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2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86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843篇
内科学   411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1426篇
预防医学   710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686篇
  15篇
中国医学   708篇
肿瘤学   261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FOLFIRI治疗转移性大肠癌37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国产伊立替康联合5-Fu和亚叶酸钙组成的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FOLFIRI方案治疗有客观病灶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共37例。FOLFIRI方案具体用法为:国产伊立替康150mg/m2 ̄180mg/m2,静脉滴注d1,5-Fu400mg/m2静脉推注d1,d2,1200mg/m2持续静脉滴注46h,四氢叶酸钙注射液200mg/m2静脉滴注d1,d2。2周重复用药。[结果]全组共完成201个周期(平均5.43±2.78)。33例患者可以评价疗效,37例患者可评价耐受性。PR8例,SD13例,PD12例,有效率24.2%。其中一线治疗患者有效率达41.7%,疾病进展时间(TTP)为3~18个月(中位TTP5.5个月)。生存时间为2.5~22个月(中位生存期15.0个月)。常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白细胞下降48.6%,Ⅲ度白细胞下降占5.4%)和腹泻(21.6%)。[结论]以国产伊立替康为基础的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疗效较好,特别是一线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副作用能够预见、可逆并易于处理。  相似文献   
62.
肿瘤治疗相关性白血病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68岁,于1993年6月22日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半结肠绒毛管状腺癌,Dukes’B期。给予MOF(Me CCNU/VCR/5FU)方案化疗6周期。1994年3月18日患者因胸背部疼痛,行X线和ECT骨扫描检查显示第9胸椎骨转移。于1994年4月~1995年12月行ELF/HEF方案化疗5周期,单药口服足叶乙甙(VP16)2个周期,共用VP164600mg,亚叶酸钙(CF)1300mg,氟尿嘧啶(5FU)17500mg,羟基喜树碱(HCPT)84mg,同时给予氯屈膦酸钠(Bonfos)治疗4疗程和153Sm EDTMP核素内照射1次,骨痛控制,影像学复查提示病情稳定。1996年7月29日患者出…  相似文献   
63.
背景与目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发生、发展有何联系尚无相关研究。该研究拟探究MS与RCC发生率及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组398例RCC患者(透明细胞癌350例,XP11.2易位RCC 5例,乳头状RCC 16例,嫌色细胞癌27例)。160名健康体检者及32例良性肾肿瘤患者(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1例,嗜酸细胞腺瘤8例,后肾腺瘤3例)作为对照组,计算不同人群MS的患病率,比较MS对RCC发生率及恶性程度的影响。结果:透明细胞癌患者相对于正常人群血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的患者同时发生MS的概率为48%、乳头状细胞癌为33%、嫌色细胞癌为26%、XP11.2易位RCC为0%、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17%,而正常体检者发生MS的概率为25%。该研究人群中,MS患者同时患透明细胞癌的概率远高于非MS的患者,而这种差异并未在其他恶性肿瘤中明确体现。病理级别较高的透明细胞癌患者MS发生率较低。结论:MS患者更易发生RCC尤其是肾透明细胞癌。高Furhman分级的患者合并MS的可能性下降,提示对于高分级的患者,RCC的发生可能与代谢性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基于呼出气在线分析系统筛查苯暴露小鼠呼出气中的生物标志物。方法:30只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 mg/m 3)、3、32、324、648、1 296 mg/m 3六个组,采用静式吸入法进行苯染毒28 d。染毒结束后检测小鼠外周血血常规和全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建立茜草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不同产地茜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谱法对10批不同产地茜草进行测定;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对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 建立了茜草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图标定了12个共有峰,并指认了4个共有峰化学成分;10批茜草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之间相似度均大于0.90; 10批次样品被聚类为两大类;主成分分析显示,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78%。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较全面、直观地反映了茜草整体化学成分信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为茜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复方栀子注射液解热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栀子注射液解热抗炎的作用。方法通过家兔细菌内毒素发热、大鼠干酵母发热实验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小鼠二甲苯耳肿胀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复方栀子注射液2mL/kg剂量组能明显减轻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反应和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反应;2、4mL/kg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复方栀子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退障凝胶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695-2487系统);Empower色谱工作站;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2∶18);紫外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大黄素在0.02~0.125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黄酚在0.072~0.360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黄素、大黄酚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9.2%。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具有专属性,可用于退障凝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TLR3c.1377和TLR4Asp299Gly基因多态性与EBV感染在EBV相关胃癌(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 EBVaGC)发生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41例EBVaGC组织、62例EBV阴性胃癌(EBV-negative gastric carcinoma, EBVnGC)组织以及64例健康人群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结合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技术检测TLR3c.1377 和TLR4 Asp299Gly基因多态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胃癌组与对照组比较TLR3c.1377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胃癌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5.6% vs. 29.7%,P=0.004),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患病风险明显高于非携带者(OR=2.435,P=0.008);(2)EBVaGC、EBVnGC以及对照组间TLR3c.1377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EBVaGC组,EBVnGC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所有个体TLR4 Asp299Gly基因型均为Asp/Asp纯合子(P>0.05)。结论 TLR3c.1377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有关,T等位基因为胃癌的危险因子,而C等位基因为一保护基因;TLR3c.1377基因多态性与EBVaGC易感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9.
EB病毒感染是一种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而复杂,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对经血清特异性抗体(IgM)检验确诊的231例EB病毒感染病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EB病毒感染病儿231例,男162例(70%),女69例(30%);年龄1~13岁,平均6  相似文献   
70.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现状及体外耐药性,为临床提供诊断与治疗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ATB Expression及配套试剂,对我院2005年1月1日~2006年6月30日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561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体外耐药性监测。结果大肠埃希菌是引发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42.1%;其次为肠球菌属(14.2%)、直菌(13.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1%)、肺炎克雷伯菌(4.5%)、奇异变形杆菌(2.9%)及铜绿假单胞菌(2.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37.7%和40.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肠球菌(HLGR)检出率分别为66.7%和72.5%;体外耐药监测表明;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保持100%敏感性,对β-内酰脑酶抑制剂复合物和阿米卡星敏感性较强(76%),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但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泌尿系感染最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假丝酵母菌分离率显著上升;病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积极送检,根据尿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