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0篇 |
免费 | 84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5篇 |
口腔科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70篇 |
内科学 | 64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65篇 |
外科学 | 75篇 |
综合类 | 192篇 |
预防医学 | 38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80篇 |
中国医学 | 208篇 |
肿瘤学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骨原发性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影像学均表现为骨质破坏;镜下可见瘤细胞呈卵圆形、短梭形,瘤细胞间可见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分割,局部区域可见丰富的形状不规则血管。例1细胞有异型,核分裂象4个/10 HPF;例2肿瘤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TAT6、CD34、CD99和vimentin均阳性,CKpan、S-100、desmin、SMA、EMA、ERG和STAB2均阴性。结论骨原发SFT非常罕见,病理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需与骨的其他原发肿瘤及转移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2014 年6 月至2019 年8 月期间完成的104 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资料,其中包含胰头癌47 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1 例,胆管下段癌26 例,根据已行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组(A组,n=40)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组(B组,n=64)。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A组小于B组(P<0.05)。其中A组术后发生胰瘘5 例,胆漏4 例,腹腔内出血1 例,胃瘫综合征3 例;B组术后发生胰瘘9 例,胆漏5 例,腹腔内出血1 例,胃瘫综合征4 例,余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安全有效,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恢复优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33.
肝移植在手术方式、器官保存及免疫排斥的治疗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移植后非肿瘤性疾病的复发,主要包括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往往导致移植肝功能失活,受者死亡.因此,肝移植后非肿瘤疾病复发已日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目的 探讨保留齿状线内悬吊外切剥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保留齿线内悬吊外切剥术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情况,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疼痛、住院天数和切口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齿线内悬吊外切剥术能有效治疗混合痔,并且减轻术后并发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适宜推广的治疗混合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8.
39.
核因子κB圈套寡核苷酸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制枯否(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活性对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圈套寡核苷酸组,每组均为8只大鼠。圈套寡核苷酸组于移植术前2d经供者尾静脉注入120μg脂质体包裹的NF-κB圈套寡核苷酸。移植再灌注后2h,取各组受者移植肝分离枯否细胞。凝胶迁移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枯否细胞NF-κB蛋白结合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观察枯否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肝功能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移植肝再灌注后2h,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TNF-α、IL-6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伴有肝血窦明显淤血,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胆红素总量(TBI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相反,圈套寡核苷酸组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移植肝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肝功能明显改善。结论NF-κB圈套寡核苷酸能高效抑制枯否细胞NF-κB活性,并抑制其下游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肝的打击和损害。 相似文献
4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原因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2004年12月~2006年3月所行LC术中出血的112例临床资料,总结探讨LC术中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结果:LC术中出血的原因有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112例患者中5例中转开腹止血,余经重新施夹,电凝,缝扎,止血海绵填塞压迫,纱布压迫止血,肝镰状韧带悬吊等方法,成功地控制了出血。结论:术中出血是LC术中严重且最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出血的原因及相应措施,提出预防措施5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