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是否通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调控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line,HK-2)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 2,ACE2)的表达。方法首先给予HK-2细胞不同浓度的Ang II刺激以检测ACE及ACE2表达的变化;然后给予细胞不同浓度的Ang II,在不同时间点,用2’7’-二氯双乙酸盐(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DCFH)标记结合细胞内的ROS,流式细胞仪检测ROS水平;最后,我们给予细胞ROS抑制剂二苯基氯化碘(diphenyleneiodonium chloride,DPI),分别检测ROS、ACE及ACE2的表达。结果Ang II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内ACE表达上调,ACE2表达下调。另外,Ang II会引起细胞内ROS产生增多,且与刺激浓度和刺激时间相关。DPI能抑制Ang II诱导的ROS产生,并且抑制Ang II对ACE及ACE2的调控作用。结论 Ang II通过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ROS从而调控ACE以及ACE2的表达。  相似文献   
42.
随着我国与世界银行、各国政府间的经济合作日趋加强及国内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采用具有风险性的借贷形式负债筹集业务经费,已成为全国各地不少医院的探索与实践。要避免医院负债经营决策不当,防止陷入偿债危机,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 确保负债的合理性 医院负债的合理性,包括负债数量、结构、时间的合理性。1.1 负债数量合理 医院的负债数量应以满足计划项目最低需要为标准。负债数量的确定,应采用定性预测法、比率预测法、资金习性预测法来预测所需资金的数量,使负债资金既满足需要,又无太多闲置。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模拟对接的方法探究灵宝护心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医综合数据库(TCMID)获得灵宝护心丹所含9味中药相关活性化合物和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获得AMI相关基因,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获得目标基因;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标网络,根据拓扑学参数筛选灵宝护心丹治疗AMI的核心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插件ClueGO+Cluepedia对疾病和药物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灵宝护心丹化合物-AMI靶点网络包含57个疾病靶点和104个活性化合物,核心靶点包括叉头转录因子(FoxO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CASP3、白介素-6(IL-6)、AKT1、SOD2、Bcl2等。GO功能富集得到73个条目;KEGG富集到111个通路,并且被分类为16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亚组,主要涉及FoxO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使用GeneMANIA数据库构建核心靶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模拟软件Autodock Vina 1.1.2,对关键药效分子与核心靶标进行配体-受体对接模拟计算。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灵宝护心丹治疗AMI的潜在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结合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共1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改革后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小儿在护理干预后的疼痛感、肘关节功能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疼痛感为(2.33±1.32)分,对照组疼痛感为(4.09±1.55)分,患儿肘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手法整复联合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给予改革后护理,可以降低患者不适感,提高肘关节的功能,并改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远红外伤痛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护理特点。方法将13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观察组在口服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加用远红外伤痛贴外敷,两组均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伤痛贴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6.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高角病例因同时存在水平向与垂直向不调,一直是正畸治疗的难点。最近的一些研究认为该类错(牙合)的形成与下颌骨异常旋转密切相关。因此,在正畸治疗中如何促进下颌骨前上旋转,抑制下颌骨后下旋转,纠正垂直向与水平向不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近年来安氏Ⅱ类1分类高角错(牙合)成因与矫治中下颌骨旋转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笔者近期为一例因舌癌行左侧舌颌颈根治术,左侧下颌体中部切除,下颌移位,咬合功能丧失的患者行肌功能训练,调整颌位关系,为下一步咬合重建,义齿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针对核医学检查应用与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S T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格雷式甲亢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均行包括甲状腺显像以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在内的核医学检查,探讨S T患者使用核医学检查的临床效果,并以此来判定其在临床上应用于疾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以及FT4(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两组患者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比观察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三项对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显像率对比,观察组为6.55%,对照组则为100%,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将核医学检查应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与格雷式甲亢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并分析肌肉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患者所产生不良反应及原因。方法观察我科半年内所有肌肉注射此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餐后组(1029人次)和空腹组(515人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肌肉注射鹿瓜多肽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比例。结果不论餐后或空腹,大多数患者都有局部不良反应发生,且空腹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餐后组;空腹注射此药物的患者有78%以上出现全身性不良反应。结论空腹肌肉注射鹿瓜多肽后的不良反应明显,建议餐后注射,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有效地进行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导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6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阜外医院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OCT指导的PPCI患者275例(OCT指导组)。收集全部入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合并疾病、冠状动脉造影和OCT特征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从单纯CAG指导的PPCI患者数据库中1∶1回顾性顺序匹配275例患者(CAG指导组),对比两种策略对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的影响。结果OCT指导组中,OCT评估发现斑块脱垂151例(54.9%),支架贴壁不良113例(41.1%),支架近和/或远端夹层38例(13.8%),其中3例(1.1%)同时发生支架近端和远端夹层,38例远端夹层患者中,需行补救性置入支架2例。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OCT指导组与CAG指导组比较,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和出血终点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82)。结论与单纯CAG指导相比,OCT指导的PPCI并不能降低6个月的临床终点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