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91.
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牵引成骨过程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在局部环境因素作用下是否可以转化为成骨细胞。方法 体外培养幼兔肺组织、关节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向来源部位不同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中加入骨形成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BMP-2和TGF-β1混合液、血小板裂解液,通过组织化学和细胞免疫学方法观察和鉴定细胞。通过膜张力观察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在张力的作用下细胞的变化。结果 来源于关节周围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在BMP-2或BMP-2与TGF-β1协同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成骨细胞。其他部位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在各种细胞因子和机械张力的作用下未观察到细胞的转化。结论 牵引成骨过程中成骨细胞是多向来源的。  相似文献   
192.
本文报道了应用下颌隆突作为自体骨移植的供骨源进行牙槽嵴增量和上颌窦提升植骨.使种植体获得理想的植入位置。1例伴有双侧下颌舌侧隆突患者需要修复缺失的上颌磨牙和下颌前磨牙。两个缺失牙区域的牙槽嵴均存在骨量不足,种植前需要进行骨移植。下颌隆突被用于下颌牙槽嵴的侧方增量以及为增加上颌牙槽嵴垂直高度而进行的上颔窦提升。植骨术后6个月,两个植骨区均可见足够的新骨形成。植骨区新形成的骨质形态与正常骨质相一致。种植体成功植入并负重,美观和功能得到恢复。通过本病例的观察,下颌隆突可用于牙槽嵴增量和上颌窦提升。但是下颌隆突作为自体骨移植的供骨源,其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93.
目的 探讨女性艾滋病患者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奈韦拉平(NVP)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会增加肝毒性.方法 选取女性艾滋患者158例,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86例设为高CD4+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72例设为低CD4+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检测肝功能、血常规、CD4+ T淋巴细胞等,分析2组患者3个月内的肝功能变化,并观察2组肝损害程度.结果 低CD4+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CD4+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损害程度明显增加(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奈韦拉平发生肝毒性较常见,女性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含有奈韦拉平的治疗方案未增加肝毒性.  相似文献   
194.
目的探讨女性艾滋病患者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奈韦拉平(NVP)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会增加肝毒性。方法选取女性艾滋患者158例,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86例设为高CD4+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72例设为低CD4+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检测肝功能、血常规、CD4+T淋巴细胞等,分析2组患者3个月内的肝功能变化,并观察2组肝损害程度。结果低CD4+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D4+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损害程度明显增加(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奈韦拉平发生肝毒性较常见,女性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含有奈韦拉平的治疗方案未增加肝毒性。  相似文献   
195.
目的 评价静脉吸毒艾滋病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疗效,探讨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抗病毒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7年7月-2009年6月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102例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毒(IDU/HIV)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疗效和存在的问题.结果  102例静脉吸毒感染HIV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12个月的过程中,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47例(46.1%),因各种原因退出治疗队列的患者36例(35.3%).在坚持治疗的66例(64.7%)患者中,免疫学成功者48例(72.7%)在治疗6个月、12个月时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与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失败者18例(27.3%)在治疗6个月时CD4+T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在治疗12个月出现下降,与基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年的66例患者中有23例(34.8%)血浆病毒载量在检测水平以下.结论 吸毒人群抗病毒治疗队列的终止治疗率较高,服药依从性较差,免疫学疗效和病毒学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观察缺血灌注期间实施亚低温对再建血运(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24h组(n=10);常温再灌注组:按缺血再灌注时间点分为MCAO 2、3、4、5、6h,再灌...  相似文献   
197.
目的:通过对海外疟疾综合防治项目的经济学评价,分析“卫企联合”模式的优势,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海外疟疾防控项目的实施,维护中方员工与当地雇员的健康。方法:针对某中资矿产企业在刚果(金)实施的疟疾综合防治项目,从企业视角核算项目投入成本,将“避免的疟疾病例数”作为效果指标,以成本效果比、净现值、效益成本比为评价指标,对该项目开展经济学评价。结果:项目实施第一个年度的成本约为101.80万元,共避免约198例疟疾病例的发生,项目的成本效果比约为4000元/例。项目直接健康产出的货币化价值约为260.80万元,效益成本比为2.56,净现值约为159.00万元。结论:该项目有效防控员工的疟疾发生,效果显著,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项目采用的“卫企联合”模式在海外疟疾防治上的明显优势,但项目成本仍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建议今后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积极推动疟疾防治的多方联合与常态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8.
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的脑电监测中, 全面性周期性放电是常被监测到的异常波形。当全面性周期性放电出现一些特征(如频率≥1.5 Hz或附加特征)时, 提示患者癫痫发作风险高或预后不良。与常规脑电图相比, 连续脑电图监测时间更长, 因此这些波形检出率更高。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此类波形进行了研究, 但在波形的意义方面存在争议。文中将对此类波形的定义、特征及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中它们对判断患者预后和指导治疗等方面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9.
目的 了解2020年江苏省伊蚊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虫媒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5—10月,在江苏省南部常州市新北区和苏州市张家港市、中部南通市海安市和盐城市盐都区、北部徐州市睢宁县和宿迁市泗洪县各选取1个自然村作为监测点,在6个监测点各选1处定点小型积水容器,每月上、下旬分别采用吸管采集伊蚊幼虫1次。所采集幼虫在实验室内饲养至成蚊后进行种群鉴定。此外,在6个监测点各选择30户居民家庭,检查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幼虫孳生情况,并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计算幼虫密度。在常州市金坛区翠园新村周围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饲养至子1代,采用成蚊接触筒强迫接触法测定雌性成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残杀威等4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 2020年在江苏省6个监测点定点小型积水容器内共捕获伊蚊幼虫1 165条,羽化后经鉴定均为白纹伊蚊,7月捕获伊蚊幼虫数量最多。在6个监测点累计调查1 152户居民家庭,5—10月伊蚊幼虫平均BI值分别为9.58、13.20、13.71、13.20、12.18和5.58;常州市新北区伊蚊传播风险较高,其BI值高于睢宁县(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