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1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49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4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172.
目的 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共78例,将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9)患儿采用儿科常规护理,试验组(n=39)患儿予以综合护理.护理2个月后,观察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治愈率为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康复,降低患儿病死率,值得临床医生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3.
朱迎春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7,15(4):209-209
苯绕蒽酮致皮肤黑变病6例报告江苏四菱染料集团公司卫生所(徐州221009)朱迎春苯绕蒽酮为一染料中间体,用于制造还原染料。某染料厂在生产过程中,先后发生6例苯绕蒽酮致职业性皮肤黑变病。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20~40岁... 相似文献
174.
175.
目的
比较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66例脑室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A组,34例),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B组,32例),比较2组的存活率、死亡率和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A组死亡4例(11.76%),B组死亡11例(34.38%),2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A组中无交通性脑积水,B组则为5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侧脑室外引流. 相似文献
176.
HPLC法测定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含量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中头孢氨苄与甲氧苄啶的含量。方法以0.02mol·L^-1磷酸溶液(用20%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3.5±0.05)-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5nm。结果头孢氨苄在10.00~90.00)μg·mL^-1、甲氧苄啶在2.00~18.00μ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头孢氨苄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15%;甲氧苄啶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19%。结论以本文中采用的流动相,对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进行测定,结果头孢氨苄、甲氧苄啶两组分分离度较好,峰形对称,结果准确;本法为测定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的含量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对一次性真空采血方法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在学校的新生体检中,采取分组的形式,就一次性真空采血与一次性空针采血进行临床比较.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度(u-1.59,p>0.05),但比较抽血时间、工作人员污染机率、血量合格人数,一次性真空采血优于一次性空针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空采血缩短了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与血样的过多接触,保证采血的安全,避免了交叉感染,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8.
自体腱重建膝内侧副韧带手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修复重建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严重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采取手术重建、修复方法治疗.全部患者损伤程度为III度,即内侧副韧带浅层及深层全部断裂,部分患者合并半月板损伤、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采用在解剖修复内侧副韧带基础上游离移植自体半腱肌腱(semitendinous tendon,ST)或骨-髌韧带-骨(bone-patella tendon-bone,BPTB)重建内侧副韧带浅层.结果:33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43.1(3~71)月.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膝关节无明显不稳及疼痛者27例;仍感觉有内侧不稳定者1例,外翻应力位X线照片检查,患膝内侧间隙增宽大于5 mm;膝关节仍感疼痛者5例,5例中膝关节屈伸功能未完全恢复者4例.术后Lysholm评分为81~91(87.42±3.78)分,与术前0~56(26.45±21.03)分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游离肌腱移植重建膝内侧副韧带效果佳.BPTB及ST均是可供选择的移植物. 相似文献
179.
180.
目的 为提高抗体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比较了3种不同启动子驱动免疫球蛋白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活性。方法 分别构建了在这3种启动子调控下轻链和完整人IgG的表达载体,比较了它们在转染CHO细胞后的瞬时和稳定表达。结果 EF-1α启动子的表达水平略强于HCMV和MTI启动子,后二者中HCMV又略强于MTI,但它们的判别并不明显。对于我们所用的抗HBS人IgG基因,MTI启动子由于其活性可受重金属锌、镉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