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P-胶体磷酸铬与顺铂腔内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于2004年9月-2006年3月共收集本院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对比32P-胶体磷酸铬与顺铂腔内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肿瘤出芽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光镜下观察262例胃癌和肠癌标本的肿瘤出芽情况,分析肿瘤出芽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指标和早期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262例胃癌和肠癌中共有139例发生了肿瘤出芽(53.05%)。有肿瘤出芽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和早期复发更多见(P<0.01),有肿瘤出芽组的肿瘤TNM分期明显高于无肿瘤出芽组(P<0.01);但两组患者的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肿瘤出芽与反映胃肠道恶性肿瘤侵袭性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有肿瘤出芽者早期复发多见。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Caspase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及Ki-67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大肠癌、腺瘤组织标本各100例,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Caspase3、P53与Ki-67的阳性表达.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Caspase3、P53和Ki-67的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方面的大肠癌组织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18.18%、31.82%、90.91%)与无淋巴结转移组(52.56%、89.74%、61.54%),Duke's分期中A-B期(52.56%、89.74%、61.54%)和C-D期(18.18%、31.82%、90.91%)中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大肠癌组织中C a s p a s e 3、P 5 3以及K i-6 7阳性率分别为45.00%、77.00%、68.00%,大肠腺瘤组织中Caspase3、P53以及Ki-67阳性率分别为83.00%、49.00%、2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3、P53与Ki-67均参与了大肠癌的发展过程,共同作用于大肠癌细胞,有助于判断其侵袭能力、转移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4.
患者男,19岁.5年前在一次运动后出现腰背部疼痛,没有明显的加重及缓解因素,病初疼痛程度轻.1年后逐渐发现脊柱侧弯变形,在当地医院拍胸腰椎正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骨盆正位片示骶髂关节明显狭窄,部分间隙消失、模糊(某医院X线报告单,未见X线片).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给予双氯芬酸钠、雷公藤片等口服,疼痛可缓解,但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出现腰部活动受限,且伴颈项部不适、呈持续性,夜间尤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AS"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35.
分肾肾功能与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动态显像分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与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肾动脉狭窄程度将55例经肾动脉造影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分为A、B、C3组,比较不同肾动脉狭窄程度组SKGFR的差异。结果(1)单侧肾动脉狭窄≥50%患者,患侧肾脏SKGFR与健侧肾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肾动脉狭窄程度为50%~89%的患者患侧肾脏SKGFR与健侧肾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肾动脉狭窄程度≥90%者,患侧肾脏SKGFR与健侧肾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脏SKGFR与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脏SK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肾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肾脏SKGFR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SKGFR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态显像时,患侧肾脏SKGFR较对侧降低,且与肾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双侧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态显像SKGFR明显低于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态显像SKGFR。  相似文献   
36.
探讨脂质体包裹的 99m-锝标记 c- myc m RNA反义寡聚核苷酸的制备方法 ,为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合成 15 bp的反义寡聚核苷酸 (DNA)和双功能螯合剂 -联肼尼克酰胺衍生物 ,DNA与双功能螯合剂偶联后 ,用 99m锝标记 ,然后用 C1 8Sep- Pak反相柱进行纯化 ,根据纯化结果 ,绘制淋洗曲线 ,计算标记率。再用阳离子脂质体对纯化产物进行包裹 ,获得脂质体包裹的 99m锝 - DNA。用纸层析测定脂质体包裹的 99m锝 - DNA的放射性化学纯度及与水、血清孵育后的稳定性。结果 ,不同放射性活度的 99m Tc O4 - 标记时的标记率为 :14 80 MBq时为 6 3.37%± 3.5 1% ,74 0 MBq时为 6 2 .5 2 %± 3.6 9% ,5 92 MBq时为 5 9.82 %± 5 .12 % ,经 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脂质体包裹 99m Tc- DNA的放射化学纯度 =96 .4 7%± 3.0 1% ,与水、血清孵育后脱落的 99m Tc极少 ,可见 99m Tc- DNA的稳定性极好。由此可见 ,以脂质体作载体 ,联肼尼克酰胺衍生物作为双功能螯合剂 ,可制备脂质体包裹的 99m锝标记的单链寡聚核苷酸  相似文献   
37.
陈强  郑建国  王东海 《新中医》2023,55(19):104-108
目的:观察肾炎安胶囊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NS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炎安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值[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肾功能指标值[血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和24 h尿蛋白(24 hUpro)]、炎性因子指标值[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D、FI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D-D、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Cr、24 hUpro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Alb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SCr、24 hUpr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从垂体肿瘤手术病人中,筛选出病理诊断为垂体腺瘤患者纳入分析。50例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均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人血清3,3’,5’-三碘甲腺原氨酸(rT3)的水平测定。结果:垂体腺瘤病人术前FT4、rT3明显低于正常人,FT3、TSH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和术前比较,垂体腺瘤切除术后FT3明显下降,rT3明显回升,FT4、TSH变化不明显。结论:术前、术后测量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监测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以协助判断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9.
目的:调查十堰地区痛风患者在间歇期治疗依从性,探讨对其有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十堰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治疗的268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依从性按照调查量表设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成依从性好组(≥21分)和依从性差组(<21分),比较每一种相关因素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进...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索脂质体介导的 99m Tc标记 c- myc m RNA反义寡核苷酸链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合成15 bp的 c- myc m RNA的反义、正义和无义寡核苷酸链 ,用三氯乙酸沉淀测定脂质体包裹的 99m Tc标记的上述寡核苷酸链 (简称为 99m Tc- DNA)和未用脂质体包裹的 99m Tc- DNA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用 BAL B/ c小鼠研究不同脂质体包裹的 99m Tc- DNA的生物学分布。用家兔研究脂质体介导的 99m Tc- DNA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结果  99m Tc- DNA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范围为 34.81%~ 70 .5 3%。脂质体介导的 99m Tc- DNA的体内分布以网状内皮系统最高 ,胃、血和肠道其次 ,其余组织中放射性分布较少。其药代动力学曲线符合开放二室模型 ,t1 / 2α约为 2~ 5分钟 ,t1 / 2β约为 10 0~15 0分钟 ,血浆清除率小于 2 ml/ min。结论  99m Tc- DNA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脂质体介导的 99m Tc- DNA具有合适的生物半衰期 ,血浆清除快 ,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放射性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