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以不同的力量撞击兔下颌角部,观察其对兔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的力量撞击家兔一侧下颌角部,方向平行于双侧下颌角的连线,造成TMJ的间接损伤。结果两种不同的撞击力均可引起双侧TMJ的间接性损伤;其中对侧较实验侧关节结构的改变更为明显;关节盘下腔面与上腔面都受到破坏,且下腔面较上腔面破坏严重。较大撞击力量可引起较明显的关节破坏。结论下颌骨外伤后,应重视TMJ的检查与治疗,防止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或关节强直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点爆源爆炸伤模型建立及颌面部损伤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实验室条件下的点爆源爆炸伤模型,并探讨颌面部致伤特点,方法:采用不同TNT当量的球形炸药作爆炸源,建立点爆源爆炸致伤模型,检测爆炸时不同距离下的各向冲击波压力。用1.0gTNT当量的炸药在不同距离下对新鲜羊头颌面部致伤,观察致伤效果。结果:冲击波压力峰值具有各向同性,其随爆距增大呈急剧减小,颌面部组织损伤亦随之显著减轻,爆炸伤远重于一般损伤,并且具有自身特点,尤其爆距1.0cm时,可见下颌骨放射状多线性骨折及下颌角附近内外侧骨板的“层裂”。结论:点爆源爆炸伤模型简单,安全,可靠,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的爆炸伤研究,冲击波的致伤方式,下颌骨的特殊解剖结构构成了颌骨特异性的骨折。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BDNF、TrkB和E-cadherin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系中的表达,初步探讨BDNF、TrkB和E-cadherin与SACC高转移性及神经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SACC高、低转移细胞系SACC-LM和SACC-83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和Western 免疫印迹技术检测BDNF、TrkB和E-cadherin在其中的表达差异;在SACC-83细胞系中加入外源性BDNF因子、TrkB抑制剂k252a,分析BDNF/TrkB通路在SACC侵袭转移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Western 免疫印迹、细胞形态观察、细胞迁徙和侵袭实验评估SA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BDNF 和TrkB在SACC-LM中的表达高于SACC- 83,E-cadherin在SACC-LM中的表达低于SACC- 83;外源性BDNF刺激能有效诱导TrkB的激活和表达,降低E-cadherin的表达,提高N-cadherin的表达,使细胞形态呈长梭形改变,促进SACC-83细胞的迁徙、侵袭能力;而TrkB受体抑制剂k252a可有效抑制BDNF的各种作用,降低SACC-83细胞形态变化和迁徙、侵袭能力。结论 BDNF/TrkB信号通路通过介导SACC的EMT过程,促进SACC的迁徙、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4.
羟基喜树碱对人舌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端粒酶作为化疗敏感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MTT法、双层琼脂培养法、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术,TRAP-PCR-ELISA法研究.结果羟基喜树碱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变,细胞周期发生明显变化(S期细胞由23.9%变为39.5%,G0/G1期细胞由72.4%变为39.0%),抑制端粒酶活性且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用109ng/ml羟基喜树碱处理Tca8113舌癌细胞后24,48,72和96 h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57±0.07),(0.35±0.02),(0.18±0.04),(阴性).结论羟基喜树碱可以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值活性及其转移复发倾向,还可作用于线粒体,在细胞周期改变的同时抑制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95.
