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0篇
药学   39篇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郝静  邓润智  李煌 《海南医学》2016,(11):1867-1869
目的:探讨上颌近中向埋伏阻生尖牙造成同侧切牙牙根吸收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上颌尖牙近中向埋伏阻生伴同侧切牙牙根吸收的青少年患者27例,获取锥形束CT数据,应用Mimics17.0软件进行三维成像后,分析上颌尖牙近中向埋伏阻生造成同侧切牙牙根吸收的临床特征。结果上颌尖牙近中向埋伏伴同侧切牙牙根吸收以女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为1:2。安氏Ⅱ类错颌畸形较多(59.3%),尖牙牙尖多数位于吸收切牙长轴的近中(80.0%),尖牙与切牙牙根90.0%有接触。唇腭侧阻生无明显差异。结论上颌近中向尖牙阻生致同侧切牙牙根吸收易出现在安氏Ⅱ类患者,女性好发,发生吸收的侧切牙数量多,但中切牙更易发生重度吸收。  相似文献   
92.
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91例患者,第一组为坚固内固定组57例(平均年龄30.9岁),第二组为钢丝固定组34例(平均年龄26.6岁)。选择标准:①手术时14岁或超过14岁者;②Ⅱ类颌面畸形,适合采用BSSO手术者。第一组采用双皮质骨螺钉进行固定;第二组采用下颌下缘钢丝固定和6周的颌间固定。在手术前2周,手术后1周、8周、6个月、1年、2年、5年分别拍摄头影测量片,测量覆、覆盖变化以及颏联合点(Lc)、L1、U1的垂直和水平向的改变。结果和讨论第一组下颌骨出现暂时性的向前移动,术后6个月达到高峰,但术后5年又回到手术完成时的位置。下切牙在术后8周内向前…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颌间Ⅲ类矫形力动物模型。方法选用6只青春期雌性恒河猴为实验动物,实验组4只,配戴双阻板磁力功能矫治器,对照组2只,不配戴矫治器。分别于3月、6月处死实验动物。结果矫治器均配戴良好,实验动物位改变明显,3月组平均位改变5.5mm,6月组平均位改变6mm。结论采用双阻板磁力功能矫治器建立的颌间Ⅲ类矫形力动物模型符合颌间Ⅲ类矫形力在力值和方向上的要求,能够较准确地模拟临床颌间Ⅲ类矫形的变化过程,可以作为研究颌间Ⅲ类矫形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4.
应力作用于髁突软骨细胞信号转导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力作用下,髁突软骨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改变,如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凋亡过程。对于外源性机械力学信号,髁突软骨细胞是如何识别并作出相应的生物学反应呢?研究表明,应力作用下,髁突软骨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复杂交叉,涉及多种生物分子,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就髁突软骨应力信号转导的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 对拔除畸形上颌侧切牙的病例进行探讨,寻求最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10例拔除畸形上颌侧切牙的患者,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平均疗程(20±5)个月,上前牙均有不同程度的向后内收,拔牙间隙均关闭,患者侧貌得到改善.矫治后对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进行少量外形调整,达到兼顾实现美观和功能的目的 .结论 对于上颌侧切牙畸形或者侧切牙单侧缺失的患者,拔除侧切牙是最有利患者远期利益的方案,但在治疗中需要综合考虑功能、美观和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放疗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荷瘤鼠模型后,60只荷瘤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丹参组(低、高剂量)、放疗组、丹参低剂量+放疗组(联合1组)、丹参高剂量+放疗组(联合2组)。各组于接种第二日起每天ip给药,连续12 d,放疗组及联合1、2组于接种第7日起给予钴-60照射肿瘤局部,剂量2 Gy·d-1,连续5 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动物,剥离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MVD。结果联合1组的MVD较放疗组和丹参低剂量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联合放疗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血管的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放疗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荷瘤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低剂量组(丹低组)、丹参高剂量组(丹高组)、放疗组、丹低+放疗组(联合1组)、丹高+放疗组(联合2组),每组各10只小鼠。各组于接种第二日起每天腹腔注射给药,连续12 d,放疗组、联合1组、联合2组于接种第7日起给予钴-60照射肿瘤局部,放疗剂量2 Gy.d-1,连续5 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丹参低剂量联合放疗组的微血管密度较放疗组和丹参低剂量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联合放疗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血管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
不同天然澄清剂对醒鼻凝胶水提液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壳聚糖、ZTC1+1-Ⅲ、101果汁澄清剂3种天然澄清剂对醒鼻方水提取液的除杂效果,以优选出醒鼻方水提液的最佳纯化方法。方法:以丹皮酚保留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对3种天然澄清剂的除杂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采用壳聚糖除杂后的药液较为澄清,且对丹皮酚保留率略高,101果汁澄清剂、ZTC1+1-Ⅲ对丹皮酚保留率无太大的差别。结论:用量10%的壳聚糖用于醒鼻方水提取液除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院内制剂前列宁胶囊进行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试验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最大耐受量(MTD)试验测定法对前列宁胶囊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大鼠长期毒性试验连续12周灌胃给药,处死半数动物,其余动物停药进行恢复期观察2周。观察大鼠饮食、活动、体重、大小便、进食量、外观体征等情况,并进行血液、生化、病理学等检查。[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MTD为133g/kg,相当于推荐临床用药量折合0.75g/kg的178倍。长毒试验结果提示,前列宁胶囊高、中、低各剂量组动物均未出现严重中毒表现,各脏器无病理性变化。[结论]前列宁胶囊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表明在推荐临床剂量下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