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46篇 |
免费 | 239篇 |
国内免费 | 17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1篇 |
儿科学 | 54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146篇 |
口腔科学 | 41篇 |
临床医学 | 676篇 |
内科学 | 360篇 |
皮肤病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150篇 |
特种医学 | 26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419篇 |
综合类 | 1510篇 |
预防医学 | 443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618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713篇 |
肿瘤学 | 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184篇 |
2020年 | 105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96篇 |
2014年 | 188篇 |
2013年 | 195篇 |
2012年 | 242篇 |
2011年 | 254篇 |
2010年 | 250篇 |
2009年 | 223篇 |
2008年 | 248篇 |
2007年 | 246篇 |
2006年 | 247篇 |
2005年 | 242篇 |
2004年 | 175篇 |
2003年 | 204篇 |
2002年 | 137篇 |
2001年 | 173篇 |
2000年 | 152篇 |
1999年 | 121篇 |
1998年 | 128篇 |
1997年 | 105篇 |
1996年 | 93篇 |
1995年 | 92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62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43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7篇 |
196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探索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患者肺内分流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6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 每组30例。在两组其他麻醉用药相同的基础上, L组静脉输注利多卡因1.5 mg/kg, 随后持续静脉输注1.5 mg·kg-1·h-1, 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换利多卡因。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插管后1 min、拔管即刻的心率和MAP, 记录两组患者双肺通气时(T0)、OLV 15 min(T1)、OLV 30 min(T2)时的心率、MAP、Hb、PaO2、PaCO2并计算肺内分流率, 记录两组患者T0、术毕(T3)时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与插管前比较, 两组患者插管后1 min和拔管即刻的MAP、心率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 L组插管后1 min、拔管即刻的MAP和心率均降低(P<0.05)。与T0比较, 两组患者T3时IL-6、IL-8、TNF-α水平均升高(P<0.05);...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研究姜黄素和索拉非尼联合应用对人肾癌786-O 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 MTT 法观察姜黄素和索拉非尼对人肾癌细胞786-O 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姜黄素及索拉非尼能抑制人肾癌786-O 细胞株的增殖,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两者作用人肾癌786-O 细胞株48 h 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分别为29.2μmol/ L、6.5μmol/ L。姜黄素6.25μmol/ L、12.5μmol/ L、25μmol/ L、50μmol/ L 与索拉非尼1.5μmol/ L、3μmol/ L、6μmol/ L、12μmol/ L、联合24 h、48 h、72 h 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索拉非尼、姜黄素组( P ﹤0.05)。结论姜黄素在体外对人肾癌786-O 细胞株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提高索拉非尼对人肾癌786-O 细胞株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52例,应用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临床用药为伊立替康,观察组临床用药为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血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癌胚抗原、糖链抗原242、基质金属蛋白酶2、脂肪酸合酶、神经纤毛蛋白-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46%、(5.09±0.98)ng/mL、(15.12±3.18)IU/mL、(55.69±7.58)ng/mL、(3.84±2.37)mg/L、(10.14±1.41)μg/mL、15.38%,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5,P=0.024;t=7.681,P<0.001;t=4.710,P<0.001;t=2.853,P<0.001;t=3.620,P<0.001;t=7.780,P<0.001;χ2=4.591,P=0.032...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吡咯替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10月—2021年2月收治的58例曲妥珠单抗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应用多西他赛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观察组应用多西他赛化疗联合吡咯替尼靶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5,P=0.02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A153、CEA及TPS分别为(7.11±1.04)μg/L、(10.21±3.69)U/mL、(14.06±3.12)μg/L,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7、10.962、5.605,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9%)与对照组(34.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85,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吡咯替尼进行治疗,可以提升疾病控制率,有利于优化... 相似文献
37.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在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缺血中心区在一定的时间后神经细胞将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而缺血周围区(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转归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血供的恢复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改善缺血脑组织尤其是缺血半暗带区的血供。改善缺血脑细胞的能量代谢,是治疗脑缺血的根本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胃功能出血复发。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东莞市大朗医院诊治的66例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33例行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相关指标、胃肠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胃功能出血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93%,高于对照组的72.72%(P<0.05,χ2=5.3455);研究组的PGⅠ、HCT、PGⅡ、HGB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t=16.1895;7.7500;11.7296;4.5027);研究组的GSRS和GIS评分分别为(17.06±3.15)分、(12.53±3.80)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t=15.8734;12.2252);研究组无复发低于对照组18.1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24%(P<0.05,χ2=4.2429;4.5833)。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出血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寻找一种适合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使用,能显著提高血标本细菌检出阳性率和缩短检验时间的优质血标本培养基。方法:将90份模拟血标本分别接种于枣豆双相培养基与普通双相培养基,并进行比较。结果:多种细菌在枣豆双相培养基上均较普通双相培养基生长良好。经McNemar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枣豆双相培养基进行血标本细菌培养,可大大提高血标本细菌检出的阳性率和缩短检验时间,从而快速做出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40.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附属器疾病,如未及时修复处理,由于泪道损伤的未恢复、瘢痕阻塞导致长期泪溢,甚至颜面湿疹等,尤其对户外工作人员造成不便,严重者造成容颜的损伤,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5年12月对48例(48只眼)新鲜泪小管断裂的患者,在猪尾巴探针引导下用一次性直径1mm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泪小管支撑物,行一期泪小管吻合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8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均为单眼受伤。左眼27例,右眼21例;男性37例,女性9例;年龄18~45岁。断端距泪小点最近3mm,最远8~9mm。损伤原因为锐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