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6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24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目的 通过比较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两种方法所获MSCs的增殖活性和成骨功能,探索骨髓MSCs体外分离和纯化较好的方法,为MSCs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两种方法分离纯化骨髓MSCs ,并通过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用第三代MSCs进行骨向诱导,以观察两种方法所获MSCs是否有相似的骨向分化能力。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法所获MSCs纯度高,杂质细胞少,增殖活性强,常表现为梭形和小多角形,7到1 0天内便可达到融合。而贴壁法所获MSCs纯度低,红细胞、破骨样细胞等杂质细胞较多,增殖速度相对较慢,且经数次传代仍有较多杂质细胞存在。经骨向诱导后,两种方法所获MSCs表现出相似的ALP活性和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矿化结节数目在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体外分离和纯化骨髓MSCs较好的方法,所获细胞增殖活性高。两种方法所获MSCs具有相似的骨向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92.
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后三维有限元的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SSR0)前徙下颌后,在不同颌周肌肉作用下,下颌升支手术区内的应力分布情况,从理论力学的角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建立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并与正常对照分析。结果: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前徙下颌后,不同颌周肌力作用时,骨愈合部位大应力区的分布状况不一样,下颌角和下颌升支后份为应力集中的区域。结论:正常情况下的应力对于骨折愈合区可能是骨段固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SSR0后,近远中骨段的固定位置应选择在能使下颌升支应力分散的区域,至少应保持6—8周。  相似文献   
9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ew bone generated by 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 METHODS: A total of 11 healthy adult go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9) and the control group (n=2). For the goa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bilateral mandibles were gradually lengthened for 10 mm with distraction appliances. Three goats were sacrificed respectively at 2, 4 and 8 weeks after completion of distraction. Compressive, three-point bending and shear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standard regenerated bone samples and the whole unilateral mandibular specimens. For the goats in the cont rol group, no operation was made and the whole unilateral mandible was taken as the test specimen. RESULT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bending stiffness of the new bone reached the normal level at 4 and 8 weeks after completion of distraction, respectively. But the shearing strength remained significantly weak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at 8 weeks after distraction. CONCLUSIONS: The distraction appliance can be removed and the lengthened mandible should be exposed to adap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at 8 weeks after completion of distraction.  相似文献   
94.
正畸外科联合矫治成人锁牙合畸形赵碧蓉1李立4牛玉英5王大章2全守基2罗朝蓉31.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成都610041);2.口腔外科3.口腔内科;4.贵阳市妇幼保健医院口腔科;5.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关键词成人锁牙合正畸外科锁牙合是常见错牙合之一,...  相似文献   
95.
本文报告采用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晚期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体会。就手术适应征、麻醉、手术原则和要点,颅底缺损之整复设计以及如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防止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建立小鼠颌下区肉瘤模型 ,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TNP 470对颌下区肉瘤形成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S 180细胞接种于小鼠一侧颌下区 ,接种量每 0 1ml含 1× 10 6。随机将 40只小鼠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雌雄各半。即对照组、TNP 470 ( 10mg/kg)、TNP 470 ( 3 0mg/kg)、TNP 470 ( 10 0mg/kg)治疗组。接种后8h起远离肿瘤区皮下注射给药 ,对照组给相应溶剂。隔天给药 1次 ,共 6次。接种后第 12天处死小鼠 ,解剖出瘤体并称重 (鼠及肿瘤 )。各组间瘤称重、鼠称重作方差分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VEGF、bFGF表达。TUNEL法、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凋亡情况。结果 :移植瘤生长迅速 ,侵袭性强 ,肿瘤灶边界不清可浸润局部肌肉 ,侵犯颌下腺、腮腺、面神经。S 180肉瘤可通过表达VEGF、bFGF促进瘤体血管生成。TNP 470对颌面区肉瘤有较好的生长抑制效果 ,并呈剂量依赖性。TNP 470通过抑制血管生成 ,减少瘤体血供 ,诱导S 180肉瘤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增殖 ,剂量与凋亡数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血管生成抑制可望成为治疗颌面部肉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7.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大多数以放疗加手术为主,化疗则往往被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手段而用于晚期或其他方法治疗失败的病例,但效果多不满意。考虑到化疗的某些优点,我们自1965年起,采用术前颈外动脉插管化疗加手术的联合方案治疗口腔颌面部癌瘤。本文仅报告1965—1979年5月(主要为1970年以来)四川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对450例口腔颌面部癌瘤病员,进行511例次插管化疗的效果和探讨应用中的某些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热休克对人舌癌Tca 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uPAR)表达的影响 ,探讨热休克与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ca 8113细胞在不同加热温度下 ( 3 7、40、43、45℃ )uPA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 3 7℃组相比 ,40、43℃组加热后Tca 8113细胞u PAR蛋白表达明显下降 ,且有统计学意义 ;45℃组uPAR蛋白表达下降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热疗抑制口腔鳞癌细胞uPAR蛋白表达 ,提示口腔鳞癌局部热疗可能对肿瘤的侵袭、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
局部应用β1转化生长因子对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外源性β1转化生长因子对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将16口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8只。在兔双侧下颌骨前部行骨切开术后用自行研制的牵张器延长双侧下颌骨6mm。从牵张开始第1天在A组动物牵张区每日注射TGF-β140ng,连续12d。不注射TGF-β1的B组动物用作对照。在牵张结束后第2和第4周分别处死A、B两组各4只动物,取下颌骨标本及牵张区新生骨痂进行X线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注射TGF-β1的A组动物牵引间隙内新骨形成并不优于B组动物。相反,在第2周时还发现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和软骨形成。结论:导入外源性TGF-β1可能没有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作者基于对112例130个颞颌关节腔行内窥镜检的经验,总结了关于颞颌关节内窥镜检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文章叙述了临床内窥镜检技术常规及关节腔穿刺定位美兰显示法,分析了内窥镜视野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内窥镜是否在关节腔内的判断、内窥镜下区别关节上、下腔的方法以及内窥镜在关节腔内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