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明确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患者血清抗伴放线放线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血清c型的抗体反应并探讨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集30例CP患者和45例牙周健康者的空腹静脉血, 同时收集CP患者的龈下菌斑和非刺激性全唾液用于Aa的检测(PCR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血清中抗Aa血清c型IgG抗体滴度。结果: CP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抗Aa血清c型抗体检出率均为100%。CP组IgG抗体滴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9 ± 1.9) vs (9.1 ± 1.8), P=0.000]; 同时CP组抗体滴度升高率也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 vs 0%, P=0.003)。龈下菌斑或唾液Aa检出阳性的7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IgG抗体滴度(12.6 ± 1.6)高于Aa阴性患者(10.4 ± 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CP患者血清抗Aa IgG抗体滴度与全口平均探诊深度呈正相关(r=0.344, P=0.068)。结论: 血清c型为CP患者定植的Aa的重要血清型;CP患者血清抗Aa抗体并非简单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固定矫治器对错患者牙周组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放置固定矫治器是否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方法 本项研究随机选择 16例错患者 ,在固定矫治器放置前 1周进行临床牙周指标———菌斑指数 (plaqueindex ,PLI)、出血指数(bleedingindex ,BI)和探诊深度 (pocketdepth ,PD)的检查以及龈下细菌的检测 (刚果红染色细菌涂片 ) ,以所测得的数值作为基线水平 ;在固定矫治器放置后 1周、3周、5周和 8周分别进行临床牙周指标检查和龈下细菌的检测。结果 固定矫治器的放置可引起临床牙周指标显著增高 (与治疗前比较 ,P <0 0 0 1)。龈下菌群发生变化 ,球菌减少 (P <0 0 0 5 )、螺旋体增多 (P <0 0 0 1)、梭形菌增多 (P <0 0 1)。结论 固定矫治器的放置可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 ,对接受固定矫治的患者进行规范的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3.
牙周炎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牙周炎对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17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40例慢性牙周炎(CP)患者及37名牙周健康者,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血糖水平,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AgP患者平均甘油三酯水平[(1.09±0.79)m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0.94±0.28)mmol/L,P<0.05];CP和AgP患者的血糖水平[分别为(5.40±1.01)mmol/L和(5.07±0.66)mmoL/L]均高于健康对照者(4.62±0.64 mmol/L),P< 0.01;CP组的总胆固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gP组的重度位点百分比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25,P<0.01)。结论牙周炎可能会影响血糖和血脂的水平。  相似文献   
24.
龈沟液12 000蛋白质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龈沟液中12000蛋白质的N-末端氨基酸进行序列分析,鉴定其本质。方法 采集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和成人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出12000蛋白,并将其通过电转移技术转至PVDF膜上,剪下PVDF上的目标条带,在491 Protein Sequencer多肽氨基酸序列测定仪上进行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龈沟液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的12000蛋白N-末端10个氨基酸的顺序为:Met、Leu、Thr、Glu、Leu、Glu、Lys、Ala、Leu、Asn。经MS-Edman检索,与该序列相匹配的蛋白是“钙结合蛋白MRP8”,它是钙结合蛋白(Calprotectin)的轻亚基。Calprotectin是白细胞胞质中的一种蛋白,是败血症、肺炎等一些炎性疾病的标志物。结论 龈沟液中12000蛋白质的本质是钙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研究一些溶酶体源的酶成分与PMN的关系提供一个可靠的取样方法。方法采用龈沟灌洗的方法,间隔24h重复取GCF样本,2~5倍稀释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计数PMN,观察两次的GCF中PMN数目的变化。结果两次的PMN数;数没有统计学差别且强正相关(r=0.988)。结论在临床指标较为一致的情况下,可用第2天的PMN数目反映第1天的状况。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有无异常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取14例快速进展性牙周炎、6例慢性牙周炎和6例健康牙龈组织,分别用抗CD14、CD68单克隆抗体检测牙龈组织中的单核/巨噬细胞,用MCP-1多克隆抗测于龈组织中MCP-1的表达。