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颌面部爆炸伤模型的建立及颞颌关节盘的损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建立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并研究颞颌关节盘的损伤特点。方法 选用微球形炸药作爆炸源距兔面部不同距离引爆致伤,建立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并于伤后即刻,6h,1d观察伤情,切取伤侧颞颌关节盘行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建立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重复性、稳定性好,更接近战时爆炸损伤;伤侧颞颌关节盘水肿、纤维排列紊乱、局灶性溶解。结论 该模型是有典型代表性的创伤模型,有广泛的应用性;颞颌关节能够起到很大的力学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22.
RENOV组织补片在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RENOV组织补片在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例由于不同原因所致的口腔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组织补片移植修复,观察其愈合及修复效果。结果:21例患者均获满意效果,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RENOV组织补片具有来源充足,组织相容性好,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易成活等特点,修复效果满意,是理想的口腔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3.
个体化预制钛支架复合松质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快速原型技术(RP技术)应用于下领骨大面积缺损修复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对快速原型制造的个体化预制钛支架’松质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与预成钛网修复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手术中可见个体化预制钛修复体和缺损区域形态相吻合,节省了大量时间。成骨效果与成品钛网 松质骨成骨效果相同。结论:RP技术在下颌骨大面积缺损修复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牵张成骨术治疗复杂颌面骨骼缺损和畸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常规方法处理困难的颌面骨骼缺损和畸形。方法:18例无法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多类颅颌面畸形患者,分别使用外置式和内置式牵张器进行骨牵张术矫治。术前均作外科模型和必要的头影测量。术后延迟期为7天,牵张节律为lmm/天,2~4次/天,牵张结束后常规固定6~8周。结果:术后伤口正常愈合,牵张过程顺利,均达到预期牵张目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咬合关系和面形均得到恢复。腭裂治疗后继发畸形患者最大牵张距离为20mm,最小距离为15mm;下颌骨重建患者最大牵张距离为30mm。下颌骨垂直牵张患者固定期近牵张区出现病理性骨折,但未出现错位,经内固定处理,牵张完成后,未出现畸形愈合情况或骨不连接。结论:骨牵引延长技术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多种颅颌面骨畸形或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软组织量不足、不易覆盖移植骨的患者,而且不需要另取自体骨移植。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设计人doe-1蛋白的B细胞连续性抗原表位。方法 根据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和互联网上蛋白质序列分析软件分析抗原表位,包括EMBOSS、COILS2.1方案以及亲水性分析、二级结构转角、电荷效、屈曲性分析等。确定B细胞连续性抗原表位。结果doe-1蛋白连续性抗原表位可能位于第75~87、108~115位氨基酸残基附近。结合其功能特点等原则,第108~115被确定为合成肽序列。结论 doc-1蛋白B细胞连续性抗原表位的设计,为利用合成肽制备抗人doc-1蛋白抗体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doc-1基因及其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吲哚菁绿造影(ICGA)在穿支皮瓣术后血运危象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只SD大鼠,构建髂腰穿支皮瓣血管危象模型,分为:对照组,动脉危象组(危象时长15 min),静脉危象组(危象时长依次15 min,0.5、1、2、4 h).股静脉注射吲哚菁绿(ICG)溶液,在注射后30、60、90、180、300 ...  相似文献   
27.
黄富国  雷德林 《武警医学》2000,11(7):404-405
舌神经 (LingualNerve,LN)损伤是下颌智齿拔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国内外文献报告 ,暂时性舌感觉丧失率高达 2 3% (范围 1 1 1 %~ 2 3% ) [1~ 3] ,永久性舌感觉丧失率为 0 5 %~ 2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术中LN损伤原因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术中如何保护LN使其避免损伤。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颌面外科门诊连续 2a内 (1 997~ 1 999年 )经临床诊断、X线片显示为下颌智齿阻生并行拔牙术的病例 781份。资料来源于该院门诊病案室。1 2 LN损伤的判定 拔牙术后出现舌前 2 / 3区域感…  相似文献   
28.
混合牙列期含牙囊肿保留恒牙胚的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我科收治10岁左右年龄阶段的患儿8例,均为混合牙列期。在恒牙发育过程中出现面颊部与恒牙胚相应部位的肿胀,摄片检查确诊为含牙囊肿。经过开窗造瘘治疗,得到了导萌、保留恒牙、去除囊肿的效果。现就其治疗手段、理论基础做初步小结与探讨。临 床 资 料1 年龄与性别: 9岁5例,10岁2例,11岁1例。男5例,女3例。2 牙位情况: 43与ⅣⅢ2例,45与ⅣⅤ4例,3与Ⅲ2例。其中有1例Ⅲ过早脱落,其余均为乳牙久留,牙根未被吸收,恒牙胚萌出受阻挡,还有2例有乳牙松动。3 治疗特点: 主要治疗手段是开窗引流使囊肿缩小或吸收,促使颌骨、牙槽骨再…  相似文献   
29.
正颌外科围手术期准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颌外科是近几十年来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正畸学共同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之一,即通过口腔颌面外科与口腔正畸学的密切结合,共同矫治牙、颌、面畸形,同时解决咬合的问题。它包括牙齿的矫正,也包括颌骨的矫治,使牙、口、颌面功能和形态达到完满、协调和统一。与一般意义上的治病救人概念有所不同,正颌外科一方面使患者的牙、颌功能得到矫治,而另一方面是改善患者的容貌,使患者更加容貌美。所以,面对需要正颌外科矫治的患者,医生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问题。此也是正颌外科围手术期准备的最基本程序。1 常见的牙颌面畸形根据颌骨畸形的受…  相似文献   
30.
CD147和MMP-2、VEGF在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2例ACC组织中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147和MMP-2、VEGF在ACC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65.3%、73.6%;三者的表达均与肿瘤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关联(P>0.05);神经侵袭组的CD147和MMP-2表达明显强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VEGF在有无神经侵袭组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侵袭组和肿瘤发生转移组的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均明显强于对应组(P<0.05);CD147的表达与MMP-2和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与AC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三者的表达有助于对ACC进行临床病理研究及转移潜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