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0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总结多节段胸腰椎结核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植骨、单钉棒固定38例,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固定10例.[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4.4个月,本组病例47例一次治愈,1例复发失访;术前后凸畸形(Cobb角)15.3.~39.2°,平均25.3°,术后患者残余后凸角3°~13.1°,平均6.6.,手术矫正角度11.2°~25.6°,平均18.7°,矫正率为73.5%;35例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21例恢复至E级,平均改善1级;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多节段胸腰椎结核全身情况较差,病程较长,局部症状重,病变范围广,椎体破坏重,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高,脊柱稳定性差.针对破坏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彻底清除病灶,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方法,尽量避免长节段植骨,采取多节段植骨,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术后术区常规硬膜外导管给药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2.
我们自1999年以来用早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中、下段骨折伴脊髓损伤4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Ⅰ期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椎管骨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4月- 2009年3月采取Ⅰ期后路减压、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椎管骨性狭窄患者29例,其中颈椎陈旧性骨折11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7例,颈椎间盘突出钙化11例。病程2个月~3.2年,平均1.4年。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19例,D级8例;日本骨科学会( JOA)术前平均评分为9.8分。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7~28个月,平均15.2个月。植骨块于术后5个月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所有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神经症状均有明显减轻。JOA脊髓功能术后平均评分为13.8分,平均提高4.0分,平均改善率为55.6%。结论 Ⅰ期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是治疗严重颈椎管骨性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可进行电生理监护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贵州省援助鄂州医疗队快速、有序、科学、有效和安全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并以成建制接管鄂州雷山医院,在较短时间内发挥医疗救治作用。疫情救治的成效主要基于综合医院对于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丰富管理经验,迅速、高效地建立了科学化医疗制度,采用成建制接管雷山医院的模式对鄂州疫情救治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介绍了贵州省援助鄂州医疗队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的实施举措,为同行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25.
异种脱蛋白骨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改良法制备的异种脱蛋白骨(deproteinated bone,DPB)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大动物长骨大段缺损24周后新生骨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山羊18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正常骨对照组、自体骨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在自体骨组和实验组每只山羊右侧胫骨中下段造成胫骨总长度20%骨膜和骨缺损,正常骨对照组不截骨,其余2组分别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DPB+自体MSCs+rhBMP2,采用半环槽外固定,术后24周取手术侧胫骨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24周,正常骨对照组、自体骨组和实验组新骨生物力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法制备的异种DPB复合物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大动物长骨大段缺损形成的新骨,其生物力学与正常骨对照组、自体骨组相当,可作为骨移植材料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6.
硬脊膜损伤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焯家  赵筑川  田晓滨  李波 《贵州医药》2000,24(10):618-619
硬脊膜比较坚韧,起保护脊髓的作用.脊柱骨折或施行脊柱手术时均有可能对其造成损伤,尤其是近年来开展普遍的下腰椎手术,术中操作稍有不慎即可损伤硬脊膜,如处理不当,术后会出现CSF漏、CSF囊肿、马尾神经疝及疝嵌顿、硬膜内血肿及蛛网膜粘连、假性脊膜膨出等并发症,严重时可继发感染,甚至导致死亡[1-3].现将我科对硬脊膜损伤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1996年3月~1998年5月,我科采用术中放置浸入玻璃酸钠液的解尔分思药片的方法,对46例腰椎间盘术后病人进行随访观察,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5个月,优良率达95.7%.本文对可能造成术后椎管内粘连的原因及浸入玻璃酸钠液的解尔分思药片的作用机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青年髋关节疾患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如印  田晓滨  邱冰  韩伟  罗静 《贵州医药》2004,28(12):1091-1092
青年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陈旧性并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粉碎性骨折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髋关节受累等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形体美观的常见髋关节疾患,也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随着髋关节置换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翻修技术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临床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将这一治疗手段运用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29.
摘要 背景:在支架材料选择中,目前尚未完全解决异种骨的免疫原性问题。 目的:观察改良法制备异种脱蛋白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后机体的免疫学改变。 方法:SPF级青山羊1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骨组不截骨,自体骨组、异种脱蛋白骨组在羊右侧胫骨中下段造成胫骨总长度20%骨膜和骨缺损。自体骨组在缺损处植入羊自体骨;异种脱蛋白骨组培养收集羊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整细胞数为1×109 L-1,将2 mL细胞悬液接种于以猪股骨为原料改良制备的猪脱蛋白骨上,再加入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半环槽外固定。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及CD8+ T淋巴细胞、血清抗体IgG免疫学检测,以双能X射线测量仪分析骨缺损修复效果。 结果与结论:异种脱蛋白骨组植入后3,7,14,28 d外周血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含量基本正常(P > 0.05),血清抗体IgG水平略高于自体骨组(P > 0.05);植入后24周骨密度、骨矿物含量与自体骨组基本相似(P > 0.05),表现为骨缺损区两断端之间高密度钙化影。3组抗压缩压强及极限压强、抗弯曲载荷及极限载荷、抗扭转转矩及极限转矩均基本相似(P > 0.05)。植入后24周与自体骨组比较,异种脱蛋白骨组的成骨能力无明显差异(P > 0.05)。提示改良法制备的异种脱蛋白骨不引起明显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不影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新骨生物力学性能与自体骨相当。 关键词:脱蛋白骨;异种;猪;山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骨缺损;骨组织构建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04  相似文献   
30.
观察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 ,Tet)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神经细胞凋亡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0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假手术组10只(A组)、损伤对照组(B组)30只、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CD组)30只、Tet治疗组(DC组)30只。胸8、9椎板切除后B、C、D组用加速压迫型Allen’s打击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C组和D组动物于制模前、伤后24h、伤后48h尾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MP)和Tet。各组大鼠于术后8h,1d,3d,7d,14d行BBB评分,分别于术后8h,1d,3d,7d,14d取损伤段脊髓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 。结果: 伤后7d、14dC组与D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显著高于B组,各时间点C组与D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脊髓组织HE染色正常 ,C组与D组脊髓组织损害较B组轻,术后8h-14d动态观擦,3d—7d损伤表现最为严重,达到损伤高峰期;A组中bax、bcl-2表达较少,C组与D组bax 表达较B组少,而bcl-2表达较B组多。结论:汉防己甲素可通过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 表达,抑制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能有益于脊髓组织的保护,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