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mRNA在成釉细胞瘤(AM)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AM的相关关系。方法用10对临床配对AM和正常牙囊组织.提取和纯化mRNA,逆转录成cDNA,在测定最佳反应条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TNF基因的表达情况,结合内参照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fGAPDH)管家基因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完成10对配对组织中TNF基因的检测.得到TNF基因mRNA在AM和牙囊组织的相对定量表达值分别(1.709±0.655)、(0.873±0.039),经检验其表达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NF在9对临床配对标本中呈高表达。结论TNF可能是与AM密切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42.
无瘢痕愈合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理论认为,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从广义上说,没有瘢痕组织也就没有创伤的愈合。1971年Burrington[1]首先发现胎儿皮肤组织创伤修复后无瘢痕形成,并提出“无瘢痕愈合”(FetalScarlessWoundHealing)的概念。近年来国外有些学者对无瘢痕愈合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有关情况综述如下。1-研究无瘢痕愈合的动物模型及方法许多种动物胎儿都被用以研究无瘢痕愈合,其中包括大鼠、小鼠、几内亚猪、负鼠(opossum)、绵羊、猴、牛、兔等[2,…  相似文献   
43.
经口内切口手术矫治下颌角咬肌肥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颌角咬肌肥大又被称为方颌畸形。这种畸形一般在青春发育期后才表现出来 ,因而不会导致咬合及咀嚼功能障碍 ,但由于其特定的面容 ,影响美观 ,要求整形美容者近年来日渐增多 ,此类求医者中尤以年轻的女性居多。本文报告一组 15例近年来经我们手术矫治的病例 ,并就其畸形的临床表现特征 ,手术方案设计 ,手术操作要点 ,及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讨论。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收集自 1987~ 1996年经我们手术矫治的下颌角咬肌肥大患者 15例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11例 ,年龄 19~ 31岁 ,平均为2 5岁 ,全部患者就诊目的均为改善面容 ,要求为…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3号染色体短臂24区域EAβMD(3p24 EAβMD)位点等位基因杂合缺失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0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口腔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3p24 EAβMD位点杂合缺失情况,并对杂合缺失阳性配对标本的等位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及序列测定.结果:100对标本中,发现正常组织有信息个体44份,其相应肿瘤组织出现杂合缺失23份,杂合缺失率为52%.与正常组织限制性内切酶的MD位点的测序结果对照,杂合缺失的阳性克隆配对标本均发生点突变.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3p24 EAβMD位点的杂合缺失率较高,常为点突变,提示该位点附近可能存在潜在的口腔鳞癌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高压氧能否促进种植体在非血管化新鲜自体游离移植骨上形成骨整合。方法:选用4只杂种成年狗,随机分成2组,每组2只,在狗下颌骨下缘各截取4cm×1.5cm大小的方形骨块,完全游离后原位植入,在植骨块上种入2个HA种植体。实验组动物在术后第 3天开始进行高压氧(HBO)治疗(24.2 kPa、1.5h/d、5d/周,共 4周),术后10周处死 4只动物,取含种植体的骨块,脱钙后腊包埋、切片、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HBO组种植体在移植骨上形成骨整合,种植体周围的新骨呈连续的骨界面。非HBO组种植体界面呈不连续的新骨界面。结论: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可在非血管化自体游离移植骨上形成骨整合,HBO可以促进骨结合的形成。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门诊误诊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方法 对23例门诊误诊口腔颌面部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报告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3例患者中,男∶女=1.88∶1.00,平均年龄42岁.发病部位依次为颈部、腮腺、腭部及牙龈,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NHL恶性程度较高,表现多样,首诊时易被误诊,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47.
Bio-Oss骨粉在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上颌窦内提升,Bio-Oss骨粉植入同期牙种植术修复单个上磨牙缺失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0例上颌第一磨牙缺失剩余牙槽嵴高度不足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Bio-Oss骨粉植入同期牙种植术.随诊观察1年.结果:6个月后,x线片显示植入Bio-Oss骨粉均已改建形成新骨,种植体与Bio-Oss骨粉改建形成的新骨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行上端修复,修复后随诊1年均达到种植成功标准.结论:上颌窦内提升Bio-Oss骨粉植入同期牙种植术修复单个上后磨牙缺失,操作简单,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8.
李卫国  吴新中  蒋立坚  艾虹 《广东医学》2008,29(11):1793-1795
[目的:观察bFG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生物活性玻璃修复即刻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奠定理论依据。方法:犬下颌骨拔牙创区制造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分别采用植入bFGF复合生物活性玻璃及单独植入生物活性玻璃2种不同方法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术后2周、1月、2月、3月分批处死,采用X线摄片及组织学检查,观察新骨形成情况和新骨与种植体的关系。结果:两组实验动物中骨缺损区均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①单独生物活性玻璃组:术后1月已有新生骨小梁形成,术后3月基本修复骨缺损,种植体边缘可见较多新骨形成;② bFGF复合生物活性玻璃组:成骨过程较早,术后1月即有较多新生骨组织出现,术后3月新骨组织与宿主骨完全融合,并与种植体表面形成广泛的骨性结合。结论: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可良好地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复合bFGF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9.
39例婴幼儿双例唇裂患者用原长法整复比用加长法整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医师经验 ,术式选择以及术后护理对修复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