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探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在治疗骨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强直伴小颌畸形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治疗11例(15侧)TMJ强直伴小颌畸形及OSAS患者.患者年龄9~42 岁.4例为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重度小颌畸形,7例为单侧TMJ强直伴小颌畸形.9例合并重度OSAS,2例伴有轻、中度OSAS.8例患者行双侧下颌骨体延长,3例患者行单侧下颌骨体延长.11例患者15侧TMJ强直均行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术后复查10~22 个月,平均复查时间15.3 个月.手术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治疗;第二阶段,TMJ强直的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术后间歇期4~7 d,牵引速度1 mm*d-1,分4次进行.稳定期为3~4个月.术后即行开口训练.每一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线头影测量及睡眠多导图仪(polysomnography, PSG)检查.结果:11例患者19侧下颌骨经牵引延长后,小颌畸形及OSAS得到有效治疗.15侧关节强直经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矫治后,开口度均恢复正常.牵引间隙内成骨良好,未见感染及成骨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无关节强直复发.结论:牵引成骨技术可有效矫治TMJ强直导致的小颌畸形伴OSAS,并为关节成形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手术方法简便,风险小,治愈率高,近期效果稳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2.
梁成 《四川中医》2008,26(12):67-68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熄风方治疗颈椎病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活血通络熄风方治疗颈椎病性顽固呃逆41例。结果:治愈30例(73.2%),显效6例(15%)。结论:活血通络熄风方治疗颈椎病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3.
目的研究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状态-特质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水平的相关性, 并探讨术前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筛选术后低生活质量人群的可行性。方法以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正颌手术的牙颌面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4个时期以STAI [包括状态焦虑量表(SAI)和特质焦虑量表(TAI)]及正颌生活质量量表(OQLQ)对患者进行调查。其中SAI、TAI总评分范围均为20~80分, 分数越高表示状态-特质焦虑程度越高;OQLQ包括社会功能、面部美学、口腔功能和美学感知4个维度, 总评分范围为22~88分, 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水平越低。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法对不同时期SAI、TAI评分及OQLQ总分进行总体和事后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患者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诊断分类、教育程度、社交人数)与术前、后不同时期状态-特质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的相关性, 以及不同时期状态-特质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  相似文献   
174.
鞋钉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好发于年轻人,单发、体积小、边界清楚.血管瘤样或表面色素沉着.扁平或外突生长,组织病理呈特征性的双相分化表现。病变常累及躯干和四肢.头颈部也可发生。目前发生于口腔的病例仅有3例个案报告。本文报道了一例发生在24岁年轻男性患者左下颌牙龈的鞋钉血管瘤。这一罕见病例的诊断应与下列几种疾病进行鉴别.包括网状血管内皮瘤、卡伯氏肉瘤斑块期、良性淋巴管内皮瘤和分化较好的血管肉瘤。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探讨可吸收生物缝合线在神经外科帽状腱膜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施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可吸收生物缝线和普通丝线对切口愈合的影响。结果可吸收生物缝线组患者切口愈合率高于,而切口瘢痕宽度低于普通丝线缝合组;随访3~6个月,可吸收缝线组未见有线节反应和瘢痕增生;而普通丝线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5例线节排异反应,3例轻度瘢痕增生。结论神经外科帽状腱膜缝合中采用可吸收生物缝线连续缝合,对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切口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6.
脑裂头蚴病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头蛐病是由孟氏迭宫绦虫的幼虫感染所致,通常累及皮下组织、肌肉和筋膜,侵入脑内的罕见。本文报告1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9岁,南京郊区人。因右下肢跛行1年余,1个月前癫痫大发作一次于1994年11月10日入院。患儿生长于当地,未去过外地。入院时,一般情况良好,无皮下结节。神经系统检查除右下肢肌力稍差外无其它阳性体征发现。头颅CT扫描示,左额叶片状不均质低密度区,间杂多发斑点状钙化,注射对比剂后病灶中心呈不规则形增强,同侧侧脑室前角受压,中线轻度右移。拟诊胶质瘤,于1994年11月21日在全麻下行左额颞部开颅术,术中发…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评价综合应用正颌外科、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术矫治进行性半面萎缩畸形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 5例进行性半面萎缩畸形,轻度畸形的1例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及同期行颏成形术;中度畸形的2例,一期行上颌Le Fort I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和颏成形术,3~6个月后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重度畸形的2例,一期行患侧下颌升支和上颌牙骨段的同期牵引成骨术,3~4个月后取出牵引器的同时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结果 5例患者正颌外科及牵引成骨均效果良好,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均成活,患者面部对称性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①进行性半面萎缩症的程度与发病年龄密切相关,发病年龄越小,畸形越严重.②综合应用正颌外科、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可有效矫治进行性半面萎缩畸形的软、硬组织复合畸形.  相似文献   
178.
脑血管畸形是脑血管胚胎发育不全所致的一组疾病。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多样 ,即使采用CT检查 ,仍有些病人被误诊为脑肿瘤而手术。近年我们收治 5例术前被误诊为脑肿瘤的脑血管畸形病人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患者中男性 2例 ,女性 3例。年龄 2 3~ 4 5岁 ,病程 1~ 12个月 ,无一例急性发病。主要症状 :头痛 3例 ,癫发作 2例。其中伴有头晕 2例、单侧视力下降 2例、走路不稳 1例、一侧面部感觉减退 1例 ,病程中出现颅内高压表现 2例。1.2 辅助检查 本组病人均行头颅CT扫描 ,3例术前误诊为胶质瘤 ,其C…  相似文献   
179.
目的:采用有限元仿真和标本实验结合的方式测定新研制的尺骨鹰嘴交锁髓内钉的力学性能,并探究新型交锁髓内钉(NIN)锥形锁定螺钉使用数量对其固定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Mimics19.0和SolidWorks 2014建立尺骨鹰嘴横形骨折模型,分别采用克氏针张力带(KTB)和NIN修复;利用Ansys分析KTB、NIN的固...  相似文献   
180.
目的探讨对外置式牵引成骨技术矫治重度上颌后缩术后的长期稳定性。方法对采用外置式牵引器矫治的5例重度上颌发育不足患者拍摄治疗前、稳定期末、术后1年及术后3~6年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其X线头影测量结果。结果SNA角术后一年平均复发率23.7%,术后3~6年平均复发率38.0%。A点水平位移术后一年内平均复发率27.6%,术后3~6年平均复发率39.0%。A点垂直位移在术后1年内或上升或下降,但术后1年到术后3~6年内该变量均为向下增长。结论①在外置式牵引器拆除后一年内存在明显复发倾向,一年后复发趋势仍然存在,但明显减弱。②牵引成骨术后上颌骨前部骨质存在不同程度吸收改建。③未成年患者采用外置式牵引成骨术后面中部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进一步生长发育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