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9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咬合紊乱对颞下颌关节盘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咬合紊乱对颞下颌关节盘厚度的影响。方法 :12具尸体的 2 3侧颞下颌关节 ,5具尸体有以下咬合紊乱特征之一设为咬合紊乱组 :后牙缺失久未修复造成的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 ;第三磨牙因无对牙合牙而伸长 ;个别后牙的反牙合或锁牙合。 7具尸体没有上述表现者设为对照组。TMJ石蜡切片 ,HE染色观察。动物实验 :18只新西兰大白兔 ,9只以固定矫治技术将第一前磨牙拉向其近中的自然间隙 ,形成渐进性咬合紊乱 ,另 9只作对照 ,3个月后TMJ切片观察。结果 :尸体解剖及动物实验均表明 ,咬合紊乱组关节盘明显厚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关节盘可随咬合紊乱而作厚度方面的改建。  相似文献   
32.
颞颌关节磁共振成像方法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上常用的颞颌关节疾病影像诊断方法为 X线检查方法 ,包括薛式位片、经咽侧位片、侧位体层摄影片、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 ( CT)片等。但颞颌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关节盘 ,由胶原纤维构成 ,X线可以穿透之 ,故其 X线图像分辨率很低。磁共振可以较好地显示软组织结构 ,成为颞颌关节疾病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1~ 3〕。但磁共振序列很多 ,不同序列对各组织结构的成像各有侧重。颞颌关节的关节盘外形为 S形 ,在颞颌关节的功能活动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颞颌关节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关节盘的形态特点及其与髁突、关…  相似文献   
33.
三种不同咬合者翼外肌磁共振影像形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对称咬合-单侧后牙反He和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号正常He者翼外肌磁共振影像形态的特点及规律,并从影像学角度探讨翼外肌上下头的功能。方法:分别具有上述3种咬合的受试者各10名,双侧翼外肌正矢状位MRI成像。结果:3组受试者的翼外肌上下头均表面为在大开口时缩短增粗的收缩影像,在牙尖交错位闭口和紧咬时的舒张影像。不对称咬合组双侧翼外肌在大开口状态下的影像与咬合引导的牙尖交错位偏斜有一定相关关系。结论:翼外肌上下头均在闭口时舒张、大武器时收缩;不对称咬合者双侧翼外肌开口位时的收缩活动明显不对称,且与异常咬合对牙尖交错位的引导有关。  相似文献   
34.
翼外肌与颞颌关节的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对上下翼外肌的生理功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上下翼外肌在开口运动中分别拉盘、髁向前,均为张口肌,另一种认为下翼外肌参与开口运动,上翼外肌参与闭口运动,二者是具有不同作用的两块肌肉。那么上下翼外肌功能关系究竟为何?本文检测了13例健康青年男性在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紧咬及不同张口度时上下翼外肌的肌电活动情况,旨在进一步探讨上下翼外肌在不同功能运动中的肌电变化规律,以期深入了解其功能特征。 1 材料和方法 1.1 受试对象   本校口腔系学员13名,男性,平均年龄22岁(21~23岁),正常牙 合型,无口颌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和体征。 1.2 针电极置入方法与记录方式   常规清毒皮肤后,取用50 g/L杜美芬液浸泡30 min以上的单极同心针电极,口外法插入受试者左侧上下翼外肌内〔1〕,并联接JD-2型双道肌电图仪,零电极接于受试者右手腕部。插针完成后,嘱受试者休息1 min后,记录以下动作的肌电活动:①ICP紧咬;②小张口(约10 mm);③尽量大张口(因针电极限制张口,仅达25 mm左右,故以下称中度张口)。采样频宽50~2 000 Hz,增益0.05~0.5 mV/cm。用135胶片连续动态照像,记录速度20 mm/s。上述操作均在屏蔽室中完成。 1.3 测量方法   采用放大读片机读片,用分规、游标卡尺测量上下翼外肌肌电幅值(测量精度0.1 mV)。每个动作测量其重复性最好的最大峰值电位3次,以其算术均数为该动作的峰值电位,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 2 结 果     上下翼外肌在ICP紧咬、小张口、中度张口时的肌电检测结果见表1、图1。   上翼外肌电位小张口时较ICP紧咬时低,而中度张口时又较小张口时明显升高。紧咬与中度张口肌电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紧咬与小张口、小张口与中度张口肌电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下头电位在ICP紧咬、小张口、中度张口过程中呈递增趋势。紧咬与小张口、小张口与中度张口肌电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紧咬与中度张口肌电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5.
