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初步探讨苯在小鼠体内引起损伤的可能机制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保护作用。方法:CD1小鼠50只,随机分成3组,A组10只,为玉米油对照组,单纯皮下注射玉米油4ml/kg,每周3次,共25次;B组20只,每周3次于小鼠背侧皮下注射苯2ml/kg(苯用等量玉米油稀释,均匀混合);C组20只,在皮下注射苯的基础上同时口服NAC,按400mg·kg-1·d-1给予。分别处理各组小鼠并检测相关指标。结果:①B、C组与A组比较外周血WBC、Hb、Ret等指标显著降低;②C组与B组比较,除PLT无显著性差异外,WBC、Hb、Ret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提示NAC对苯的血液学毒性有一定的预防作用;③与A组比较,B、C组各氧化指标均显著增高,其中B组与A组比较活性氧、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均P<0.01,总抗氧化物(T-AOC)P<0.05,GSH含量无明显变化,巯基(-SH)下降P<0.01;C组与A组相比活性氧P<0.05、MDA、SOD、CAT均P<0.01,T-AOC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P<0.01,-SH含量无显著变化;④C组与B组相比各氧化指标均显著降低,活性氧、MDA、SOD、CAT均P<0.01、T-AOCP<0.05。结论:①苯诱发小鼠造血损伤的机制中有氧化损伤作用的参与;②NAC在小鼠体内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苯的血液学毒性,其中NAC的抗氧化作用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研究表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累及骨髓的患者,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淋巴瘤的恶性度相关,亦与淋巴瘤从低度恶性向高度恶性的转换相关。另有研究认为:靶向于VEGF信号转导的抑制剂治疗外套细胞淋巴瘤可能具有一定作用。我们采用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和错义序列(SCODN)作用于高表达VEGF的Namalwa细胞,观察VEGF ASODN对该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AFP,CBP,CA19-9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针对4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2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AFP,CBP,CA19-9检测,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AFP,CRP,CA19-9水平。结果(1)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RP,CA199水平分别为279ng/ml、292mg/L及1238U/ml,与健康体检者的2.8ng/ml、j5mg/L及129U/ml相比均有显著差异(l=6.1^2、7546、19762,p〈o05);(2)血清AFP,CP,,P,CAt9-9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7%,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659%、727%、68 2%,x^2-8236、6035、8004,p〈o05)。结论联合检测AFP,CBP,CA19-9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apoptosis induced by Fas-FasL system,a soluble isoform of mouse Fas was cloned from thymocyted of immature mice with the primer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full-length Fas cDNA sequence in the GeneBank.It was directionally inserted into the inter-medium vector pUC19.DNA sequencing proved that i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cted sequence.Then it was subcloned into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CA13,which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vector Pca13-FasC.By lipofectamine(LF2000)-mediated transfection,pCA13-FasC was transfected into the 293 cells.RT-PCR and Westen blot indicated that the murine solu-ble Fas C 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the 293 cells.Apoptosis inducing test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is murine Fas C could block the Fas-induced apoptosis,which confirm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recombinant Fas C.  相似文献   
106.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n hematopoi etic stem cells, various hematopoietic cell growthfactors have received wide and profound research.Recently, some researchers wondered whether thebiological factors out of hematopoietic system hadsimilar effects on blood cells production and matu ration. AngiotensinⅡ is one of them. AngiotensinⅡ is recognized as a regulator of body water, elec trolyte and blood pressure equilibrium. But recentclinical experiments and laboratory studies…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将伴有肌紧张性头痛的神经症和外伤性混台性头痛患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结台药物治疗(甲组)组和单纯药物治疗(乙组)组,进行疗效对比。以临床疗效和汉密顿焦虑量表为评定方式。治疗后一周和随访治疗4~6结果周的结果显示甲组优于乙组,在统计学上有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9.
应用细胞原位杂交方法,对29例处于不同病期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患者肿瘤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急变期组(n=5)和加速期组(n=7)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中该融合基因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组(n=17)(P〈0.01),而急变期组和加速期组之间该mRNA的水平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白血病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的转录水平与病程进展关系密切,采用细胞原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mFasL基因转移造血细胞移植后 ,受者免疫功能的重建情况。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FasL cDNA转入BALB C鼠造血细胞 ,体外与BAC鼠骨髓移植物混合培养后输注给经致死量照射的BALB C鼠 ,通过观察死亡率、存活受者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以了解移植后免疫功能的重建。结果 :未经骨髓移植组于 1周内全部死亡 ;未转基因骨髓移植组 6 0d存活率为 30 % ,转基因组 6 0d存活率为 80 % ;存活受者淋巴细胞对刺激原均表现有增殖反应。结论 :mFasL cDNA基因转移的造血细胞能成功地重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