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观察基于数字健康管理的家庭康复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肌少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老年T2DM伴肌少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延续住院期间饮食控制及训练方案,并定期随访,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基础上辅以基于数字健康管理的家庭康复干预。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肌少症相关症状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治疗后2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肌少症相关症状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肌少症相关症状指标及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数字健康管理的家庭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T2DM伴肌少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肌肉质量,该训练模式值得在老年T2DM伴肌少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术后1 a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8-11于西安高新医院行FS-LASIK手术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400例800眼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300例)和验证组(n=100例),依照患者术后1 a屈光回退发生情况将建模组分为回退组与未回退组两个亚组,观察其角膜曲率和角膜厚度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 a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基于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区分度。

结果:建模组44眼、验证组15眼于术后1 a发生屈光回退。建模组中未回退组术后6、12 mo时角膜前表面曲率低于回退组(均P<0.05); 术后1、3、6、12 mo时回退组角膜增生程度大于未回退组(均P<0.05); 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 a屈光回退发生概率值回归方程为:P=1/\〖1+e-(-5.989+0.127×年龄+2.019×术前屈光度-0.022×术前角膜中央厚度+0.043×切削深度-1.569×切削光学区直径)\〗,Hosmer-Lemeshow检测回归方程拟合优度(P=0.818),利用建模组数据进行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 0.843-0.937),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84.71%; 利用验证组数据进行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 0.717-0.959),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7.57%。

结论:构建的风险模型判别效度良好,可用于识别中高度近视患者行FS-LASIK术后1 a屈光回退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3.
吡喹酮与阿苯哒唑已广泛应用于脑囊虫病的化疗。但化疗期间因虫体死亡致脑组织变态反应常引起颅内压升高,严重者甚至形成脑疝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在脑囊虫病人化疗期间对颅内压升高的治疗和护理十分重要。现就我们收治的86例脑囊虫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6例脑囊虫病人中男51例,女35例;有食“米猪肉”史者37例(43.02%),有排绦虫  相似文献   
94.
<正>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切口位置隐蔽等优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无论腔镜相关的设备或者腔镜下手术操作基本技术,都较为成熟。在肿瘤手术治疗领域,其短期及长期安全性均不亚于传统开放性手术[1-2],对于操作技术稳定的团队,腔镜手术因避免操作过程中避免手直接接触造成的挤压、腔镜设备放大作用更有利于精细化解剖操作,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既减少了围术期患者创伤,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美容效果,也可减少住院日及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优于开放性手术[3-4]。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检索并筛选1975年1月至2016年12月5 81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其预后。其中,乳腺癌骨转移组3 146例,乳腺癌非骨转移组2 669例。按照预后情况,将3 1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分为2个亚组:死亡组1 669例和存活组1 477例。利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骨转移和非骨转移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乳腺癌骨转移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 结果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患者在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人种、ER、PR、HER-2、肿瘤分子分型和预后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71、-2.39、-13.87、χ2=14.55、305.74、245.56、69.34、335.36、79.15,P均<0.050),2组间年龄、性别和原发灶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2.71、0.45,P均>0.0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阳性、PR阳性、肿瘤T分期高和N分期高为导致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危险因素(OR=1.775,95%CI:1.258~2.505,P=0.001;OR=1.425,95%CI: 1.236~1.643,P<0.001;OR=1.095,95%CI:1.043~1.149,P<0.001;OR=1.396,95%CI: 1.246~1.564,P<0.001),而组织学分级越高,发生骨转移的风险反而越小(OR=0.815,95%CI:0.733~0.907,P<0.001)。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患者的O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3,P<0.001)。骨转移患者中,2个亚组(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年龄、ER、PR、HER-2、肿瘤分子分型、原发灶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75、-3.22、-8.14、χ2=39.80、69.81、87.45、51.87、132.47、36.24、6.05、36.24,P均<0.050)。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PR、HER-2、肿瘤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化疗、放射治疗和原发灶手术是影响骨转移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1.349,95%CI: 1.195~1.523,P<0.001;HR=1.151,95%CI: 1.101~1.203,P<0.001;HR= 1.077,95%CI: 1.033~1.123,P<0.001;HR= 0.715,95%CI: 0.626~0.817,P<0.001;HR=0.695,95%CI: 0.627~0.770,P<0.001;HR=1.349,95%CI: 1.260~1.414,P<0.001;HR=1.371,95%CI: 1.261~1.489,P<0.001;HR=0.626,95%CI:0.562~0.697,P<0.001;HR=0.874,95%CI:0.791~0.966,P=0.008;HR=0.663,95%CI: 0.561~0.784,P<0.001)。 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优于非骨转移患者,与年龄、T分期、N分期、PR、HER-2、肿瘤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有关,治疗方面原发灶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有助于改善骨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6.
