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黄连改善胰岛素抵抗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从细胞途径多方面观察黄连药材、部位及其成分等对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及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索黄连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采用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和胰岛素共同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并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依据黄连传统用药经验,观察黄连"药材-部位-生物碱成分"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对胰岛素抵抗模型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除非生物碱部位在6.0μg.L-1具有明显促进分化作用外,其余各组无论黄连水提物、不同提取部位还是不同生物碱成分均能明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其中单体成分盐酸黄连碱在浓度16.5μmol.L-1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同时,各组也均能降低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相似,其中单体成分盐酸药根碱在浓度10.5μmol.L-1时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其余各成分。结论:黄连具有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其疗效可能是各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其抑制分化作用也提示黄连在增加细胞对葡萄糖摄取的同时不会引起脂肪的聚集而造成体重增加,这对防治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综合征或并发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2.
胡黄连苷(Picroside)是从中药西藏胡黄连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有效成分,其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已成为目前研究开发的热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过程均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氧自由基代谢失衡现象。胡黄连苷的相关药理研究已证实其在神经保护、保肝以及抗炎平喘、抗抑郁等领域都具有明显预防或治疗效果,这与其抗氧化作用机制有着密切联系。现就近年来基于抗氧化作用的胡黄连苷在多个领域的相关研究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183.
1 新病原体的发现 此介绍的新发现的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与再度出现的传染病(Re-emerging infectiousdiseases)是有区别的。一些大家比较熟识的古老的传染病,在历史上曾经已被基本控制、不构成公共卫生的问题,近些年又重新流行起来,再度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这称为再度出现的传染病。 新发现的传染病特指由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根据Laderbeng (1996)总结,1975~1995年经确认的新病原体及其传染病共有31种,见表(略)。31种传染病中,病毒病14种,细菌病11种,寄生虫病6种。病原体大多是新确认的新种,少数是已  相似文献   
184.
为了确定耐药质粒p F C所编码β内酰胺酶衍化类型,用从临床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耐药质粒 p F C头孢哌酮抗性基因,经分段亚克隆,构建重组质粒p F B1、p F B2、p F B3 ,对上述 3 个重组质粒分别测序获得的抗性基因序列经 Internet互联网同源性检索,表明该抗性基因部分序列,与肺炎克雷伯氏菌编码超广谱β内酰胺酶 T E M52 的抗性基因序列存在高度同源性(97% ),提示p F C头孢哌酮抗性基因所编码的 β内酰胺酶可能衍化自 T E M型。  相似文献   
185.
为获得成都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HVR-PCR基因型,比较HVR基因型与耐药谱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中的作用,从成都地区四  相似文献   
186.
目的 通过对头孢哌酮抗性基因 ( CPZΓ)的性质研究 ,进一步探讨 E.coli HX8810 8多质粒共存并介导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 Nitrocefin法检测 CPZΓ表达产物 ,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β-内酰胺酶活性 ,采用试管二倍液体稀释法进行 CPZΓ克隆菌株对 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 ,同时还进行头孢哌酮( CPZ)对 CPZΓ克隆菌株耐药性诱导试验和温度敏感突变试验。结果  CPZΓ 表达产物为 β-内酰胺酶 ,其酶活性强且与耐药质粒 p FC表达产物的活性基本一致。CPZΓ 只编码对氨苄青霉素、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中 CPZ的耐药性 ,而对其他抗生素敏感。实验结果还显示了质粒 p FC经多次传代后介导 CPZ的耐药性显著下降 ,诺氟沙星、氨基糖甙类耐药性消失。CPZΓ 克隆菌株 CPZ耐药性增加为药物诱导所致 ,而非温度敏感突变。结论 耐药基因 CPZΓ 是通过编码 β-内酰胺酶介导产生 CPZ耐药性的 ,在抗生素压力下 ,CPZΓ 克隆菌株对 CPZ的耐药可以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