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自体移植静脉中表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 1在自体移植静脉中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 ,探讨其与内膜增生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 5 6只 ,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 7组 ,分别在移植后 1、3d ,1、2、4、6、8周切取移植静脉。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结合原位杂交定位研究移植血管中ICAM 1mRNA的表达 ,Westernblot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 CAM 1蛋白产物表达的变化。结果 ICAM 1mRNART PCR扩增见静脉移植 1~ 3d即出现表达增强 ,1~ 2周达到高峰 ,表达值分别为 ( 3 6.6± 12 .9) %和 ( 5 8.7± 11.1) % ,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6~ 8周逐渐恢复正常 ,与原位杂交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见I CAM 1在移植 1~ 7d表达明显增多 ,2~ 4周达到高峰 ,分别为 ( 2 3 .5± 7.1) %和 ( 2 0 .6± 9.2 ) % ,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8周恢复至正常水平 ,与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一致。结论ICAM 1与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关系密切 ,可能成为防治内膜增生以及血管移植后狭窄闭塞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2.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栓子源于心脏或动脉脱落的血栓、斑块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冲向远端动脉,造成管腔堵塞,导致肢体及脏器组织等缺血的急性病变。此病起病急骤,发病后肢体以致生命均受到威胁,及早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3.
多发性动脉瘤是指二个以上不同解剖部位的动脉瘤,它可以是主动脉伴周围或内脏动脉瘤,也可以是不同部位的周围动脉瘤。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例1.男,34岁。以右上肢、双髂窝搏动性肿块2年,伴相应肢体疼痛1年为主诉入院。经B超、动脉造影检查诊为:右肱动...  相似文献   
84.
[摘要]目的 研究体表定位留置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带涤纶套导管是否可行.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昆明市延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带涤纶套右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体表定位下置管组和数字减影下置管组,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即刻血流量、术中导管调整率、术后导管调整率,术后胸片导管有无打折及导管尖端位置情况. 结果 共置管50例,体表定位置管25例,即刻血流量不畅发生率及导管调整率为12%,管尖到位率为92%;数字减影下置管25例,即刻血流量不畅发生率及导管调整率为16%,管尖到位率为100%,2组术后导管均无打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表定位法置入右颈内静脉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5.
正百草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早期洗胃、血液灌流清除吸收毒物、防止肺纤维化是治疗重点。我院2015年6月收治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利用"齐鲁方案"治疗后获得满意疗效。1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农民,自服百草枯农药30 ml,1 h入院。查体:T 36.2℃,P 90次/min,R 16次/min,BP114/71mm Hg,指脉氧分压98%,意识清,口腔黏膜、咽部充血,  相似文献   
86.
rhBMP-2对舌癌细胞Tca8113增殖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重组骨形成蛋白 2 (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2 ,rhBMP 2 )对舌癌细胞Tca8113增殖能力的影响 ,以深入了解口腔舌癌的恶变机制。方法 :用含 10 0ml/L胎牛血清的RMPI 164 0培养基 ,加入 5 0 μg/L的rhBMP 2培养舌癌细胞Tca8113 ,通过细胞生长曲线、MTT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 ,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4(cyclin dependent kinases 4,CDK 4)的表达来观察细胞的周期变化。 结果 :5 0 μg/L的rhBMP 2能显著增进Tca8113细胞的增殖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周期蛋白CDK 4的表达增强。结论 :5 0 μg/L的rhBMP 2能显著促进Tca8113细胞的增殖 ,并上调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 ,说明BMP 2可能在舌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生物相容性,为牙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三种商品化引导组织再生膜:BME-10XR(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BioMeshR(韩国Samyang公司)及Bio-GideR(美国Osteohealth公司)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附着及增殖的检测。结果: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可在三种可吸收膜上附着、增殖,并复层生长。细胞在三种膜上的附着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BMK-10XR及Bio-GideR上生长、繁殖明显好于BioMesh R(P<0.05)。结论:BME-10X R及Bio-Gide R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载体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88.
MSX-1在腭突间充质细胞中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SX基因对腭突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明确MSX基因在腭裂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MTT方法观察对照组、RA处理组细胞的增殖变化 ,原位杂交检测两组细胞中MSX基因扩增水平的变化。结果 浓度为 1× 10 -8mol /L的RA明显抑制腭突细胞的增殖 ,MSX基因表达阳性。结论 提示RA通过诱导MSX基因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 ,在腭裂发生过程中MSX基因是RA发挥生物学作用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和煅烧骨(CBB)两种材料表面壳聚糖(CS)修饰,对人牙髓干细胞黏附和增殖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壳聚糖通过物理化学方法修饰两种钙磷材料表面,然后随机分CBB、CBB+CS、HA-TCP、HA-TCP+CS四组接种人牙髓干细胞,通过细胞计数检测其黏附率和增殖量;MTT法检测不同接种时间细胞增殖力变化;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形态、细胞黏附、增殖和基质分泌状况。结果细胞接种5d,细胞计数、增殖力检测和扫描电镜均显示壳聚糖修饰组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率、增殖活力和细胞数量、状况、基质分泌均显著高于未修饰组(P<0.01)。未修饰组细胞黏附率和增殖力检测,HA-TCP组均高于CBB组(P<0.05或P<0.01)。两种材料壳聚糖修饰后细胞黏附率CBB+CS组较高,而5d增殖力HA-TCP+CS组较高,细胞生长状态和基质分泌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钙磷材料表面壳聚糖修饰均能显著促进人牙髓干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均可作为人牙髓干细胞良好的支架材料用于组织工程化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90.
角朊细胞在三种不同培养基中生长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角朊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以获得最佳生长状态的种子细胞。方法:配制FAD、MCDB(-)、MCDB(+)3种不同的培养基来培养SD大鼠的角朊细胞,通过细胞曲线、MTT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角朊细胞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显著不同:MCDB153(+)组织细胞增殖力最强,MCDB153(-)组次之,FAD组最差。前两组细胞代传都能达到8至10代,FAD组只能传至第三代。结论:细胞在加入表皮生长因子和促进增殖的垂体提取物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增殖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