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依据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实验内容、实验方案的创新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通过教学,锻炼了学生,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EGF对舌背黏膜上皮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DispaseⅡ和胰蛋白酶联合分离舌背黏膜上皮细胞,以含浓度1、5、10μg/LEGF RPMI-1640的作用后16、32和48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舌背黏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EGF作用小鼠舌背黏膜上皮细胞32和48h后,表现为抗凋亡作用,在48h显示浓度依赖性;EGF作用兔舌背黏膜上皮细胞16h,表现抗凋亡作用但不显示浓度依赖性。结论EGF能在不同时间段调控小鼠和兔的舌背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究竟如何结合?争论了几十年,至今尚无定论。个人认为:凡是两个事物的结合,必是取两者之长进行结合,才能促进事物更好的发展。中医的长处在于整体,而西医的长处在于细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我们就看到了两者优势互补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这个角度,再次探讨两者的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4.
雄黄及其复方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雄黄主要成分为四硫化四砷。作为含砷矿物类中药,雄黄及其复方的毒性问题近年来倍受关注,其应用在国外也遭到了限制甚至禁止。因此,为全面正确认识雄黄及其复方的毒性,人们对其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特殊毒性以及炮制、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与毒性的关系等进行了大量的毒理学研究。此外,雄黄的毒代动力学、雄黄及其复方与化学形式的砷剂(如砷酸钠)的毒性比较等也得到了相关的毒理学研究。本文对雄黄及其复方的毒理学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复方薤白胶囊对大鼠肺动脉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方薤白胶囊(compound Macrostem Onion Capsule CMOC)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中血清白介素-6(Internkin-6,IL-6)含量和肺组织IL-6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Sprague-Dawley)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卡托普利组、CMOC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MCT的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和平均右心室压,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中IL-6的测定.结果 正常对照组平均肺动脉压(16.37±2.10mmHg),模型组平均肺动脉压(36.94±4.76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E-07),CMOC大、小剂量组(26.16±2.75,27.94±2.76)与模型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295,0.003),与组间比略优于卡托普利组(P:0.0072,0.003,0.027).薤白组间比复方薤白大剂量组,优于复方薤白小剂量组.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浆中IL-6含量增高,CMOC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IL-6含量减少显著(P=0.048),桂龙咳喘宁组、薤白小剂量组与模型相比IL-6mRNA基因表达明显减弱(P<0.01).结论 CMOC能有效的降低大鼠肺动脉高压,其作用原理可能与减少IL-6的分泌有关,降低肺组织的IL-6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通过收集近年发表的相关研究报道,从实验目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的结果和结论等几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在神经系统保护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它中药复方或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机理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参与麦冬的水溶性部位6部位(MD-6)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以H2O2行内皮细胞凋亡造模后,再加入不同浓度的MD-6作用24 h。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力,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ERK蛋白含量变化。结果H2O2造模后,细胞增殖明显受抑,Hoechst染色见大量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检测出明显凋亡峰,ERK的表达量有明显的下降,而加药组的ERK表达量一定程度回升与正常组相比P0.01,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与麦冬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MD-6保护内皮细胞,抗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GF和TGF-α影响舌苔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组化研究EGF和TGF-α对原代大鼠舌背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周期与凋亡、MAPK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EGF和TGF-α对细胞的作用效果类似,但强度不同,差异在于TGF-α刺激细胞有丝分裂的能力更强。结论:EGF和TGF-α是影响舌苔形成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19.
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将分属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等5个学科的课程,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块"基础医学教程",即以人体每个系统、器官为主线,完整的知识点为专题的横向教学模式。经过近3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应之策。  相似文献   
20.
口腔癌前病变细胞凋亡的原位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的癌变机制。方法 通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 ,观察分析 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 ,18例扁平苔藓 ,2 3例白斑 ,2 2例鳞癌上皮组织凋亡状况。结果 除单纯上皮增生 ,非糜烂型扁平苔藓外 ,上皮 (轻、中、重 )异常增生 ,鳞癌及糜烂型扁平苔藓的凋亡指数均高于正常 ,差异有显著性。从上皮异常增生到鳞癌凋亡指数逐渐增高 ,糜烂型扁平苔藓的凋亡指数低于鳞癌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细胞凋亡参与白斑癌变的过程 ,在病变不同阶段作用不同。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免疫诱导角朊细胞凋亡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