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使用McNamara分析法进行直观简便的临床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应用X线头影测量McNa mara分析法对错的矢状关系特征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典型病例分析 ,详细讨论了上颌骨与颅 ,下颌骨与颅 ,上颌骨与下颌骨 ,上牙与上颌骨 ,下牙与下颌骨关系的分析评估。同时比较上海地区正常值与美国Bolton标准的差异。结果 :上海地区青少年正常值与美国Bolton标准比较 ,上海地区的下前面高和下切牙突距大于Bolton标准 ,上海地区女性青少年的上下颌差及上切牙突距大于Bolton标准。结论 :McNamara分析法采用FH平面作为水平参考平面 ,以鼻根点垂线作为垂直参考线分析上下颌骨与颅的关系。以有效上下颌骨长度评价上下颌骨的关系 ,两者显著相关。用下前面高评估上下颌骨的垂直关系。上切牙突距衡量上切牙对上颌的关系避免了因上颌相对颅的位置前后对上切牙倾度测量值的影响。下切牙突距的修正测量法对上下颌严重不调的错的下切牙对下颌位置测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方丝弓配合高位J钩牵引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位J钩牵引在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He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评价7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患者应用高位J钩牵引的疗效,并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高位J钩牵引能有效地牵引尖牙,内收前牙和保护支抗,抑制上颌前下方生长和控制下颌旋转。结论 J钩牵引能有效地配合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其力系尤其对改善异常生长型有利。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对上海地区正常牙合成人牙、颌、面的对称性作评价。方法 采用 92名正常牙合成人X线头颅后前位片作为研究对象 ,对常用的 5条面中线的正中结构指数和侧方结构指数进行分析 ,挑选出最可靠的面中线 ,并测量中线偏移距 (度 )。结果 以过ANS点垂直于两侧颧额点连线的直线为面中线 ,其正中结构指数和侧方结构指数均值较小。正常牙合人群中线偏移距 (度 )不为零。结论 以上述直线为面中线较为合适 ,但可靠性是相对的。正常牙合人群有中线偏移 ,面部的不对称大于牙颌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24.
正畸治疗通过对牙齿施加矫治力使牙齿移动.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正畸的加力方式在改变,正畸的治疗理念在改变.本文将矫治和矫形力学研究进展,以及新材料新技术包括自锁托槽、微种植体、手术辅助正畸和无托槽隐形矫治等影响矫治力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舌体、舌骨位置的差异,探讨舌及舌骨位置与错(牙合)畸形矢状向牙和颌骨位置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平均年龄13.7岁,男7例,女8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平均年龄14.3岁,男4例,女11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测量舌体位置(U'O、S'O、ET、HET和Ltg1-7),舌骨位置(C3H、H'H、GoGn-H)以及牙、颌骨的矢状向指标.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2组测量值进行成组t检验,并分析两组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舌体高度大于安氏Ⅰ类,差异有显著性(P<0.05).舌体长度、姿势位及舌骨位置均无显著差异.安氏Ⅰ类错(牙合)组,HET与CoA显著相关(r=0.691,P<0.01),S'O分别与CoA、U1L1显著相关(r=0.689,P<0.01;r=-0.673,P<0.01),C3H与ANB相关(r=-0.519,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组,HET分别与CoA、CoGn显著相关(r=-0.528,P<0.05;r=-0.569,P<0.05),S'O分别与CoA、CoGn、GoGn及GoGnSN显著相关(r=-0.551,P<0.05;r=0.535,P<0.05;r=0.626,P<0.05;r=0.531,P<0.05),GoGnH分别与MP、OP显著相关(r=0.540,P<0.05;r=0.617,P<0.05).结论:安氏Ⅰ类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舌体高度存在显著差异,舌体高度及舌体垂直位置和上颌长度相关.舌体及舌骨的位置在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和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矢状向颌骨及牙位置上存在不同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腭扩展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例恒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未行牙槽突裂骨移植手术,上颌牙齿粘贴自锁托槽(AO, Time2),放置高弹性镍钛弓丝,采集患者治疗前和腭扩展6~17个月后的牙颌模型、头颅定位后前位片进行测量,分析上颌腭扩展前后患者的牙弓、牙槽骨、腭穹窿以及颌骨的形态变化。结果牙颌模型测量结果提示:第一前磨牙区牙弓宽度明显增大,其次为尖牙区牙弓宽度,第一磨牙区牙弓宽度增加最少,第二磨牙区宽度减小。牙弓长度变化不明显。第一磨牙近中颊向扭转。腭部宽度增加,深度减小。头影测量结果提示:鼻腔宽度、上颌基骨宽度和上颌磨牙宽度稍有增加。结论唇腭裂自锁托槽腭扩展后上颌牙颌形态在横向宽度的变化较矢状向的变化明显。短期腭扩展治疗效果以牙齿移动和牙槽改建为主。  相似文献   
27.
上海地区正常He青少年颅颌线距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对上海地区57例正常He青少年颅颌线距测量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效上颌长度和有效下颌长度间,上颌突度和下颌突度间存在相关性。前下面高和下颌突度在一定条件下相关。同时作出回归方程,为研究颅颌线距的定量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设计研制双槽沟固定矫正装置 ,并应用架模拟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分析考察该矫治系统对正畸牙移动的调控能力。方法 :①设计并整体铸造双槽沟托槽及带环。托槽设置龈端与切端双排槽沟 ,规格为 0 .0 2 2× 0 .0 2 8英寸 ,相距O .0 8mm。带环配置相应的双排颊管 ;②用经典架模拟方法进行牙齿反扭转、竖直、整体远中牵引、上前牙控根性内收等正畸牙移动形式 ,与常规标准方丝弓矫治方法相比较 ,定量评价双槽沟矫治技术的牙齿移动及调控效率 ;③应用经典力学原理 ,结合架模拟数据 ,分析双槽沟矫治装置提高正畸牙移动及调控效率的机制。结果 :(1)成功设计出双槽沟矫正装置的三维模拟图形并制造出实际产品。 (2 )在架模拟状况下 ,双槽沟矫正装置对尖牙的反扭转及竖直运动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相似文献   
29.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快速扩弓的断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快速扩弓过程中鼻上颌复合体各层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 4例恒牙期的UCLP患者 (平均年龄 14岁 )进行快速扩弓 ,扩弓前后对鼻上颌复合体CT扫描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CT图像进行裂隙大小和组织密度分析。结果 :裂隙面积扩大大于鼻底和口腭部 ,各层灰度梯度在扩弓后都有所降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快速扩弓后 ,扩大最显著的位置在裂隙中央 ,扩弓后没有骨质的沉积和软组织的变化。  相似文献   
30.
目的:应用PMI指数评价颌骨的骨密度,检测牙周炎患者的下颌骨骨密度改变。方法:选择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全颌曲面断层片30例,相应年龄和性别分布的无牙周炎的全颌曲面断层片30例作为对照,采用PMI指数测量样本的下颌骨骨密度并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sPMI值为0.2750±0.034,iPMI值为0.5273±0.096,牙周炎患者sPMI值为0.2233±0.024,iPMI值为0.3673±0.069,2组的PMI指数具有显著差异,且与年龄相关。结论:牙周炎患者下颌骨骨密度值较正常组低。PMI指数反映了下颌骨皮质骨量的变化,间接反映颌骨的骨密度,为检测颌骨骨密度的改变提供简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