颈阔肌肌皮瓣局部转移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阔肌肌皮瓣移位术整复口腔组织缺损的应用解剖、分类,移位术方法及整复效果。方法:2005年4月~2010年9月,采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内舌、颊、下颌,口底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36~80岁,平均46岁。颊粘膜癌6例,舌癌5例,下颌牙龈癌5例,口底癌3例。口腔颊部、舌部、下颌,口底区原发病灶切除后组织缺损范围:长5.0~6.0cm,宽4.5~6.5cm。采用病灶同侧颈阔肌皮瓣切取,行组织移位转入口腔内修复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长9.5cm,宽4.5cm。结果:经用这种组织瓣移位术方法完成的19例皮瓣手术后成活良好,皮瓣收缩不明显,口腔组织创面、张口度、舌运动度等口腔功能恢复良好。放疗后皮瓣维持原形态,无坏死、无萎缩。随访显示皮瓣长期愈合良好,无萎缩,适应口腔环境,皮肤组织粘膜化。供瓣区存在瘢痕,部分患者存在轻度影响头、颈部运动。结论:颈阔肌肌皮瓣血供明确、解剖恒定;邻近口腔组织缺损部位;皮瓣质地、范围适合口腔缺损整复,移位术后皮瓣成活稳定。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颌面肿瘤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名医师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R教学(试验组)及传统带教(对照组)。教学效果采用理论技能考试+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评价。采用SPSS 24.0进行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核成绩(85.30±3.59)优于对照组(80.20±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41,P = 0.027);试验组技能考核成绩(89.20±5.07)优于对照组(82.30±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8,P = 0.015)。问卷结果显示,MR教学使学员易于掌握头颈解剖知识与手术操作技巧,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MR教学组学员对教学效果更为满意,且推荐该教学法用于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培训教学。结论 MR教学能提高学员对头颈解剖知识与手术操作技巧的理解与掌握,并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小剂量平阳霉素控制疗法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小剂量平阳霉素控制疗法治疗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平阳霉素配制浓度1~2g/L,每次治疗剂量4~8mg,根据患儿的年龄、病变大小、血供情况决定用药浓度、剂量。随访时间最长2年,最短5个月。结果15例患者治疗前有10例B超检查示血循丰富,可见动静脉血流;MRI检查可见流空影像。4例患者伴有皮肤发青或皮肤表面红斑。多数患者一个疗程后结束治疗。15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面瘫、肺纤维化或其它并发症;10例达到面部对称,病变区血流消失或仅有少许血流;3例患者病变大部消退;2例患者病变部分消退,局部变硬。结论小剂量平阳霉素控制疗法对婴幼儿腮腺血管瘤具有确实可靠的疗效,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控制,长期观察;不主张早期大剂量或短时间内反复治疗。  相似文献   
98.
早期皮瓣修复创面对面神经爆炸性损伤恢复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伤后早期用皮瓣修复创面,研究促进面神经爆炸伤恢复的方法。方法 麻醉下在离犬面部10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并在雷管爆炸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犬同侧咬肌切线伤以模拟破片致伤。实验组伤后3天,用吻合血管的股薄肌游离皮瓣修复创面;对照组不做早期修复,伤后2周延期局部拉拢缝合。伤后不同时间取材面神经及面神经核进行HE和Nissel's染色,观察面神经轴突和胞体的病理改变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 实验组面神经炎症消退较快,神经传导速度;而对照组炎症持续时间长,恢复缓慢。结论 颌面部爆炸伤后早期皮瓣修复创面有利于面神经创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
统计、归纳、分析了114例颌面颈部火器伤临床资料,通过对火器伤的伤因,伤道及内折情况分析,总结枪弹伤的特点,重点讨论颌面颈部火器伤的治疗原则,由于枪弹伤时,受伤距离不同,投射物的类型,质量,撞击速度各有差异,以及受伤部位的解剖结构不同,造成的损伤各异,伤情复杂,其基本特点是:1、多发伤多,伤情不均一;2、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盲管伤发生率高,伤道曲折;3、爆炸伤污染严重,感染率高,组织缺损多,根据以上火  相似文献   
100.
生物可吸收材料L/DL-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内降解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L/DL-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情况。探讨其体内降解机制。方法 共28个试件分7组随机植入7只新西兰大白兔脊柱两侧皮下,于术后2,4,8,12,16,20,24wk取出。软组织包膜进行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试验测量分子质量、质量、弯曲强度及其变化率。结果 植入物在初期有轻度炎症反应,12wk后炎症反庆基本消失,未见巨噬细胞积聚现象,至24wk时材料产生的难于降解的微粒很少,L/DL-聚乳酸在体内早期分子质量下降显,而吸收不明显,伴随分子质量的降解有弯曲强度的相应降低。结论 L/DL-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适宜的降解性能及较高机械强度,是一种有前途的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