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0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 探讨鸟氨基苷类药物中毒后耳蜗再生毛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与听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将雏鸡连续肌注卡那霉素 [2 0 0mg (kg.d) ]10d ,分别于开始给药后第 8天、药毕后第 1、7、10、15、2 1、3 0天时处死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耳蜗再生毛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开始给药后第 8天时 ,可观察到一些再生毛细胞前体。药毕 10天时 ,再生毛细胞的外形及纤毛的阶梯形排列已成熟。至药毕 2 1天时 ,表皮板、囊泡、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等亚细胞结构也与正常对照类似。结论 鸟卡那霉素中毒后耳蜗再生毛细胞形态结构的迅速成熟 ,可能是其听功能得以迅速恢复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3.
清肠饮中大黄蒽醌含量的比色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长清  程岚  彭彦 《医药导报》2002,21(3):173-174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清肠饮中大黄蒽醌含量的比色分析方法.方法:采用5%氢氧化钠 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和0.5%醋酸镁 甲醇液两种比色法对样品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醋酸镁 甲醇比色法灵敏、简便、准确且稳定性好.结论:醋酸镁 甲醇比色法可作为测定大黄中蒽醌类含量的常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考察几种提取方法对山楂果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获得山楂浸膏 ,经大孔吸附树脂提纯有效成分。结果 :从正交实验结果得出山楂 8倍量 6 0 %乙醇提取 3次 ,每次 2h的提取工艺 ,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的精制工艺 ,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 :以 6 0 %乙醇为溶剂提取 ,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取精制工艺 ,提取效率较高 ,且方法简便易行 ,适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75.
莱马卡林与吡那地尔对动物血管平滑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6.
橘红片是经橘红丸剂改而成。采用正变试验法对提取工进行优选,并经药效学试验证实剂改后的橘红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7.
目的:构建含人釉原蛋白(human Amelogenin,hAm)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的慢病毒载体FuAmw,并观察在重组慢病毒感染的293T细胞中釉原蛋白的表达.方法:以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QE30-Am为模板,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hAm成熟肽编码区.将扩增产物与慢病毒载体转移质粒FUGW分别用BamH Ⅰ和EcoR 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转移质粒FUAmW,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通过聚乙烯亚胺(polytheylenimine,PEI)法将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得到重组慢病毒FUGW和FUAmW,然后分别离体感染293T细胞,培养 72h后,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流式细胞计数检测感染效率,采用RT-R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釉原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测序证实.插入片段与人釉原蛋白成熟肽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流式细胞仪测得重组病毒感染293T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ence protein,GFP)的阳性率为67.38%.RT-RCR和Western印迹均证实,重组慢病毒FUAmW感染的293T细胞能够表达人釉原蛋白.结论:成功构建携带人釉原蛋白成熟肽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以293T细胞包装得到的重组人釉原蛋白病毒能感染真核细胞并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耳聋幼鼠及其耳聋后单耳植入电极电刺激后幼鼠听皮层和下丘核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 binding protein ,CREB)和N -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 -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one ,NMDAR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6只12天龄SD幼鼠随机分为2大组,分别为耳聋造模后4周组(33只)及耳聋造模后6周组(33只)。将耳聋造模后4周组再分为对照1组、耳聋造模后4周组(4周组)及耳聋造模后3周耳蜗内电刺激组1(刺激时间为1周,简称“电刺激1组”),每组11只大鼠;将耳聋造模后6周组再分为对照2组、耳聋造模后6周组(6周组)及耳聋造模后5周耳蜗内电刺激组2(刺激时间为1周,简称“电刺激2组”),每组11只大鼠;对照1、2组均正常饲养。除对照1、2组外,在其余4组幼鼠颈背部、两侧下腹部皮下注射庆大霉素(总量为350 mg/kg ),半小时后于相同部位注射呋塞米(总量为200 mg/kg ),两周后行ABR检测,于耳聋造模成功后第3、5周分别对电刺激1、2组的幼鼠植入电极,在耳蜗内进行电刺激,每天3小时,持续7天。于耳聋造模后4、6周分别处死4、6周组大鼠取听皮层和下丘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REB和NMDAR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耳聋造模成功后幼鼠ABR阈值均大于93 dB SPL ,4周组听皮层、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对照1组增加,电刺激1组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4周组增加。6周组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对照2组下降,电刺激2组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6周组增加。结论听觉剥夺可导致幼鼠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早期表达增加而晚期表达下降。耳蜗植入电极电刺激可导致幼鼠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增加,反映这两个部位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比较妊高征 (PIH)孕妇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SCE频率 ,以探讨PIH母婴DNA损伤情况并提高其监测水平。方法 采用紫外光照射 ,SCE分化染色法对 2 1例PIH病人和 15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外周血及其所分娩新生儿脐血进行SCE测定。结果 PIH组外周血和脐血SCE频率分别为 6.11± 1.2 9,5.98± 1.38;对照组外周血和脐血SCE频率分别为 3.4 5± 0 .71,3.16± 0 .5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PIH孕妇及新生儿皆有遗传物质DNA的损伤 ,SCE频率可作为一项诊断、监测PIH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0.
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loss,SNHL)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SNHL患者的听皮层能发生可塑性改变。近年来有关听觉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 netic resonanceim—age,fMRI)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它可以反映听皮层功能状态和可塑性变化。本文综述了fMRI的工作原理,影响大脑听皮层活动的因素以及运用fMRI研究SNHL患者听觉中枢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