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3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27篇 |
口腔科学 | 24篇 |
临床医学 | 73篇 |
内科学 | 26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51篇 |
综合类 | 180篇 |
预防医学 | 137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8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2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肺心病心律失常84例特点及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心病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对84例肺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房性早搏57例(67.8%),室上性心动过速48例(57.1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4例(40.48%),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21例(25%).均有低氧血症,大部分患者有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一部分患者有肺心病的其他并发症,经治疗肺心病的原发病和其他并发症后66例心律失常自行消退,13例经抗心律失常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5例死亡.结论: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多表现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点,治疗肺心病的原发病和其他并发症大部分心律失常可自行消失,根据其特点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对多发伤病人进行急诊伤情评估后及时给予急救护理干预对抢救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ABCDEFGHI伤情评估后给予急救护理干预的124例多发伤病人为实验组,未采用ABCDEFGHI伤情评估程序即进行抢救的108例多发伤病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多发伤病人的抢救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抢救前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情况的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死亡1 0例,抢救存活率为91.90%;对照组死亡19例,抢救存活率为82.40%,实验组抢救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913,P=0.029 0)。[结论]对多发伤病人进行ABCDEFGHI伤情评估后再进行急救护理,能明显提高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73.
背景:白杨素是保健食品和中草药中常见的具有防癌抗癌活性的食源黄酮类天然产物。白杨素是否有助于防治肝癌?其作用机制为何?是否促进肝癌干细胞的分化?对此尚缺乏系统研究。目的:以人肝癌细胞为对象,揭示白杨素的亚细胞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酸性磷酸酶实验、扫描电镜、免疫印迹技术探讨白杨素对BEL-740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与结论:白杨素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体外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9mol/L或6.3mg/L。白杨素与PI3K-AKT途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抗癌效应。但白杨素本身并不改变AKT、磷酸化pAKT、AKT下游分子GSK-3和磷酸化pGSK-3的表达水平,虽然高剂量下β-catenin略有下调。白杨素导致细胞表面微绒毛样突起密度明显增加并形成纳米膜粒;细胞回缩,间隙加宽;出现形态上不同于凋亡的死亡细胞。白杨素显著改变多种蛋白质的丝/苏氨酸磷酸化水平;对酪氨酸磷酸化亦有广谱下调作用,接近于表柔比星对照。白杨素对CDK1、磷酸化pCDK1和pCDK2、CDC25A、CDC25B和CD133均无明显影响,但可剂量依赖性诱导PARP-1降解。总之,白杨素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非起因于PI3K-AKT和Wnt/β-catenin通路阻断或细胞周期核心调控因子阻断,而更可能起因于生物膜功能障碍所致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和蛋白质磷酸化的大范围改变,并以非经典方式诱导肝癌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湖北省中医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后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优良率均增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DS、SA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患肢功能,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术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6.
77.
78.
79.
目的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诱导下的多向分化潜能。
方法 取6周龄GFP转基因小鼠1只,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体外培养获得GFP转基因小鼠骨髓MSCs有
限细胞系(GFP-MSCs)。取第3代GFP-MSCs进行体外多向分化诱导:成骨诱导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增殖活性检测及
茜素红钙盐染色;成脂肪诱导20 d后进行油红O染色鉴定;成神经诱导6 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烯
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 GFP-MSCs经成骨诱导后AL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0 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有橘红
色钙盐沉积;经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经成神经诱导后,细胞形态由梭形转变为星状细胞,NSE染色呈强阳
性表达。结论 GFP转基因小鼠骨髓MSCs在体外诱导下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对GFP稳定表达无影响,可以作为研
究MSCs多向分化潜能机制的一个有效示踪工具。 相似文献
80.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前两种牵引法对膝关节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6年 6月至 1 998年 1 0月期间 ,按随机单盲原则对 1 2 0例完全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二组 ,均采用滑动加压鹅颈钉内固定术治疗 ,其中对治疗 A组和 B组术前分别采用股骨髁上牵引和胫骨结节牵引 ,观察了两组术前的牵引时间及患肢膝关节在术后一个月内的活动功能情况 ,结果两组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5) ,治疗A组优于治疗 B组 ,其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两组病人共 1 2 0例 ,每组各为60例。其中男 4 6例 ,女 74例 ,年龄 2 0~ 93岁 ,平均年龄 67.5岁。骨折类型按 Even[1 ]分类 ,一类 度 3 2例 , 度 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