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91篇 |
免费 | 139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儿科学 | 21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62篇 |
口腔科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486篇 |
内科学 | 121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26篇 |
外科学 | 110篇 |
综合类 | 683篇 |
预防医学 | 329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358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354篇 |
肿瘤学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115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150篇 |
2011年 | 142篇 |
2010年 | 155篇 |
2009年 | 140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146篇 |
2005年 | 102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脊髓性肌萎缩伴呼吸窘迫1型(SMARD 1)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为SMARD 1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测结果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因羊水过少剖宫产,生后吃奶、反应欠佳转入新生儿科,诊断"新生儿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非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经治疗1个月后出院;生后2个月出现踝关节挛缩,肝功能异常、心肌受损;6个月时发现肌张力明显减低、运动发育落后;8个月时行SMA相关基因检测结果阴性;9个月时行周围神经病panel基因检测发现IGHMBP2基因存在2个杂合突变,即exon8 c.1061-2AG和exon12 c.1708CT,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其中位点exon12 c.1708CT已有文献报道与疾病相关,另1个为剪切突变,结合临床确诊为SMARD1。患儿现2岁,反复合并呼吸道感染,但尚未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结论 SMARD1的临床表型复杂多样,该例患儿为经基因诊断病例。 相似文献
62.
摘要:目的 运用PDCA循环加强某院多重耐药菌管理,提高MDRO相关制度落实情况,降低MDRO检出。方法 收集资料分析现状,绘制鱼骨图找出多重耐药菌管理不到位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并采取修订相关制度、进行全员培训、加强巡查、随机提问、纳入考核等措施,检查评估执行的落实情况及效果,最后进行反馈总结,进入下一次PDCA循环。结果 全员培训后,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的各项知晓率均提高到90%以上,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DCA循环实行后,医生对多重耐药菌病人开具隔离医嘱率(81.9%)和护士执行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率(88.5%)均较改进前(32.0%、38.0%)有明显提高;自PDCA实行后,该院多重耐药菌检出数呈不断下降趋势,月均MDRO检出数[(166.00+33.05)株]也较前[(221.20+38.50)株]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管理措施的落实,降低耐药菌检出。 相似文献
63.
产道血肿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道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预防和早期发现以减少阴道分娩的并发症。方法对42例产道血肿发生的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道血肿的形成与有无妊娠合并症、产程长短、助产技术密切相关。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的观察与护理,是防治产道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65.
66.
1996年8月23日,我种收治厂一例因毒蜂螫伤而发生过敏性休克和Ⅱ°房宣传导阻滞的患者,经积极抢救后转危为安,现将抢救与护理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3岁,于1996年8月23日下午3点30分不慎被毒蜂螫伤右前额、左耳后,立即出现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约5分钟患者神志不清,送当地医院,给予抗过敏对症处理,10分钟后患者神志转清,但心电监护示:Ⅱ°房室传导阻滞。测血压低11/7kPa,病人自觉症状未见好转,急诊转本院。下午8点30分拟“毒峰螫伤,过敏性休克”收入病房。入院时,患者神志清,面色苍白,四肢们凉,测T36…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究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抑郁症状(SDS)等指标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的NIHSS评分、ADL评分、SDS评分,对照组分别为(23.95±3.05)分、(13.54±4.31)分、(56.43±6.84)分,观察组分别为(23.87±3.14)分、(13.51±4.35)分、(56.79±6.6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的NIHSS评分、ADL评分、SDS评分,对照组分别为(13.56±2.41)分、(37.82±5.97)分、(43.94±3.78)分,观察组分别为(7.84±1.87)分、(51.06±6.75)分、(37.08±2.49)分,观察组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可以提高康复的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8.
恶性疟原虫RNA组分的分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检验中心第一军医大学疟疾免疫研究室福州350001兰风华,林来兴妹,赵雨田,毕惠祥,彭一兵,李英杰为了研究恶性疟原虫的RNA,综合文献报道的多种方法,建立了从同批虫体中分离多个不同RNA组分的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9.
超声诊断卵巢黄体囊肿破裂1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是妇科少见急腹症之一,发病急,出血量多,易发生休克危及生命犤1犦。本文对我院1997年6月~2001年5月间经B型超声检查诊断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19例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9例均系本院住院病人。年龄22~43岁,平均26.5岁。急腹症发生于月经周期第12~15天2例、16~30天15例、2例月经不规律。所有病人均以下腹部突发性疼痛并逐渐加剧,伴有不同程度肛门坠胀感,腹痛时间2小时~3天。2例有阴道少量流血,尿妊娠试验2例为阳性、1例为弱阳性、其余为阴性,后穹窿穿… 相似文献
70.
入世对我国护理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对卫生部门的改革与发展将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面向国际卫生服务市场,以公有制医疗机构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与经营方式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新格局将逐步形成,对我国现有的医疗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