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尽可能控制这些因素从而以避免或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方法:收集整理了我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先心病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儿共48例,追踪分析该组患儿产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原因.结果:主要原因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过长,低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瀑布样生化和组织病理改变;严重心律紊乱、低心排出量和血压不升,导致脑部灌注不足;各种类型的栓子,引起脑部局灶或多灶性栓塞.结论:应采取措施缩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及时控制心律紊乱,预防各种类型的栓子进入血循环,从而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儿童部分性癫癎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治平  齐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6):1094-1095,1108
目的了解儿童部分性癫痫预后与临床、脑电图、药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复习233例儿童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脑电图资料和药物治疗、控制情况。将患者按疗效分为控制、好转、无效。通过x^2检验和t检验分析以上各因素间癫痫控制结果的差异,并对目前常用的一线抗癫痫药物疗效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相关因素的意义。结果癫痫得到控制167例,发作明显减少31例,无效35例。初次发作年龄〈3岁组与≥3岁组相比,控制预后差,差异有显著意义(t=-2.241 P=0.026)。癫痫发作频率〉3次/月患儿,发作频率较≤3次/月患儿控制效果差(x^2=8.976P=0);简单部分性发作患儿预后最好,复杂部分性患儿其次,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患儿预后最差,三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x^2=16.860 P=0);常用一线抗癫疴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巴比妥三者间控制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107P=0.9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癫痫治疗效果与初次发作年龄、发作频率、癫痫类型呈显著相关(P=0.053,0.007,0.054)。结论初次发作年龄越小,惊厥频率越高,癫痫控制预后越差;简单部分性发作预后最好,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预后最差;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丙戊酸、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和部分性癫痫继发全身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入组前12周内至少有6次以上的发作、正在应用一种或一种以上传统抗癫痫药的患者32例应用托吡酯.托吡酯的起始剂量为0.5~0.7mg*kg-1*d-1,以后每周增加0.5~1mg*kg-1*d-1,最大剂量7.8mg*kg-1*d-1,分早晚2次服用. 结果 8例(25%)完全控制至少已达7个月;14例(43.75%)发作减少50%以上;7例(21.88%)无效;2例(6.25%)发作次数增加.6例(18.75%)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6.25%)表现为头晕、多睡和纳减;2例(6.25%)为头晕、反应迟钝及记忆减退;1例(3%)为语言减少;1例(3%)为行为异常.不良反应发生在托吡酯加量过程中,一般持续4~6周逐渐消失. 结论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安全而有效;疗效与治疗剂量无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误诊原因、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明显多于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1例患者经过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3年生存率为80%(16/20),5年生存率为70%(14/20)。结论对口腔颌面部非炎症性的病灶,应及时切取病理活检。COP,CHOP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恶性淋巴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5.
体外循环术中肺动脉瘤破入支气管1例王治平,胡铁辉,袁明道,罗万俊病人女,24岁。术前诊为室间隔缺损伴右下胸包裹性积液。1989年5月在体外循环下修补室缺。术毕心脏复苏排气时,右心源源不断溢出大量气体。此时考虑右下胸包裹性积液可能系动脉瘤被误诊,经紧急...  相似文献   
96.
输卵管灌注法人工授精与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比较研究山西省人民医院男科(太原030012)王怀秀王治平山西省五寨县人民医院程巧荣本文对输卵管灌注人工授精法及宫腔内人工授精法进行比较,并对输卵管灌注人工授精操作方法及精子处理法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病例与方...  相似文献   
97.
【目的】报告7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方法】收集1991年~2005年在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共71例,其中67例接受手术治疗。【结果】71例患者中,4例症状较轻者未行手术6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4例同时行三尖瓣矫治术。本组2例死亡,均死于心功能衰竭,余恢复良好。【结论】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并非少见,有严重关闭不全或伴先天性三尖瓣发育畸形者需手术治疗,尽可能以成形为主,其次才行瓣膜置换,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IL-1对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ACAT-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复苏并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并诱导为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2)RT-PCR法检测A-CAT-1 mRNA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以及泡沫细胞加IL-1和泡沫细胞加IL-1/IL-1单克隆抗体中的表达.结果:(1)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被诱导为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2)与单核细胞比,巨噬细胞、泡沫细胞以及泡沫细胞加IL-1的ACAT-1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尤以泡沫细胞加IL-1中增高明显;与泡沫细胞加IL-1比,泡沫细胞加IL-1/IL-1单克隆抗体的ACAT-1 mRNA表达下降.结论:(1)IL-1对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ACAT-1 mRNA的表达有上调作用,IL-1单克隆抗体可以拮抗这种效应.(2)IL-1可上调ACAT-1 mRNA表达水平,可能是巨噬细胞脂质过负荷后A-CAT-1上调的始动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9.
口腔鳞癌患者焦虑、抑郁对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反应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 76例口腔鳞癌患者测评 ,比较口腔鳞癌患者与全国常模组在SDS评分、SAS评分≥ 5 0分百分比之间的差异 ,并比较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患者的预后及原发癌组与复发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异。结果 口腔鳞癌患者SDS评分平均为 5 0 .18、SAS评分平均为 4 9.85、≥ 5 0分百分比分别为 5 9.1和 5 4 .8,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 ,有焦虑、抑郁情绪者预后不良 ;复发癌组较原发癌的焦虑、抑郁程度严重 (P <0 .0 1)。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是口腔鳞癌患者常见的情绪反应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而复发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尤甚 ,提示口腔鳞癌患者需进行心理治疗 ,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从心肌细胞线粒体改变的角度,比较超极化停跳和去极化停跳(钾停跳)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18只纯种比格犬,体质量8.5~15 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例,对照组8例.全麻后建立体外循环模型.阻断主动脉后从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20 mL/kg,全心缺血45 min后,恢复灌注60 min.实验组的停跳液为温血(34℃)尼可地尔(含尼可地尔400 μmol/L),对照组的停跳液为传统的4℃高钾停跳液(含钾22 mmol/L),停跳后两组心脏均局部冰敷以保持低温.心脏停跳期间若出现心电活动,则追加停跳液首量的三分之一.在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阻断40 min、主动脉开放30 min,用活检针穿刺取右室全层心肌行电子显微镜检查,每个标本随机选取6个视野照片,用图象分析系统分析计算线粒体的面积和周长,并计算得出线粒体体积密度、比表面和单位面积线粒体计数.检验水准α=0.05.[结果]两组中各有1例因主动脉阻断不全而被剔除,其它各例在实验中均无须追加停跳液.每组3个时间点之间、两组间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olumedensity,V/V)、比表面(R8v)和单位面积线粒体计数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们的实验方案下,超极化停跳和高钾停跳都能有效地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且两种方法具有相似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