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2篇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低氧诱导因子-1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贫血、外伤、组织坏死及缺损等情况下,组织或细胞常处于低氧状态。低氧导致一系列转录诱导因子的表达,它们参与了血管形成,铁、糖代谢及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其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血管的发生及细胞的生长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HIF-1α除了可以诱导血管生成外,对骨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HIF-1α的分子结构、下游靶基因及促进成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锁乳突肌瓣即刻转移修复腮腺部分或全叶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常规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深叶及肿瘤切除,即刻转移胸锁乳突肌瓣覆盖固定于腮腺缺损区,关闭手术创口。结果:10例病例术后均无感染或肌瓣坏死,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12个月无明显局部凹陷畸形,仅1例发生Frey综合征,颈部运动正常。结论:采用胸锁乳突肌瓣即刻修复腮腺部分或全叶缺损,能明显改善腮腺肿瘤术后畸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糖尿病(T2DM)与牙周病(CP)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构建T2DM、CP、T2DM合并CP大鼠模型和一组正常对照,4周、8周后,测量大鼠实验区牙周探诊深度和菌斑指数,并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6,TNF-α及AGEs表达水平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14.
翼板区种植技术是将种植体由牙槽嵴植入位点靠近上颌窦后壁经过上颌结节、腭骨锥突,最终植入蝶骨翼突区的倾斜种植体应用技术.翼板区种植体植入角度为30°~50°的倾斜植入式,位于上颌种植修复的最远端,消除了种植修复体远中悬臂,且腭骨锥突及蝶骨翼突联合区以45°倾斜植入,平均可获得8~9 mm的硬质骨支持,初始稳定性良好,为即...  相似文献   
15.
新冠(COVID-19)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已经席卷全球,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随着各国防控措施有力的执行及各种COVID-19疫苗的面世,COVID-19疫情获得了有效控制。但由于COVID-19病毒的变异及欧美部分国家防控不力,疫情处于起伏状态,短期内很难完全消除病毒,这给口腔临床教学和实习带来一定挑战。作为口腔临床实习教学单位,作者针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特性,依据现有口腔颌面外科实习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COVID-19疫情中所暴露的问题,探讨后疫情时代口腔颌面外科实习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颊神经解剖及多种阻滞麻醉方法的异同,为颊神经阻滞麻醉教学及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整理、分析1956年以来22本口腔颌面外科学中文教材及2本口腔麻醉领域的英文教材,对单纯颊神经阻滞麻醉以及牙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一次性阻滞麻醉的方法及特点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22本中文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材中共叙述过4种颊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英文教材中亦叙述过3种颊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其中,对于单纯颊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讲述中、英文教材是一致的,但对于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一次性阻滞麻醉方法的讲述中、英文教材存在显著不同。下颌支内侧隆突注射法、Akinosi阻滞麻醉法和Gow-Gates阻滞麻醉法均可实现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的一次性阻滞麻醉,但翼下颌注射法退针至黏膜下能否阻滞麻醉颊神经还有待进一步探究。结论 加强对颊神经解剖及多种麻醉方式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有助于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明辨性思维,还有助于临床教学过程中对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效果的评估以及麻醉成败的原因分析等临床思维与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检测HIF-1α基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内、外向成血管和成骨方向分化的作用.方法:(1) HIF-1α基因突变后,应用Lentivirus构建Lenti-LacZ、Lenti-WT、Lenti-MT.(2)分别用Lenti-LacZ、Lenti-WT及Lenti-MT转染BMSCs,检测①细胞转染效率;②目的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③目的基因在BMSCs细胞内的定位.(3) BMSCs成功转染目的基因后,分别在特定时间点提取总RNA和蛋白,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基因对BMSCs成血管和成骨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4)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钙结节的表达检测.(5)检测生物支架材料-明胶海绵(GS)的结构、形态及细胞附着情况.(6)建立F344大鼠颅骨双侧直径5mm的标准骨缺损模型,分别将细胞复合支架材料植入骨缺损区.术后8周取材,行Microfil灌注,观察血管形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及Micro-CT检查、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测等观察骨修复情况,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当感染复数(MOI)=15时,BMSCs的转染效率最高.免疫荧光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在BMSCs细胞核内.体外常氧条件下,HIF-1α能够显著上调BMSCs的成骨和成血管因子的表达,且ALP和钙结节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可诱导BMSCs骨向分化.体内实验结果显示,8周时,Lenti-WT组和Lenti-MT组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明显强于Lenti-LacZ组,而Lenti-MT组又优于Lenti-WT组.结论:HIF-1α基因可以显著提高BMSCs成血管和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18.
19.
激光在损伤、溃疡等软组织疾病中的应用比较常见,而在骨折等硬组织疾病中的应用尚不多见。随着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低功率激光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低功率激光照射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又一种肿瘤治疗方法。共刺激分子B7家族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B7-H3基因是B7家族的最新成员,本文就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