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口腔固定正畸治疗的矫治疗程长短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13~19岁安氏Ⅱ类I分类患者,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后,通过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并且在疗程中选取未采用种植体支抗干预的患者36例。按整个固定矫治疗程分为:短期组(<18个月)和长期组(>24个月);牙根形态按等级分级,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各级頻数分布变化。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在牙冠处纵向固定5 mm结扎丝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片,并在CBCT上描画出上颌4颗切牙的轮廓,并进行牙根长度测量。通过牙根吸收等级计算公式计算出每颗牙齿矫治后牙根实际吸收量。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牙根吸收均达到1~2级居多;固定矫治治疗程超过2年的长期组牙根吸收达3~4级多于短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根长度吸收长期组多于短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口腔固定正畸矫治疗程超过2年会加重正畸治疗中的牙根吸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对大鼠髁突软骨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6组:心理应激组(1、5和9周)及空白对照组(1、5和9周),每组各8只。应激组大鼠予以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相应周数,应激完成后经旷场实验及糖水偏嗜度实验观察大鼠抑郁情况,数据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处理,随后处死相应时间点对照组及应激组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免疫印迹法了解髁突软骨细胞中caspase-9的表达情况,两对应时间点的数据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中,心理应激组大鼠应激1周后即已开始出现总移动距离减少(t = 8.676,P = 0.011)、中间格停留时间缩短(t = 5.091,P = 0.041)、糖水偏嗜度降低(t = 10.150,P<0.001)等抑郁样改变,且大鼠髁突表面不整、出现了细胞胶原纤维松解的病理表现;应激5周时大鼠髁突胶原破坏持续存在,应激9周时大鼠髁突内软骨细胞减少,出现了无细胞的空白区域;且各时间点应激组髁突中caspase-9的表达均高于相应时间点的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心理应激可导致大鼠出现活动减少、糖水偏嗜度降低等抑郁样改变,且大鼠髁突软骨中caspase-9的表达明显升高,这可能是应激导致颞下颌关节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和人工真皮两种修复材料对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人工真皮修复组,33例)和对照组(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缺损面积愈合率,及时记录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痛觉情况、瘢痕形成及创面收缩情况,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33例人工真皮全部成活,成活率100%;对照组在术后5 d时出现2例修复材料脱落,成功率93.7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3周、1月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2周、3周、1月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 1 、3 d时术后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3月时瘢痕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3月时创面收缩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创面收缩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ADM,应用人工真皮修复口腔软组织缺损创面,可加快创面愈合速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不适,减少修复材料脱落率,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创面的收缩,抑制创面处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5.
16.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尤其与炎症有密切关系,其含有的一些结构域具有参与炎症细胞的集合与迁移作用,并通过多种机制调控炎症的发生与进展.目前,国内外关于OPN与炎症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骨桥蛋白在口腔炎症性疾病中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根管感染中产甲烷古细菌的多样性,建立基于功能基因--甲基辅酶 M 还原酶(methyl coenzyme M reduc-tase,MCR)基因α亚基(mcrA)的系统发育树。方法:利用一对特异性引物选择性扩增感染根管中产甲烷古细菌的 mcrA 片段,在此基础上建立 mcrA 克隆文库。通过蓝白斑筛选的方法,筛选出阳性重组克隆子,进一步通过基因测序获得重组克隆子中的插入片段 mcrA 序列。利用 Clustalx 和 Mega 4软件包分析 mcrA 序列,对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4例根管样本的其中1例检出了产甲烷古细菌;构建了基于 mcrA 序列的系统发育树。随机选出的8个 mcrA 克隆片段高度同源,均为类口腔甲烷短杆菌序列型。结论:本例根管感染中产甲烷古细菌的多样性局限于类口腔甲烷短杆菌序列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问题导入式线上教学在口腔病人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逻辑思考能力。方法:2016级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生95人为实验组,采用问题导入式线上教学法授课,通过总成绩和学生主观自评评估教学效果。对照组为2015级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生95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同一组评分人员采用同一评分标准评定成绩,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优秀率为32.6%,合格率为98.9%,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对问题导入式线上教学法满意度更高,该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逻辑思考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及综合分析能力方面效果较为显著。结论:问题导入式线上教学法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分别选取28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实验组)和直丝弓矫治器(对照组)的患者,分析患者术前、术中6个月及术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通过测量各时间段的牙根长度,比较2组患者牙根吸收有无差异.对于牙根长度未见变化的患牙,通过CBCT检测其有无单纯唇腭侧和近远中骨质吸收.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47.3%的牙出现牙根吸收,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8.8% (P<0.05).2组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牙(实验组为55%,对照组为75%).矫治完成后,对照组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上升到85.3%,而实验组上升到68.3%(P<0.05).部分牙根长度未见减少的牙也存在局部根吸收,骨吸收最常发生在牙根的腭侧面(实验组为18%,对照组为14%).结论:与传统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后患者语音清晰度的改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舌癌患者,其中24例采取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并且皮瓣全部成活,15例采取直线拉拢缝合。术后6个月之后开始对舌体形态及功能进行评估,检查舌体的运动度并以“普通话测试表”对患者术后的语音清晰度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原发灶愈合良好,进食及语言功能均有恢复,其中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与直接拉拢缝合组的舌体前伸及上抬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术后语音清晰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患者的语音清晰度高于直接拉拢缝合组。结论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语音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