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系统评价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以及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0月,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RevMan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涉及684例压疮病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外敷湿润烧伤膏可提高压疮治疗有效率[OR=5.88,95%CI(3.54,9.75),P0.05],缩短压疮治愈时间[MD=-5.03,95%CI(-6.02,-4.03),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Ⅰ期、Ⅱ期压疮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提高Ⅲ期、Ⅳ期压疮病人的治疗有效率[OR=4.24,95%CI(1.56,11.50),P0.05];合并结果显示湿润烧伤膏外敷厚度≤2.5 mm和≥4.0 mm均能提高压疮病人的治疗有效率[OR=8.52,95%CI(4.17,17.40),P0.05;OR=12.38,95%CI(2.09,73.45),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压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治愈时间,建议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121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61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硝酸异山梨醇酯10mg一日三次,肠溶阿司匹林每日100mg,缬沙坦组加服缬沙坦每日80~160mg,尼群地平10~20mg一日三次,6个月为一疗程。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反映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缬沙坦组自身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定,缬沙坦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缬沙坦组死亡率为1.6%,对照组死亡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功能,并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在早期老年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60例(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CD3+、CD4+、CD4+/CD8+、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IgM、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受到抑制,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是导致脑动脉血管壁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4.
核因子-κB(NF-κB)是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增强子B区结合,具有和某些基因上启动子区固定核苷酸序列结合而启动该基因转录的蛋白质,激活的NF-κB,在炎症相关性肝癌(HCC)中高表达,在肝细胞慢性炎症和癌变之间起桥梁作用[1].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实时定量PCR法分析了人肝癌组织及肝病患者外周血中NF-κ B的表达,以探讨其在肝癌诊断、转移预测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R)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自身抗体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01-01-2007-01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内分泌科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371例,分为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组117例[无症状心肌缺血77例,稳定性心绞痛3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9例],2型糖尿病不伴冠心病组254例。40例为正常对照组(来自本院体检中心)。以合成的α1R和AT1R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上述患者血清中抗α1R和AT1R自身抗体。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技术检测。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抗α1R和AT1R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52%比10%,48%比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组抗α1R和AT1R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不伴冠心病组(65%比44%,67%比39%,均P<0.01)。无症状心肌缺血组α1R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OMI组(74%比45%、67%,均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AT1R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组及OMI组(84%比64%、44%,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收缩压(OR1.769,95%CI0.737~0.973)、抗α1R自身抗体阳性(OR1.537,95%CI1.325~1.886)及抗AT1R自身抗体阳性(OR2.017,95%CI2.013~2.019)。结论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可能与血清α1R和AT1R自身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定量分析肝病患者血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浓度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mRNA,探讨对肝癌(HCC)诊断与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住院肝病患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制备总RNA,经逆转录合成GPC-3cDNA,以荧光定量PCR扩增;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分析血ICAM-1水平.结果:肝病发展过程中血ICAM-1表达呈梯度增加,HCC患者血ICAM-1表达显著高于肝硬化(t=3.184,P=0.002)和慢性肝炎患者(t=3.962,P<0.001),与伴门脉癌栓(t=2.941,P=0.005)及肝外转移(t=3.282,P=0.002)明显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HBsAg阳性与否、AFP浓度及肿瘤大小间未见明显相关.GPC-3mRNA阳性仅见肝癌患者(70.9%);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中未检出(2=26.773,P<0.001).GPC-3mRNA阳性表达与HBsAg阳性(2=14.601,P<0.001)、肝癌TNM分期(2=17.732,P<0.001)、伴门脉癌栓及肝外转移(2=22.271,P<0.001)显著相关,与瘤体直径、数目、AFP浓度及分化程度未见明显相关;两者可互补诊断,提高诊断肝癌阳性率.结论:sICAM-1和GPC-3mRNA检测是肝癌诊断和转移监测的良好标志物,且对AFP阴性肝癌具有互补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SiRNA)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NF-κB 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用巢式RT-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NF-κB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酶联免疫吸附法、Western b10t检测NF-κB蛋白表达情况;用磷脂结合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法检测细胞凋亡,分析NF-κB表达抑制和细胞凋亡间关系.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先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 NF-κBp65 mRNA在HepG2细胞相对表达量为1.13±0.03,在正常肝细胞L02为0.29±0.07,两者比较,t=27.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NF-κB siRNA干扰可下调NF-κB表达,且呈剂量、时间依赖;NF-κB siRNA转染HepG2细胞72h后,NF-κB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了93%和62%,抑制NF-κB表达使HepG2细胞凋亡增加85%. 结论 NF-κB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NF-κB SiRNA能特异性抑制其在肝癌细胞中活化并促进癌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α-硫辛酸干预高糖作用下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共同孵育72h,以Annexin-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高糖明显增加内皮细胞凋亡(P<0.01);以不同浓度α-硫辛酸干预,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这种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常规方法显示室壁运动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证实的38例冠心病组和40例对照组患者的心尖长轴、四腔和两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测量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应用ROC曲线评价左心室壁各节段SrE/SrA<1对冠心病筛选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冠心病组室壁各节段SrE/SrA<1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30.6%作为筛选冠心病的临界值,其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80.0%;以38.5%作为筛选冠心病多支病变的临界值,其敏感性为88.7%,特异性为80.4%。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中应变率检查,特别是SrE/SrA<1的比例,有助于临床筛选冠心病。  相似文献   
80.
生长于舌部、病史长达 10余年的毛细血管瘤较少见。本文报道利用90 Sr/ 90 Y敷贴器治疗舌部巨大毛细血管瘤 1例。患者女 ,12岁。自幼舌尖部生长一红色肿物 ,随年龄增长 ,红色肿物逐渐蔓延至舌体、舌根 ,影响饮食。于 1994年10月 2 2日来我科门诊检查 :发育正常 ,体瘦。于舌尖、舌体部可见一约 8cm× 4cm、舌根部可见一约 3cm× 4cm大小、边缘不齐、高低不平、表面呈暗青色的肿物 ,压之柔软。诊断 :舌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我们制订了分段、分次、小剂量、多疗程的治疗方案。第 1疗程给予 1次吸收剂量为 8Gy,隔日 1次 ,5次 1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