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9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与牙齿缺失关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常见病、多发病,致病因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牙齿缺失与该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但也有学者提出,后牙缺失不会引起关节发生病理性改变。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群中缺牙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两者之间的病因学联系,为进一步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发生机制和临床诊治等方面提供流行病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 1998-09~10对广州市居民进行了口腔健康、颞下颌关节疾病、牙齿及咬合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本组受检者共611人,对…  相似文献   
92.
目的:调查全口义齿制作过程中面弓应用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问卷调查两所口腔医学院修复科36名医生.结果:91.67%的医生认为其90%以上的患者对疗效满意:所有医生均不常用面弓,61.11%从未用过面弓.38.89%认为不用面弓影响义齿质量,19.44%认为面弓无价值.77.78%认为用简单[牙合]架修复的质量低于用全可调试[牙合]架.所有医生都认为颌位关系重要.戴牙时75%的医生调[牙合].结论:制作全口义齿并非必须使用面弓,调[牙合]等是弥补义齿微小误差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实验性单侧前牙反修复体致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样变过程中髁突软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方法:60只6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3个对照组,每组10只。在实验组大鼠左侧上、下切牙粘接金属不良修复体,使其呈反关系。分别于2、4、8周后取颞下颌关节,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8周实验组髁突软骨时出现典型退行性变。TNF-α主要表达于髁突软骨肥大层,4周实验组TNF-α的蛋白(P<0.01)及基因(P<0.05)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多,8周实验组TNF-α的蛋白(P<0.01)及基因(P<0.05)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2周实验组与同龄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均P>0.05)。结论:TNF-α参与了髁突软骨骨关节病样变的病理性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髁突软骨中FGFR1的表达,并通过比较阳性细胞密度,分析FGFR1的表达变化规律。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GFR1主要表达在大鼠髁突软骨过渡层和肥大层,增殖层很少;正常组大鼠髁突软骨从6周龄到10周龄FGFR1表达逐渐增强,10周龄后降低.并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成年组和幼年组实验4、6周时FGFRI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8周时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幼年组尤为明显,实验2周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FGFRI参与了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所致髁突软骨的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95.
侧向咬合位是咀嚼运动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颌位。然而目前对牙尖交错位的研究较多,对侧向咬合位的研究甚少[1~5]。本研究旨在探索正常牙合且口颌功能正常者侧向咬合位时,工作侧和非工作侧髁突位置与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PositionICP)时有...  相似文献   
96.
97.
后牙(he)面形态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由异形牙构成的牙列、咬合,具有鲜明的个体化特征。前、后牙的形态区别突出表现为后牙具有承载食物的咬合面,这是咀嚼运动的主要功能部位。咀嚼肌收缩产生的咬合力,不仅嚼碎后牙殆面上的食物,而且还通过承载食物的牙列殆面,对牙施加负荷。加载到牙齿上的咬合负荷,在牙(he)面形态的制导下,传导至牙体、牙周膜以及牙槽骨、颌骨等部位。  相似文献   
98.
人类由异形牙构成的牙列、咬合,具有鲜明的个体化特征.前、后牙的形态区别突出表现为后牙具有承载食物的咬合面,这是咀嚼运动的主要功能部位.咀嚼肌收缩产生的咬合力,不仅嚼碎后牙(牙合)面上的食物,而且还通过承载食物的牙列(牙合)面,对牙施加负荷.加载到牙齿上的咬合负荷,在牙(牙合)面形态的制导下,传导至牙体、牙周膜以及牙槽骨、颌骨等部位.  相似文献   
99.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是细胞周期特定时相内表达的细胞核酸性蛋白,是细胞增殖活动的标志之一。本实验在渐进性咬合紊乱动物模型中,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渐进性咬合紊乱和拔除源干扰牙后对髁状突中PCNA表达影响。  相似文献   
100.
7~10月龄新西兰兔颞下颌关节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 7~ 10月龄新西兰兔TMJ的增龄性变化情况。方法 :7、8、9、10月龄新西兰纯种兔各 3只。双侧TMJ常规取材 ,HE染色观察。结果 :各年龄组TMJ组织层次类似 ,骨关节面表面纤维层增龄变化很小 ,前中部增殖层随月龄增加略变薄 ,使得髁突前中部肥大层相对厚度随月龄增加有所增加 ;颞骨关节面没有明显肥大层 ,其软骨样骨层厚度不均匀 ,在与关节盘中部相对的区域较厚 ,但无明显增龄变化 ;关节盘随年龄增加 ,厚度略有增加。结论 :新西兰兔TMJ在 7~ 10月龄期间 ,除关节软骨厚度略有变化外 ,组织层次结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