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颌面专用CT(QR-DVT 9000 NEWTOM)下颌骨检查技术的建立方法及技术要点,观察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在下颌骨X线检查中的优势.方法:对下颌骨疾病患者进行颌面专用CT扫描和重建成像,对其重建轴位影像进行曲面、矢状位、冠状位以及3D影像的后处理,并与常规X线片对比分析.结果: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优于下颌骨常规X线检查,分别以水平位、曲面、矢状位、冠状位以及3D等多方位影像显示下颌骨的信息.结论: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在下颌骨的X线检查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并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12.
肥大细胞在放射性肝纤维化中的改变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30只大鼠经60Coγ射线10,30,50,60Gy单次照射右腹部肝区,于照后0.5,1,2,3,6,9,12个月分批活杀,通过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定性、定量地观察了肥大细胞(MC)在放射性肝纤维化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0Gy组动物肝脏发生了典型的慢性纤维化病变,其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其中MC于照后1~2个月即见增多,胞体变大,尤以3~9个月为显著,并见脱颗粒现象.且MC增多和变大的高峰期恰与肝内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期相平行,而照后12个月,纤维组织胶原化时,MC则趋于减少.表明MC参与了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最后,本文作者对其可能促进或直接参与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形成机理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小果菝葜Smilax davidian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60%乙醇回流提取,大孔吸附树脂SP825、Sephadex LH-20、硅胶和ODS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小果菝葜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藜芦醇(Ⅰ)、反式白藜芦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顺式白藜芦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Ⅳ)、3′-甲氧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Ⅴ)、儿茶素(Ⅵ)、表儿茶素(Ⅶ)、1′-O-苄基-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Ⅷ)、1′-O-苯乙基-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Ⅸ)、1′-O-苯乙基-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Ⅹ)、2,4,6-三羟基苯乙酮-2,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Ⅺ)、3-甲基-正丁醇-1-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Ⅻ)。结论 化合物Ⅴ、Ⅷ~Ⅹ和Ⅻ为首次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Ⅳ、Ⅵ、Ⅶ和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选择性水解甾体皂苷C-3位糖链末端糖基的微生物,同时制备甾体皂苷的去糖基衍生物。方法利用新月弯孢霉(3.438 1)培养,对C-3位有双糖基结构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重楼皂苷Ⅴ(化合物Ⅰ)、重楼皂苷Ⅵ(化合物Ⅱ)进行生物转化;用反相C18开放柱进行转化产物的分离纯化,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新月弯孢霉(3.438 1)均能将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C-3位糖链末端的鼠李糖水解,转化为单糖基皂苷,转化产物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即延龄草苷(trillin,化合物Ⅲ)和偏诺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Ⅳ)。结论首次发现新月弯孢霉(3.438 1)对重楼皂苷Ⅴ和重楼皂苷ⅥC-3位糖链的末端鼠李糖具有较强的水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外源性bFGF对放射复合创伤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宏观、光镜、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动态观察外用bFGF对大鼠放射复合创伤伤口愈合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外用rhbFGF对放射复合创伤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现为:(1)bFGF何促进放射复合伤口内肉芽组织的形成,伤后7天见bFGF用药创面内芽组织含量较对照创面明显增多;(2)bFGF可促进血管生成,伤后7天见bFGF用药创面肉芽组织中较对照创面有明显增多的新生毛细血管网;(3)应用bF  相似文献   
16.
p53基因表达在辐射诱导骨髓细胞凋亡和修复中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p53基因表达在辐射导的骨髓细胞凋亡和修复中的改变与作用。方法 经^60Coγ射线以5.5Gy全身辐射78只LACA小鼠。于照后4wk内分批活杀,将骨髓分别进行HE染色和超薄切片,并进行P53蛋白LSAB免疫组化染色和突变型p53(mtp53)cDNA-DNA原位杂交。结果 照射后小鼠骨髓出现明显损伤及损伤后重建现象;照射后6h,造血细胞凋亡显著,并出现凋亡的典型改变;P53蛋白于造血细胞凋亡及修复时均明显增多,而mtp53DNA仅于修复期呈阳性。结论 p53基因表达与了辐射诱导的骨髓细胞凋亡和凋亡后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图像分析和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小鼠骨髓辐射损伤后造血细胞IL- 3 基因表达及意义。结果表明: 照后4 周内小鼠骨髓出现明显损伤及损伤后重建现象。免疫组化显示正常小鼠骨髓中仅少部分造血细胞浆内IL- 3 呈弱阳性; 5-5Gy 照后6h ~6d, 造血细胞浆内IL- 3 进行性减少, 尤其照射1d 后, 基本不见造血细胞表达IL- 3 ; 照射后10d , 少部分造血细胞中始见IL- 3 表达, 呈弱阳性; 照射后15 ~21d, 造血细胞中IL- 3 逐渐增加, 达最高峰, 表现为IL-3 表达的造血细胞增多, 阳性强度增强。然后4 周, 造血细胞内IL- 3 呈减少趋势, 但仍高于正常小鼠骨髓。定量分析表明IL- 3 于照后15 ~28d , 其单位面积的积分光密度及数密度明显增加( P< 0-01 或P< 0-05) , 尤以照后21d 为显著( P< 0-01) 。据此作者认为, 内源性IL- 3 基因表达在骨髓辐射损伤后造血功能重建中可能起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为了解细胞因子对骨髓辐射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用^60Coγ射线以5.5Gy照射14只比格狗条,静脉注射低剂量(10μg/kg·d)及高剂量(20μg/kg·d)rhGM-CSF,连续20天,动物于照射后30天活杀取胸骨,采用H·E及Ag-nor嗜银蛋白染色和图像分析等技术,定量研究了rhGM-CSF对骨髓造血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高剂量的rhGM-CSF对狗骨髓辐射损伤后造血重建有明显的促  相似文献   
20.
大鼠皮肤伤口内VEGF基因表达的定量病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量研究正常和放射复合伤口中VEGF基因表达及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方法48只wistar二级大鼠背部皮肤制作圆形伤口后以25Gy60Coγ射线局部照射,于伤后2、5、10、15、2l和28 d活杀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VEGF基因表达及其意义.结果单创组于伤后2 d,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浆内VEGF呈强阳性;5 d时毛细血管数明显增多,其内皮细胞浆内VEGF阳性;而于10 d后,VEGF逐渐减少.伤照组则于伤后5d呈弱阳性,10 d时阳性,15 d后呈弱阳性.定量结果表明单创组VEGF于伤后2-10 d平均光密度(MOD)逐渐减少(P<0.05或P<0.01),积分光密度(IOD)逐渐增加(P<0.05或P<0.01).15 d后其MOD和IOD均明显减少.伤照组VEGF的MOD和IOD(P<0.01)于伤后10 d达高峰.照射组与单创组比,伤后5-10 d,其MOD和IOD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伤后15 d,其IOD较单创组为多(P<0.05).结论内源性VEGF基因表达参与创伤愈合中血管再生过程;辐射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减少,强度减弱,时间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