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正>为了配合某部队新兵体格复查工作,我室帮助进行了尿常规、SLT、HBsAg、抗-HIV等四项指标的检测。某部新兵 402名均为男性,年龄18-20岁。留随意尿立即进行常规分析。血液标本为空腹静脉血约5ml,4h内检测完毕。检测方法均按卫生部规定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82.
纵隔气肿是气体在胸部结构内的病理性积聚.颌面部的损伤合并纵隔气肿非常罕见,临床上容易忽视.现将成功救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37岁,因交通事故致颌面部损伤出血2 h后急诊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检查可见患者面色苍白,口唇紫色,气急,自诉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呼吸不畅.查体见上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双侧颈面部肿胀明显,可触及捻发音.  相似文献   
83.
修饰后日本血吸虫Sjc-97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基因第3区域片段(Sjc-97f3)毕氏酵母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方法:根据毕氏酵母密码子使用频率重新设计Sjc-97核苷酸序列,依据不对称PCR原理人工合成Sjc-97f3,并在毕氏酵母中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i-NTA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方法纯化,再分别与ISA720和Al(OH)3佐剂乳化后,免疫C57BL/6和昆明小鼠,通过尾蚴膜反应和ELISA反应检测特异性抗体.结果:Sjc-97f3基因在毕氏酵母中获得了高水平分泌表达,其表达产物能与日本血吸虫免疫血清进行特异性免疫反应.经与佐剂乳化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ELISA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在小鼠体内可激发明显的抗体反应,但2种佐剂所诱导的抗体水平以ISA720佐剂为高; 该抗原在不同品系小鼠中的抗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昆明鼠的抗血清滴度远高于C57BL/6小鼠.小鼠免疫血清能识别日本血吸虫表面抗原,产生特异的尾蚴膜反应. 结论:密码子优化的Sjc-97f3在毕氏酵母中获得高效表达,其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4.
上海市青浦区中小学生伤害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浦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流行特点和规律,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青浦区30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3 200人,采取问卷进行现况调查和研究。结果该人群一年内发生伤害13种,伤害发生率为55.80%,发生2种以上伤害者占24.91%;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72.16%,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4.06%,小学生伤害率明显高于中学生(P<0.01);男生伤害发生率为60.92%,女生伤害发生率为50.00%,男生伤害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伤害类型排在前5位的是跌伤、碰伤、刀割伤、烧烫伤和动物咬伤。学生伤害地点分为校内、校外和家中,分别为21.37%、34.83%4、3.80%,在家中伤害比例最高(P<0.01)。结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与年龄、性别、父母职业、与亲人共同生活否、是否为独生子女有密切关系。伤害已对中小学生构成了严重威胁,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5.
目的:考察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的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并探讨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MTS试验分析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3H-TdR渗入法分析肝星状细胞的DNA合成速度;以LDH释放实验检测川芎嗪的毒性;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肝星状细胞周期;以Western blot检测肝星状细胞内Cyclin D1、p21、p27、p53蛋白的表达;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时间点p53的表达;以JC-1试剂盒检测肝星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以Western blot检测川芎嗪作用后的肝星状细胞内Bcl-2、Bcl-x L、Bak、Bax、cleavedcaspase 8、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以及cleaved-PARP-1以及细胞质内Cyt c的表达。结果:MTS结果显示40μmol/L川芎嗪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力;3H-TdR掺入法显示川芎嗪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的DNA复制;LDH实验表明川芎嗪高达100μmol/L时可对肝星状细胞产生毒性;流式细胞术显示川芎嗪(10、20、40μmol/L)可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Western blot实验表明川芎嗪可抑制Cyclin D1而促进p21、p27和p53的蛋白表达;20μmol/L川芎嗪诱导p21与p27蛋白表达的作用可被p53抑制剂PFT削弱;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川芎嗪能浓度(10~40μmol/L)依赖性地增强肝星状细胞绿色荧光强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川芎嗪抑制Bcl-2和Bcl-x L表达而促进Bak、Bax、cleaved-caspase 8、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以及cleaved-PARP-1以及细胞质内Cyt c的蛋白表达。结论:川芎嗪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86.
24039例孕妇HSV-2-IgM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妊娠妇女中单纯疱疹病毒-2(HSV-2)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HSV-2的先天感染率约1.5%。先天感染HSV-2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先天畸形和智力低下。因此,开展孕妇HSV-2感染状况调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自1999年9月至2007年5月对进行检查的24039例孕妇行HSV-2-IgM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钱磊 《当代医学》2021,27(32):88-90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氧合指标及NCPAP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NCPAP治疗,观察组使用N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标[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气分压比值(a/APO2)]与NC-PAP参数[氧浓度分数(FiO2)、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峰压(PIP)]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OI、a/APO2、FiO2、PEEP、PI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OI、a/AP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O2、PI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与氨溴索联合治疗NRDS患儿可有效改善氧合指标与NCPAP参数,利于促进患儿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88.
通过将人肺癌A54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给药组,采用实时定量PCR对MDR1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运用microRNA芯片对给药组和对照组进行microRNA表达谱分析;采用Targetscan预测上调microRNA中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相关的miRNA以及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筛选出的miRNA进行验证,研究丹酚酸A逆转肺癌多药耐药基因MDR1相关microRNA。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MDR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icroRNA芯片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给药组和对照组进行了miRNA表达谱分析,共筛出426个差异表达的miRNA;然后对差异表达上调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发现有4个明显上调的miRNA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相关。对4个miRNA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芯片一致。因此认为丹酚酸A下调肺癌多药耐药基因MDR1可能是通过影响miRNA表达进而调控靶基因,对进一步阐明中药逆转多药耐药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9.
韩磊  王辉  钱磊  冯真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5):625-627,631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确诊为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患者各60例,以及同期男性体检健康者60例,分别纳为PCa组、BPH组和对照组.检测3组的HMGB1和PSA水平,比较各组的HMGB1和P...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无脑实质出血颅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其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无脑实质异常的颅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影像学诊断表现,分析其创伤机制、并发症及预后。结果:37例患者CT或MRI检查均无脑实质出血表现,9例(24%)见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31例(84%)出现于6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病例中颅骨凹陷性骨折19例,线性骨折18例,GCS评分均10--15分。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无脑实质出血颅骨骨折主要见于老年人,因其颅骨含钙量少,蛛网膜下腔较大,轻度外力可使颅骨骨折而不致损伤脑实质。临床表现轻微,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