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发生、发展过程复杂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常有复杂症状和体征.由于长久的痛苦体验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负担,是康复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本文就其流行病学、发病影响因素、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手段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掌握本地区鼠类和媒介蚤类的种群数量动态,了解动物鼠疫的流行动态及时空特征,及时发现鼠疫疫情。方法根据鼠疫防治的有关规定,采用样方、踏查等方法捕获宿主及其媒介动物,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的检验。结果全年共捕获鼠类176只,检出媒介跳蚤200匹,经过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均为阴性。结论虽然未能发现鼠疫疫情,但邻国蒙古国人、鼠间鼠疫时有发生,给我旗鼠传疾病选距离传播带来了一定机会。因此,加强鼠疫监测工作仍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后,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规律.方法:卒中52例患者在脑梗塞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则不给于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常规内科治疗同治疗组.分别于入选时,发病后第1个月月末、第3个月月末和第6个月月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进行运动相评分.结果:康复组在入选后各阶段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康复组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分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进行自身前后对比,发现康复组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积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除第3个月月末和第6个月月末的运动功能积分间不存在明显差别,其余均存在明显差别(P<0.05).另外,从患者康复各阶段运动功能变化上可以看出,康复组在各阶段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积分在各阶段的增长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早期能够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后期康复治疗仍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但是速度变慢,然而相对于对照组功能恢复仍然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5.
脊髓肿瘤引起的脊髓压迫症是神经系统较常见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通过1例多发性神经鞘瘤术后患者进行病例讨论,探讨脊髓肿瘤术后患者的功能评定和系统康复治疗方案。采用Team会议的形式,对具体的多发性神经鞘瘤术后脊髓损伤患者的诊断、功能障碍评定、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进行讨论,制定出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所改善,但远期疗效需较长时间的治疗和观察。脊髓肿瘤术后的康复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损伤水平和功能评定制定详尽的康复方案,根据再评定结果,调整康复治疗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的双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研究期间有9例患者脱落(因个人原因出院、转院),最终对照组30例、试验组31例患者完成了研究。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和物理因子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试验组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的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每周5次,持续3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干预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E)、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数字广度测验(DST)、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认知功能、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此外,本研究还从试验组中选出了6例右半球脑卒中患者,分别隔日进行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和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的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在干预前后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采集相关信号,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接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FMA-LE、FAC、BBS、MBI评分均较组内干预前改善,且试验组干预后FMA-LE[(27.71±6.00)分]、FAC[(3.74±1.03)分]、BBS[(48.39±7.90)分]、MBI评分[(86.68±11.6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认知功能评估方面,两组患者的DST顺背(DST-F)和倒背(DST-B)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脑网络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的双任务训练中,左侧前额叶(PFC)与左侧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PMC/SMA)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加(P<0.05)。 结论 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的双任务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改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这种变化可能与下肢康复机器人引发的健侧半球PFC- PMC/SMA功能联系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57.
用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42例膝关节内损伤患股四头厢绳肌肌肉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患膝屈肿肌群的峰力矩、总作功量和力矩加速能量均较健侧显降低.患侧胭绳肌股四头肌峰力矩比值(H/Q)在60°/s较健侧增高.废用性肌肉萎缩和关节源性肌肉抑制是导致肌内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在膝关节内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中.应加强屈伸膝肌群的肌力训练.并注意屈伸膝肌力的平衡.以增强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58.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多点间歇等长练习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增强关节周围肌肉,改善关节稳定性是膝关节骨关节炎康复治疗的关键之一。作者使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多点间歇等长练习,14例患者经过3~6周的练习,屈伸膝肌群的峰力矩,单次最佳作功,爆发力等肌肉功能明显增强,在肌肉功能增强的同时,平地行走,登楼梯,坐位立起等下肢功能性行为能力也明显得到改善,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集体治疗对大龄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60名大龄脑瘫患儿,随机分入常规治疗组30名和集体治疗组。常规治疗主要为手法治疗和运动训练为主,进行个体辅导训练;集体治疗组主要以游戏或互动性活动为主,进行集体活动训练。时间约80min,每周2次,持续24周。所有患儿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功能评定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和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GMFM评分、FMFM评分、FIM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间三项评分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集体治疗组GMFM评分、weeFIM评分较常规治疗组均有增高趋势。组内比较,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集体治疗组GMFM评分、weeFIM评分均较入组时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的GMFM评分、weeFIM评分和两组FMFM评分虽也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大龄脑瘫患儿采取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的集体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来自7个研究单位的307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4例)、B组(102例)及C组(101例)。A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联合康复训练,B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C组予康复训练。各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FCA)、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结束时,A组完成研究93例,B组完成研究90例,C组完成研究85例。随访2个月期间,A组完成随访89例,B组完成随访88例,C组完成随访80例。②全分析集(FAS)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77.45%、71.57%和62.2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随访集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85.39%、84.09%和7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NDS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N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④治疗7天、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FCA评分、FMA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FCA评分、FM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  结论: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痉挛,显著改善患肢及全身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