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外科学 | 43篇 |
综合类 | 1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邹运胡丽金云波陈辉马刚仇雅璟杨希常雷于文心林晓曦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6,(4):251-253
目的:探讨应用大面积横向推进及眼周隐蔽切口眦定位手术修复眶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11例单侧眶周皮肤缺损的患者应用此法修复,缺损水平宽度为0.8~2.9 cm。沿睑缘及缺损缘作切口,通过广泛的皮下分离,水平推进,以分离的皮肤覆盖缺损区域,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所有眼睑较术前均获得明显改善。1例皮瓣尖角微小溃疡,1例睑裂不对称。结论应用大面积横向推进及眼周隐蔽切口眦定位手术修复眶周皮肤缺损,切口隐蔽,可一期修复较大面积眼睑缺损,是眶周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2.
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一种特殊的婴幼儿血管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2006年7月到2008年5月回顾了11例被诊断为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包括5例患儿的MRI和4例患儿的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结果 本组所有的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患儿肿物均未治疗而在1岁前消退.病灶外观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肿物呈紫色隆起,伴有肿物邻近部位静脉扩张(n=4);肿物颜色浅灰色,伴有肿物表面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肿物周缘发白晕圈(n=3);肿物紫色平坦,质地较硬(n=3).仅1例病灶质地柔软,肿物位置较深,表面皮肤颜色正常.肿物平均直径5.6cm.MRI和CTA表现和普通婴幼儿血管瘤相似,部分病灶在MRI上表现为均质性较差和更大的流空信号.结论 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种出生时即已增生完全的特殊的先天性血管肿瘤,出生后消退迅速,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容易诊断,不推荐激进的治疗.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讨采用点阵射频微针改善下面部与颈部松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自2017年8~12月,对9例具有轻中度下面部与颈部松弛、脂肪堆积、轮廓不满意的患者,采用点阵微针射频治疗,1次/月,共计3次;随访3个月,由未参与本研究的临床医师根据术前与术后随访照片,采用盲法评估疗效,并由患者进行满意度自我评价。结果 9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1例因治疗时疼痛,在接受1次治疗后退出本研究;余8例完成3次治疗并接受随访。6例术后面部轮廓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为87.5%。结论点阵射频微针可有效改善轻中度下面部与颈部的松弛,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尝试进行选择性颞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切除治疗,以保护面神经颞支的功能。方法 2011年11月到2012年12月,针对14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颞部肿瘤进行手术,其中9例患者进行了非选择性的神经纤维瘤切除术,5例患者实施了保护面神经颞支的选择性神经纤维瘤切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面部外观得到改善。非选择性肿瘤切除患者,面神经颞支功能破坏,术后抬眉功能丧失;选择性肿瘤切除患者面神经颞支功能获得成功保留。本组术后随访15~24个月,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灶无复发,手术效果保持良好。结论 选择性颞部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可明显改善面部畸形,同时完整保留面神经颞支功能。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索利用离体血管灌注技术对周围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进行三维血管形态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切取5例扩张期患者的AVM病灶,利用离体血管灌注技术显示其三维血管形态,并测量主要血管口径。结果使用血管灌注的方法 ,可以较方便地测量AVM中的血管口径,能客观显示AVM的形态,并清晰地展示AVM血管之间复杂的交通情况。结论血管灌注是一种研究AVM异常血管形态学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索巨大葡萄酒色斑切除术后重建面部轮廓的方法。方法应用颞浅筋膜血管束预制扩张皮瓣修复巨大葡萄酒色斑切除术后的创面,并进行面部轮廓重建。结果 7例患者,除1例因在扩张期间感染而放弃手术外,其余6例均应用颞浅筋膜血管束预制扩张皮瓣修复了巨大葡萄酒色斑切除术后的创面,同时重建了面部轮廓。结论预构扩张皮瓣技术可以用来修复面部巨大缺损,进行面部轮廓重建。 相似文献
58.
59.
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眼周浅表血管瘤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小样本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探讨外用β受体拮抗剂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眼周浅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血管瘤专科门诊的432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中,筛选出6个月龄以内的浅表血管瘤患儿51例,其中眼周病灶12例,每天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血管瘤,每12 h 1次,1个月后复诊.通过用药前和用药1个月的标准图片来评价疗效,评价标准分为4个等级:继续增生(病灶可见增生表现)、稳定(病灶无明显变化)、有效(病灶范围、厚度、颜色的消退程度<50%)、明显有效(消退程度≥50%),由2个独立的血管瘤专科医生进行盲法评价.结果 用药1个月后,12例中明显有效4例,有效2例,稳定4例,2例病灶继续有增生表现,控制生长率为83.3% (10/12),有效率为50%(6/12).无一例患儿出现局部或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 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眼周浅表血管瘤安全有效,无全身或局部的不良反应,可作为增生期浅表血管瘤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一种特殊的婴幼儿血管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2006年7月到2008年5月回顾了11例被诊断为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包括5例患儿的MRI和4例患儿的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结果 本组所有的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患儿肿物均未治疗而在1岁前消退.病灶外观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肿物呈紫色隆起,伴有肿物邻近部位静脉扩张(n=4);肿物颜色浅灰色,伴有肿物表面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肿物周缘发白晕圈(n=3);肿物紫色平坦,质地较硬(n=3).仅1例病灶质地柔软,肿物位置较深,表面皮肤颜色正常.肿物平均直径5.6cm.MRI和CTA表现和普通婴幼儿血管瘤相似,部分病灶在MRI上表现为均质性较差和更大的流空信号.结论 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种出生时即已增生完全的特殊的先天性血管肿瘤,出生后消退迅速,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容易诊断,不推荐激进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