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83篇 |
免费 | 349篇 |
国内免费 | 1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8篇 |
儿科学 | 35篇 |
妇产科学 | 19篇 |
基础医学 | 216篇 |
口腔科学 | 40篇 |
临床医学 | 460篇 |
内科学 | 246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56篇 |
特种医学 | 1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47篇 |
综合类 | 874篇 |
预防医学 | 432篇 |
眼科学 | 30篇 |
药学 | 313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467篇 |
肿瘤学 | 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245篇 |
2022年 | 297篇 |
2021年 | 316篇 |
2020年 | 195篇 |
2019年 | 175篇 |
2018年 | 179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119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99篇 |
2013年 | 194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49篇 |
2009年 | 158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77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是从健康供体的粪便中获得的肠道微生物群引入(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中。FMT是金汁作为现代治疗手段的延伸。目前“新金汁”—FMT主要用于治疗由致病性或条件性致病微生物的活性引起的胃肠道疾病,不仅改善消化道功能,还使对应的肠道代谢、免疫、信息通信等环节的驱动力恢复。通过外源性的FMT持续改变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增加微生物衍生的营养素和代谢物。然而,FMT在国内尚属萌芽阶段,对于供体筛选、制备、剂量、储存、疗效安全尚未有统一标准。本文介绍了FMT的供体筛选、制备、给药、储存方式,并对国内外2 000余次FMT治疗难治性消化道疾病效果和菌群可能机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FMT在肠道疾病治疗标准化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中海拔地区不同暴露时间下大鼠肝脏糖代谢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将6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低海拔对照组(海拔400米, C组, 10只)与中海拔组(海拔2 260米, M组, 50只), 再将M组按暴露时间分为1 d(M1)组、3 d(M3)组、7 d(M7)组、15 d(M15)组、30 d(M30)组, 每组各10只。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葡萄糖、丙氨酸转氨酶(ALT)、血乳酸、肝乳酸、肝三磷酸腺苷(ATP)和肝糖原的含量。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肝脏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mRNA表达情况, 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ICDH、G6Pase、AMPK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与C组相比, M1、M3、M7、M15和M30组大鼠血浆中ALT、血糖、血乳酸及肝乳酸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1、M3、M7组肝糖原含量及ICDH、G6Pase的mR... 相似文献
93.
94.
95.
目的 研究外周血中CD49a阳性NK细胞的功能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志愿者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及其亚群包括CD56brightNK、CD56dimNK细胞群上CD49a及IFN-γ的表达;ELISA检测健康志愿者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中IFN-γ的表达。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RA患者外周血NK细胞及其2个亚群上CD49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在RA患者血浆、外周血NK细胞及其亚群上IFN-γ的表达显著升高;同时CD49a与IFN-γ双阳性的NK细胞比例增加,且CD49a阳性NK细胞较CD49a阴性NK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IFN-γ。结论 CD49a阳性NK细胞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熊胆粉滴眼液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卡他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卡他性结膜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2组均给予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熊胆粉滴眼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治疗前后统计2组症状体征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流泪、眼痒、怕热畏光、异物感、滤泡、乳头、白眼红赤、胞睑红肿等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流泪、眼痒、怕热畏光、异物感等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胆粉滴眼液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卡他性结膜炎疗效优于单用他克莫司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7.
目的:明确CD8~+T细胞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的杀伤机制。方法:分选白癜风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CD8~+T细胞,分别与原代黑素细胞及永生化正常黑素细胞系PIG1及永生化白癜风黑素细胞系PIG3V建立共孵育杀伤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靶细胞被杀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杀伤环境中IFN-γ、TNF-α、颗粒酶B及穿孔素的分泌水平。结果: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杀伤原代黑素细胞及PIG3V能力,分泌IFN-γ、颗粒酶B及穿孔素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而杀伤PIG1能力和TNF-α水平并无显著差异;白癜风患者CD8~+T细胞IFN-γ分泌水平与细胞杀伤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白癜风患者CD8~+T细胞杀伤黑素细胞是白癜风发病的重要机制,且该杀伤作用可能依赖IFN-γ、颗粒酶B及穿孔素分泌水平的上调。 相似文献
98.
2021年6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了《共识文件:心力衰竭调整药物治疗的患者特征》(简称《共识》)。《共识》指出,虽然目前指南推荐明确,证据充分,但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仍然不佳。这是由于多数患者用药剂量不足,究其原因主要与血压低、心率慢、肾功能不全或高钾血症相关。《共识》确定9种可能与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相关的特征,根据患者特征调整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可以使每例患者比传统最大限度调整疗法获得更好、更全面的治疗。相比2021年4月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和加拿大心力衰竭学会联合发布的《心力衰竭指南更新:定义新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药理学标准》,《共识》更侧重于根据不同患者特征进行个性化治疗建议。该文对《共识》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基于脑部T2WI病灶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鉴别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湖院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诊治的MS和NMOSD患者223例的资料, 按照7∶3的比例完全随机分为训练集(156例)和测试集(67例)。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接受诊治以及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接受诊治的MS和NMOSD患者共74例作为独立的外部验证集。对患者进行脑部横断面MR T2WI, 从T2WI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 通过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行特征选择, 之后构建各种机器学习分类器模型(logistic回归、决策树、AdaBoost、随机森林或支持向量机)鉴别诊断MS与NMOSD。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训练集、测试集、外部验证集中各分类器模型的性能。结果基于多中心的T2WI, 共提取了11个与区分MS和...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检测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aa10p)和朊蛋白(PrP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白斑、口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OSCC(112例)、白斑(42例)及正常黏膜组织(11例)中Naa10p和PrP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Naa10p和PrPc在OSCC表达最高,白斑次之,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最低。Naa10p在3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rPc分别在白斑和OSCC组织,正常口腔黏膜与OSCC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Naa10p的表达水平与OSC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rPc表达仅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rPc在OSCC中的表达强度随组织学分化程度下降而明显升高(P<0.05),而Naa10p的表达强度随组织学分化程度下降而明显下降(P<0.05)。结论:Naa10p和PrPc与OSCC的发生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