1 TMJ的X线检查TMJ的X线检查方法简单、经济有效 ,应用历史较长、是TMJ放射影像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TMJ的X线检查对显示骨质改变较好 ,对关节软组织的显示效果不如CT、MRI ,可与关节造影方法结合诊断TMJ盘病变。X线检查可分为平片和断层片两大类 ,平片包括薛氏位 (Schuller’s)片及改良薜氏位片、髁突经咽侧位片 (TPP)、颅底位片、TMJ后前位片等 ,断层片可分为曲面断层片 (orthopantomography)、侧位断层片、后前位断层片等。1 1 薜氏位片可以较好地观察TMJ骨质改变。其不…  相似文献   
36.
周峻  王美青  杨连甲 《口腔医学》2001,21(3):113-114
目的 :观察山羊和大白鼠颞颌关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tinGene -RelatedPeptide,CGRP)阳性神经的分布情况 ,为研究颞颌关节疾病中CGRP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选用成年山羊 5只和大白鼠 2 0只 ,取其双侧颞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 ,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后光镜下进行观察。结果 :在山羊TMJ髁突表面可见少量CGRP阳性神经纤维分布 ;大白鼠TMJ髁突、关节囊附着、关节窝关节表层有少量的CGRP阳性神经纤维 ;两种动物关节盘的前后带及内外侧均有丰富的CGRP阳性神经纤维。结论 :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由于动物的不同 ,其咬合有所不同而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牙弓长度的改变对垂直加载时下颌各牙根尖应力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透明环氧树脂复制以相同牙排列成含或不含第三磨牙的3种咬合模型共6副:正常He、深覆He及单侧部分后牙反He。2.0kg垂直加载后,投影式光弹仪上观测各牙根尖主应力的大小与方向。结果:各模型下颌牙根轴倾角均无明显差别,根尖主应力大小也无显著差别。第三磨牙存在与否对正常He及深覆He的主应力方向无明显影响(P>0.05),而单侧部分后牙反He者,无第三磨牙时的反He对侧及反He侧非反He牙根尖主应力的远中向偏角比有第三磨牙时明显减小(P<0.01),而反He牙及其邻牙根尖主应力的近中向偏角也比有第三磨牙时小(P<0.05)。第三磨牙的存在与否对大多数牙根尖的应力变化水平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正常咬合接触关系比牙弓形态更重要。  相似文献   
38.
大学生第三磨牙萌出、排列和咬合状况调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第三磨牙萌出、排列及咬合的特点。方法:17、18、19岁大学生295人(男240人,女55人),取研究模观察。结果:①样本中第三磨牙萌出率为27.46%,3个年龄组间及在口腔内4个区的分布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②在萌出的216个第三磨牙中,萌出异常主要为阻生(见于下颌,占26.39%,P<0.01)和因对颌牙缺如而过度萌出(占18.98%)。③26.13%的上颌第三磨牙为颊向位,明显多于下颌第三磨牙的10.38%(P<0.01)。④与对颌有咬合接触关系的第三磨牙共58例91侧,其中咬合异常者35例56侧,即第三磨牙咬合异常的发生率是11.86%。结论:第三磨牙萌出、排列及咬合关系等异常均有较高比例,其临床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Huo面磨耗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长轴倾斜程度的影响和意义。方法:从本教研室收藏的3418个下颌第一磨牙中,按下列标准选出3组牙齿进行微机测量。I组:无磨耗组,18个,代表年轻组;Ⅱ组;严重磨耗组,26个,代表年长组;Ⅲ组:Huo面深龋组,18个,代表功能减弱组。样本中所有牙均选以根者,由三位作者遵三盲法进行。结果:Ⅱ组牙冠相对于牙根更向近中倾斜,与I组有明显差异(P<0.01),而Ⅲ组与I组无明显差别。结论:重度磨耗的下颌第一磨牙,牙体长轴的倾斜程度明显大于无明显磨耗组,其机制可能与咬合功能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正畸牙移动及其引起的咬合变化对大鼠牙周组织中施万细胞标志物S-100表达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雌性SD大鼠,实验组用正畸皮圈推左上和右下第3磨牙向远中,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操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左上第3磨牙(移动牙)和右上第3磨牙(正畸移动牙的对颌牙,简称对颌牙)远中根牙周组织内S-100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牙周S-100阳性结构主要集中在牙根中下1/3的远中牙周膜中,移动牙于正畸操作3天后出现S-100阳性结构的增多和聚集,对颌牙则于正畸操作后14天出现S-100阳性结构的增多和聚集,S-100阳性结构增多均伴有血窦的增多。移动牙和对颌牙的上述改变都于28天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正畸移动不仅可以造成移动牙,而且可以造成移动牙的对颌牙牙周施万细胞标志物S-100的一过性增多和聚集,以及血窦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