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64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8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6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由外伤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传统医学影像学技术难以做出诊断.PET作为一种定量测定脑糖代谢及脑血流量变化的显像技术,可以比较精确地显示TBI所致的脑功能变化.目前,18F-FDG PET显像通过评价脑内葡萄糖代谢及脑血流量变化对TBI做出诊断.笔者对TBI18F-FDG PET显像及脑血流灌注显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无症状长期吸烟者肺小气道损害的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HRCT表现。方法 非吸烟组 2 5例和吸烟组 45例 ,吸烟组按吸烟量分为轻度吸烟组和重度吸烟组。行吸气末和呼气末HRCT扫描 ,分析HRCT表现。结果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间隔旁型肺气肿、肺实质微结节、磨玻璃样密度影、空气潴留等在吸烟组的发生率高于非吸烟组 (P <0 .0 5或P <0 .0 1)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间隔旁型肺气肿和空气潴留在重度吸烟组的发生率高于轻度吸烟组 (P <0 .0 5 )。结论 长期无症状吸烟者肺小气道损害的特征性HRCT表现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肺实质微结节、磨玻璃样密度影和空气潴留。 相似文献
33.
34.
18F-FDG PET/CT在临床肿瘤诊断中被广泛应用,在鉴别肺良恶性病变中有较大价值。但是18F-FDG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显像剂,代谢旺盛的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也可表现为18F-FDG高摄取。肺肉芽肿性炎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大量代谢旺盛的炎性细胞浸润,所以肺肉芽肿性炎是导致18F-FDG PET/CT假阳性的主要病变。笔者就肺肉芽肿性炎的PET/CT表现、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PET/CT在肺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5.
癌间质成纤维细胞对口腔鳞癌细胞HLA A和CD8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肿瘤间质成纤维细胞(TSF)对肿瘤细胞人白细胞抗原A(HLA A)和CD86转录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口腔鳞癌细胞系Tca 8113细胞与口腔TSF共培养,采用RT PCR、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HLA A,HLA B,HLA G和CD86的转录及表达。结果:Tca 8113细胞HLA A和CD86的转录与TSF共培养后下调,分别只有对照组Tca 8113的66.49%和5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也有相同的结果;但HLA B和HL G未受影响。结论:TSF下调口腔鳞癌细胞HLA A和CD86的转录和表达,造成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助于肿瘤的转移和演进。 相似文献
36.
37.
38.
SARS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胸部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康复期的CT表现。方法 随访观察 6 5例确诊为SARS的康复者 ,根据病史分为重症 2 1例 ,轻症 4 4例 ,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扫描、肺功能等检查。结果 2 8例CT扫描未见异常。其余CT表现为 :(1)磨玻璃样密度灶 35例 ,包括 :局限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病灶 11例 ;多叶多段磨玻璃样密度灶 19例 ;双肺弥漫磨玻璃样密度病灶 5例。 (2 )小叶内间质及小叶间隔增厚 30例。 (3)胸膜下弧线影 9例。 (4 )不规则纤维索条影 19例。(5 )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 3例。 (6 )结节状气腔实变病灶 2例。 (7)空洞病灶 1例。未见明显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多次复查肺内影像及肺功能均有好转。比较重症组和轻症组CT表现及肺功能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部分SARS康复期患者肺部表现基本正常 (2 8/ 6 5 ,占 4 3 1% )。磨玻璃样密度病灶为康复期的主要CT表现 (35 / 6 5 ,占 5 3 8% ) ,并伴有程度不等的肺间质增生。重症组较轻症组患者肺内表现严重 ,肺功能差。随着时间的延长 ,肺内病变及肺功能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DCT)多平面重建(MPR)对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7例经临床确诊表现为肺内弥漫性病变的病例进行MDCT扫描和薄层冠状位MPR,并与轴位高分辨率CT(HRCT)比较。图像分析共分3组,2人3次完成阅片。结果轴位HRCT和冠状位MPR评价磨玻璃密度影、气腔样实变和小结节等高密度病灶和含气病灶的敏感度分别是100%和87%~100%,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7%~100%,差别无显著性。HRCT和MPR图像在显示肺内细网状影、线样影和牵张性细支气管扩张的敏感度分别为92%~100%和71%~100%,特异性分别为88%~100%和90%~100%,差别无显著性。HRCT和MPR图像在评价肺弥漫性病变的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别。观察者对MPR评价磨玻璃密度影、气腔样实变和蜂窝影、肺气肿、肺大泡的满意度较高(95%~100%);对线样影、细网状影、小结节或微结节、牵张性支气管扩张等的满意度较低(10%~68%),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目前采用1.25mm准直的MDCT扫描所得的MPR图像在评价磨玻璃密度影、肺实变、蜂窝影和肺气肿、肺大泡等病变的能力等同于轴位HRCT;评价线样影、细网状影及牵张性支气管扩张和微结节等病变的能力不及轴位HRCT。 相似文献
40.
肥胖对胃癌患者术后短期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肥胖对胃癌患者手术操作及术后短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26例,按入院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127例,BMI大于或等于25)与非肥胖组(299例,BMI小于25),予以CT测量脐水平腹部皮下脂肪(SCF)厚度、腹部前后径(APD)和腹部横径(TD),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天数、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患者中肥胖并发率为29.8%。肥胖组和非肥胖组SCF分别为(21.8±7.1)mm和(14.4±7.5)mm;APD分别为(223.2±24.6)mm和(181.8±23.5)mm,TD分别为(323.6±23.8)mm和(285.8±24.4)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2.6±100.4)min和(157.1±46.2)min(P=0.007);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7.0±9.3)枚和(21.7±10.9)枚(P=0.000);术后发热时间分别为(3.0±1.4)d和(2.4±1.4)d(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8%和12.0%(P=0.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7.4±12.9)d和(15.0±9.0)d(P=0.029)。两组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2)。结论CT扫描可直观显示胃癌患者的腹部形态.有助于判断手术的难度。肥胖可使胃癌手术操作难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影响其术后短期结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