目的检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rising from 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CC/IP)中的感染分布,分析两者的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2年1月符合入组条件的SCC/IP患者共55例,利用“三明治”方法检测其标本HPV的感染状态,采用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法研究患者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采用Log rank检测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计数资料之间采用卡方检验。结果HPV感染11例,感染比例为20%(11/55),其中HPV 16型5例,HPV 6型3例,HPV 39型、HPV 18/39型和HPV 33/52/54型各1例。5年总生存率为35.6%,HPV阳性组为18.7%,HPV阴性组为38.9%;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42.7%,HPV阳性组为18.7%,HPV阴性组为49.2%。HPV阳性组总体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与HPV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P=0.773), Cox模型分析示HPV状态对总体生存率及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亦无影响(P=0.553, P=0.976)。结论SCC/IP中HPV感染率为20%,HPV感染状态对SCC/IP的预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7.
赵宇亮  韦伟  张凌  付平 《华西医学》2022,(7):1066-1069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危重症患者主要的救治手段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CRRT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受到重视,在工作流程、教学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促进了CRRT领域的发展。依托于CRRT产生的大量数据,人工智能有望逐步应用于CRRT的精准治疗、质量控制,辅助判断重症AKI的CRRT干预时机和预后,最终改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该文就CRRT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供肾脏病、重症医学、急诊医学等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肺部改变及发热的相关因素。方法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病人46例,分析性别、年龄、抽烟史、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方式等因素对术后肺部改变及发热的影响。结果左侧颈部清扫10例,右侧颈部清扫24例,双侧颈部清扫12例,不同清扫方式术后的病人肺部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改变阳性8例,其中4例术后发热(50%),肺部改变阴性38例,其中1例出现术后发热(2.6%)。是否肺部改变术后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廋4例,体重正常25例,超重13例,肥胖4例;不同身体质量指数病人的肺部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比单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更容易出现肺部改变,而发生肺部改变的病人更容易术后发热。偏廋或者肥胖的病人更容易出现肺部改变及术后发热。  相似文献   
99.
乔江华  韦伟  朱立元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94-2695
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在人类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多项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对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相关基因的调控起重要作用.目前,通过检测患者特定基因甲基化状态做到早期诊断乳腺癌以及运用甲基化抑制剂来治疗乳腺癌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0.
大鼠肝再生期间两种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是细胞周期的主流和重要事件 ,两者数量上的比值是一项研究细胞周期调控下细胞增殖与凋亡关系的重要客观指标[1 ] 。我们以大鼠肝切除后肝再生为动物模型 ,以细胞增殖抗原Ki 67的检测和DNA含量分析作为细胞增殖的检测方法 ,以亚G1 期峰(Sub G1 )方法来检测细胞凋亡 ,在所得不同凋亡细胞比例与增殖细胞比例的比值中 ,比较何者更接近于客观描述。一、材料和方法雄性Wistar大鼠 40只 ,1 .5~ 2 .0月龄 ,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 1 0组 ,每组 4只 ,其中 1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