结果 快速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早产低体重儿(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PLBW)母亲唾液中主要牙周致病菌,即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检出水平及母亲牙周临床状况,探讨母亲牙周炎致病菌与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4所医院产后1~1.5年的母亲110人,PLBW组母亲72人,21~39岁,正常出生体重组(normal birth weight,NBW)母亲38人,23~38岁。收集唾液样本,记录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用PCR方法检测唾液中的Pg、Tf、Td;根据Pg、Tf、Td检出与否分为Pg、Tf、Td阳性和阴性组。结果:(1)PLBW组和NBW组牙周临床指标及Pg、Tf、Td检出率:PLBW组和NBW组CAL分别为0.18(0.00, 4.97) mm、0.08(0.00,1.81) 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检出率分别为94.4%和78.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检出率分别为84.7%和94.7%,Td检出率分别为86.1%和89.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Pg、Tf和Td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牙周临床指标、新生儿体重及孕周:Pg阳性组与阴性组间CAL[2.25(0.54,4.00) mm、1.44(0.63,3.80) mm]、PD[(2.47±0.43) mm、(1.94±0.39) mm]、PLI(1.80±0.44、1.36±0.34)、新生儿体重[(2 482.95±813.17) g、(3 425.00±1 024.36)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f阳性组与阴性组间CAL[0.14(0.00,4.9) mm、0.03(0.00,0.44) mm]、PD[(2.44±0.46) mm、(2.17±0.3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阳性组和阴性组间PD[(2.44±0.46) mm、(2.14±0.43) mm]和BI(2.31±0.86、1.83±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Tf和Td在两组母亲唾液中检出水平较高,Pg可能与低体重儿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8.
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上颌切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江泳  陈智滨  冯海兰 《口腔医学》2004,24(5):279-280
目的 了解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病例13例,前牙区咬合关系基本正常。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上颌切牙17颗,患牙的对侧同名牙为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烤瓷冠戴入6-8个月后复诊,进行牙周状况的临床检查,分别取患牙及其对侧同名牙的龈沟液,进行龈沟液量的测定,并对龈沟液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弹性蛋白酶(EA)进行分析。结果 修复体边缘的深度及密合度均符合临床要求,修复后患牙的菌斑指数没有明显改变,但探诊深度、龈沟内出血指数、龈沟液量、龈沟液内TNF-α及EA含量增高。结论 临床合格的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9.
牙周炎患者血清及局部病变组织中IL—8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白细胞介素8(IL—8)能否从牙周炎患者血清及牙周炎病变组织中检测出。方法用ELISA法检测了13例牙周正常者血清和17例牙周炎患者血清,另外还检测8例牙周炎病变组织、1例龈炎组织和1例健康牙周组织匀浆中IL—8的含量。结果健康人血清中IL—8的检出率为7.7%(1/13),牙周炎患者中血清IL—8的检出率为47%(8/17);经X2检验,二者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1例龈炎组织和1例健康牙周组织中,IL—8的检出值分别为5pg/mg组织和8pg/mg组织。在大部分(6/8)牙周炎病变组织中可检测出IL—8,但有少数病变组织中难以检测出IL—8。结论IL—8参与了牙周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0.
螺旋体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口臭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螺旋体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各自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 (volatilesulfurcompounds,VSCs) ,形成口臭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17例牙周炎患者 ,用鼻闻法评价口臭值(organolepticrating ,OR)后分成口臭组 85例 ,无口臭组 32例 ,用口臭测量仪测量口气中VSCs水平 ,刚果红负性染色法检测舌苔和龈下菌斑中螺旋体的百分比 (S % )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usgingivalis ,Pg)。口臭组 4 6例在牙周基础治疗后重复以上检查。结果 口臭组探诊深度 (probingdepth ,PD) <4mm位点S %明显高于无口臭组 (P <0 0 1) ,而舌苔与PD≥ 4mm位点的S %、舌苔与龈下菌斑中的Pg均无差异。口臭组OR、VSCs水平与舌苔及PD <4mm位点S %正相关 ,与PD≥ 4mm位点的S %无关 ;OR值与PD≥ 4mm位点的Pg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舌苔及PD <4mm位点的Pg无关 ,而VSCs与 3个部位的Pg均无关系 ;牙周治疗后OR和VSCs水平明显降低 ,舌苔中的S %、龈下菌斑中的S %及Pg均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螺旋体是与VSCs及口臭的产生有关的口腔微生物之一 ,牙周治疗可以改善口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