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为解决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传统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的缺点,转变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 近3年对第四军医大学医学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鼻科学部分教学中应用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模式,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10级学生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模式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93.8%的学生对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方法表示满意,90.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临床思维建立。结论 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课教学模式的建立,促进医学生早日建立临床思维和临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2.
颌面创伤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大量临床病例资料流行病学的回顾性研究,了解颌面创伤患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录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1996.01/2002.10所有颌面创伤住院患,创建颌面面创伤数据库,对每例患的年龄、性别、伤因、致伤机制、损伤的部位及特点、合并伤及治疗方法等项内容逐一输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录1159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为3.95:1。交通损伤是主要伤因,590例(59.92%),其次暴力损伤221例(19.07%)非明确原因跌落伤112例(9.66%)、职业损伤85例(7.33%),运动损伤10例(0.86%),医源性损伤7例(0.60%)。面下部是最容易损伤的部位,下颌骨骨折中颏部最多,其次为髁状突。四肢在合并伤中最多发,其次是颅脑和眼。结论:应加强交通事故中颌面损伤的防治,注意其多发伤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鼻部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和慢性鼻窦炎(CRS),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学、免疫调节、炎症介质、环境因素、微生物群状态等多方面,传统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仍无法缓解或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且容易反复发作或呈慢性持续状态,因其发病多与免疫失衡相关,免疫调节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免疫调节剂的品种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制剂、生物制剂、人和动物免疫系统的产物、中药及其制剂等。但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疾病缺乏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使用尚不规范,因此,我们特组织该领域有经验的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性疾病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部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鼻炎及CRS常用免疫调节剂的免疫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证据、适应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以供临床医生在选择和应用免疫调节剂时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总结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57例鼻腔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鼻腔血管瘤好发部位,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鼻中隔来源30例,下鼻甲来源16例,中鼻甲来源5例,钩突来源2例,鼻前庭来源2例,鼻底来源1例,筛泡来源1例。病理类型,毛细血管瘤41例,血管瘤样增生5例,肉芽肿型血管瘤4例,血管平滑肌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性别及侧别无明显差异。平均随访时间大于10个月,1例复发,治愈率达98.2%,无并发症,手术效果肯定。结论 鼻腔血管瘤是鼻腔内常见的血管性良性肿瘤,鼻腔血管瘤以毛细血管瘤最多见,最好发于鼻中隔,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血管瘤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对鼻腔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影响小,是治疗鼻腔血管瘤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5.
鼻用减充血剂可以快速缓解鼻塞,但长期过量使用可导致药物性鼻炎。目前临床上对鼻用减充血剂的使用和药物性鼻炎的治疗还存在很多误区。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鼻用减充血剂的临床应用暨药物性鼻炎的诊治专家共识。本共识系统总结了临床应用鼻用减充血剂治疗鼻塞的注意事项及药物性鼻炎的治疗原则,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应用鼻用减充血剂,并正确有效地治疗药物性鼻炎。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3D打印技术应用于钛网修复上颌骨缺损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术前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做好全身疾病控制,预防口腔感染,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创面出血及感染,做好口腔、眼部及疼痛护理,预防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坚持康复训练等。结果5例患者住院时间11~20d,平均(14.80±3.31)d,其中1例患者术中发生脑脊液漏,1例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经治疗及护理,全部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上颌骨缺损修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应做好呼吸道管理,口腔、眼部及疼痛护理,防止创面出血及感染,预防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等,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7.
学科专业网站包含大量自建的教学资源,是一种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新模式。为解决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理解困难、感性认识不足、难于掌握的问题,转变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讨学科专业网站在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我们对第四军医大学2009级医学本科生采用学生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学科专业网站应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94%的学生认为学科专业网站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理解及掌握有明显的帮助。学科专业网站有利于促进从"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到"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建立,促进医学生早日建立临床思维及科研兴趣。  相似文献   
28.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可单纯由鼻腔疾病引起,也可为许多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因鼻腔结构复杂,鼻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出血,且有时出血部位隐匿,加之有时出血剧烈,因此准确的判断出血部位是止血的关键。2001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自发性鼻出血患者260例,应用鼻内镜治疗鼻出血,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担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总医师期间气管切开病例的构成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住院总医师的工作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名住院总医师在2009年9月1日-2010年9月1日期间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结果113例患者气管切开成功率100%,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发生造瘘口出血17例,造瘘口皮下气肿21例。结论气管切开是挽救患者性命的重要手段,但术中、术后均可能发生一定的并发症,严重的可造成患者的死亡,因此气管切开术是担任耳鼻喉科住院总医师期间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技能。  相似文献   
30.
精品专业课程网站建设是医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传统静态网站建设中产生的系列问题,结合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学的专业特点,采用以动态网页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managementsystem,CMS),提出该学科的专业课程网站建设要求,介绍网站的设计、构建和评价过程,以期建设更高质量的学科专业课程网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