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59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改进腭裂整复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天性腭裂整复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腭裂整复对患者口腔颌面功能和形态的利害关系并不被大多数患者所认识,一些临床医师也未予以足够的关注,或者说有些所关注的目标已偏离腭裂整复的根本目的<'[1]>.因为不可能在术后非常短的时间内(如1周左右)评价腭裂术后效果,所以医师对提高整复腭裂手术成功率的紧迫感远不如整复唇裂.  相似文献   
72.
2447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先天性唇腭裂的患病状况及特点 ,寻找与唇腭裂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 ,为唇腭裂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89~ 1998,10年间在原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 2 4 4 7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 ,唇裂 6 4 8(2 6 5 % )、唇腭裂 996 (40 7% )、单纯腭裂 80 3(32 8% )。唇裂伴或不伴腭裂中 ,男多于女 (2 .14∶1) ,单纯腭裂女多于男 (0 77∶1)。单侧唇腭裂明显多于双侧 ,两者之比为 4 84∶1,其中左侧者多于右侧者 ,两者之比为 2 14∶1。有遗传史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 7 4 % ,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的 8 2 % ,单纯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单纯腭裂患者的 6 5 %。母亲怀孕前 3月经历危险因素有 95 4例 ,占 39 0 % ,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者 70 0例 ,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数的 4 2 6 % ,单纯腭裂2 5 4例 ,占单纯腭裂的 31 6 %。A型和O型血患者比例高于正常人群比例 ,而B型血者比例低于正常人群比例 ,单纯唇裂出生于 4~ 6月者人数小于其他季度 ,而单纯腭裂出生于 7~ 9月者人数少于其他季度 ;19例双生子中 ,均为其中之一发病 ,无同时发病者。唇腭裂伴发畸形者共 4 1例 ,占总病例数的 1 7%。结论 本资料提示唇腭裂的发生可?  相似文献   
73.
牙颌面肌肉发育不足是牙颌面发育畸形的常见特征之一,然而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肌肉扩增手段。牙颌面肌肉是骨骼肌进化的新形态,它的胚胎发育模式和再生潜能等均与四肢躯干肌肉等传统意义上的骨骼肌在上述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围绕近年来牙颌面肌肉的胚胎发育来源、成肌调控机制、特征性再生表现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探索牙颌面肌肉再生的方法和开拓牙颌面发育畸形新的整复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个体化唇裂修复法与旋转推进法及下三角瓣法在设计原理上的相关性及差异。方法:对3种术式在健患侧唇上所做的切口设计、定点方法进行平面几何学的比较分析,并对3种术式针对不同畸形特点的唇裂病例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个体化唇裂修复法较旋转推进法和下三角瓣法的设计具有更宽的适应证和较强的应变功能。结论: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法较旋转推进法及下三角瓣法的设计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75.
表皮生长因子对A系小鼠胚腭突细胞增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表皮生长因子(EGF)对A系小鼠胚腭突细胞增殖和DNA、蛋白质及PGE2合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9组,以平行4孔(瓶)为一组,在每组腭突细胞中分别加入EGF使其终浓度为01005 ng/ml,01010 ng/ml,01050 ng/ml,01100 ng/ml,01500 ng/ml,11000 ng/ml,51000 ng/ml,101000 ng/ml,501000 ng/ml,每组均设空白对照,在加入EGF并培养第1、3、5天后分别检测细胞的OD值,DNA、蛋白质和PGE2的含量。结果:EGF可显著增加腭突细胞的OD值,促进DNA和PGE2合成,增大了细胞指数。EGF含量在01005~1010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101000 ng/ml时EGF对腭突细胞增殖的作用最强。结论:EGF显著刺激了A系小鼠胚腭突细胞分裂代谢,促进腭突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76.
采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我们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50例LDH,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6年8月~1997年9月,采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LDH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8岁。患者腰腿痛病史,平均15月(3~80个月),经过不少于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入院前病情均有加重。全部病例均住院治疗,每例摄腰椎正、侧位X片及CT扫描。L4~5椎间盘突出45例,其中合并L5~S1者8例,L2~3者2例,L3~4者6例;单…  相似文献   
77.
【摘要】目的:前瞻性研究双源双能量CT能否准确区分体内尿酸和非尿酸结石,以及在非尿酸结石中区分草酸钙和非草酸钙结石。方法:纳入67例患者的81枚结石,以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作为结石成分的参考标准,计算双源双能量CT区分体内尿酸结石及在非尿酸结石中区分草酸钙结石的诊断效能。结果:双能量CT分析结果为7枚尿酸结石和74枚非尿酸结石,74枚非尿酸结石中包括66枚草酸钙结石和8枚非草酸钙结石。双能量CT鉴别尿酸结石以及在非尿酸结石中鉴别草酸钙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7.8%、100%、100%、97.3%、97.5%和100%、80%、97.0%、100%、97.3%。结论:双源双能量CT能准确区分体内尿酸和非尿酸结石,并能进一步在非尿酸结石中准确区分草酸钙和非草酸钙结石。  相似文献   
78.
介绍并分析了某院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维修时间长、维修记录简单、维修服务选择难以及自修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戴明循环(PDCA)的精简维修流程、信息化维修记录、与第三方维修商合作、培养自身维修团队等措施,以期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医疗设备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实现医疗设备管理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人慢性创面在经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后,创面渗出液中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部分阐明封闭负压引流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取8例乳癌术后第1、2、3、4天急性创面的引流液,同时收集11例慢性创面(5例压力性溃疡,6例静脉性溃疡)于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3、5、7、9天的渗出液,利用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分别测定其中透明质酸的含量,并进行动态的观察与比较.结果急性创面引流液中随时间延长透明质酸含量逐渐增高,各时间点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压力性溃疡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渗出液中透明质酸含量较低,引流后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透明质酸水平升高(第1、3、5、7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至第9天有下降趋势;而静脉性溃疡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透明质酸水平极高,治疗后透明质酸含量随时间延长呈现极明显的波动,但于第7天后呈下降趋势.结论封闭负压引流通过平衡透明质酸的代谢从而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这可能是封闭负压引流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0.
腭裂修复术中裸露骨面干扰上颌骨生长的机制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