERBB2阳性型21例,占18.7%;Basal-like型15例,占13.4%。4个亚型的超声图像特征在肿块长径、淋巴结数量、边界、形态和血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及弹性成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统计的IDC病例中,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转移淋巴结数量相对少,边界多不清,形态不规则;ERBB2阳性型血供丰富,肿块较大,转移淋巴结较多;Basal-like型多边界清,形态规则,肿块大,转移淋巴结多。结论:IDC超声图像特征与其分子亚型存在一定相关性,为IDC的早期诊断、术前、术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8.
279.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4种输液中配伍后的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考察室温下6h内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4种输液(5%GS,10%GS,GNS,NS)中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和双波长光谱法测定各配伍液中头孢噻肟钠和西咪替丁的含量。结果:室温下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或西咪替丁注射液单独与4种输液配伍后6h保持稳定;头孢噻肟钠与西咪替丁注射液配伍后,室温下头孢噻肟钠在4种输液中6h降解幅度<2%,而西咪替丁<3%。结论: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与西咪替西注射液配伍后在4种输液中6h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80.
目的 系统评价牙科盾构技术与传统即刻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Pubmed、万方、维普、中国期刊全文、中国科技期刊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文献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02-10。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4.1版软件。结果 共纳入7个RCT,238枚种植体。采用盾构技术的种植体有着和传统即刻种植术一样的成功率(100%)和初期稳定性MD=0.58[-0.24,1.41],P=0.16;术后6个月垂直[MD=-0.49(-0.54,-0.45),P<0.05]和水平[MD=-0.26(-0.39,-0.12),P<0.05]骨吸收量均小于传统即刻, 术后12个月的水平骨吸收量小于传统即刻MD=-0.83[-0.91,-0.75],P<0.05;而且在术后12个月时取得了更好的种植体周围粉红色美学效果MD=1.30[0.93,1.66],P<0.05。结论 盾构技术可以减少美学区种植术后唇颊侧骨板的吸收,提高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