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型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方法:采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栓塞治疗3例,支架植入联合GDC栓塞5例。结果:GDC栓塞治疗3例获得致密栓塞1例、大部栓塞2例;支架植入联合GDC栓塞治疗5例获得致密栓塞4例、大部栓塞1例。结论:采用支架植入联合GDC栓塞治疗为提高大型眼动脉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及保留载瘤动脉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及微血管的变化,观察血管内转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后,海马CA1神经元及微血管改变,探讨eNOS基因转染预防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方法 24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转染携带eNOS基因重组腺病毒组(AdeNOS组)。每组8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兔SAH后脑血管痉挛模型。兔于首次注血后7d进行灌注固定,留取海马区脑组织标本,在电镜和光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及微血管的变化。结果光镜下SA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微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管腔狭窄,管壁增厚;电镜下SAH组海马神经元细胞肿胀,结构不完整,细胞核固缩,线粒体空泡化;AdeNOS组损伤较SAH组明显减轻。结论 SAH后脑血管痉挛可引起海马CA1区神经元变性,可能与海马区微血管痉挛改变有关,eNOS基因转染可明显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预防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80例以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妊娠期妇女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11例未完成研究,共纳入279例;对照组有9例未完成研究,共纳入281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胶囊首次剂量20 mg,后每12 h 1次,每次10 mg,总量130 mg;并于用药第3天早晨加用米索前列醇片600μg,第4~6天早晨分别服用200μg,总量1 200μg。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胶囊首次剂量20 mg,后每12 h 1次,每次10 mg,总量50 mg;并于用药第3天早晨服用米索前列醇片600μg。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总有效率、出血持续时间以及出血持续天数≤10 d、出血持续天数≤15 d、出血量≤月经量的例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长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的用药时间可显著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出血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4.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是小儿肾积水的常见原因。其病变过程进展缓慢,早期发现困难,常致肾功能受损后才引起重视。经B型超声筛查,我们于2008年5月至11月共收治16例UPJO婴幼儿患者,现对其诊断方法及手术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5.
成骨细胞复合材料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复合成骨细胞修复兔颅骨缺损,观察新型颅骨修复材料的修复效果,探索临床应用骨组织工程学修复颅骨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兔颅骨成骨细胞,并将其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联合培养.应用联合培养后的复合材料修补颅骨缺损模型,应用大体观察、病理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修复效果.结果 体外培养并鉴定的兔颅骨骨膜成骨细胞可形成钙化结节,ALP染色呈强阳性,具备良好的成骨能力,在新型颅骨修复材料表面生长良好,6周后扫描电镜下观察显示产生大量新生骨组织,达到较满意修复效果.结论 新型纳米级羟基磷灰石作为细胞外基质,复合成骨细胞对颅骨缺损进行组织工程学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血钠、血钾水平对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继发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DH)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的23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后2~4周CT检查表现为脑室进行性增大以及需永久依赖分流术才能改善症状的病人诊断为SDH。结果 239例中,61例术后发生SDH,发生率为25.5%。分流术距发病的中位时间为51 d(32~72 d)。入院时血钠水平为(139.82±5.27)mmol/L,术后血钠水平逐渐升高,术后2 d达峰值[(148.82±5.10)mmol/L];入院时血钾水平为(3.52±0.52)mmol/L,术后2 d最低[(3.25±0.48)mmol/L]。与无SDH病人相比,SDH病人术后2~7 d血钠水平明显增高(P<0.05),入院时及术后2~7 d血钾水平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和术后2 d血钾降低、术后2 d血钠增高是SD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血钾≤3.25 mmol/L、术后2 d血钾≤3.00 mm...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急性破裂的临床体会 ,对其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5 7例急性破裂宽颈动脉瘤 ,均先植入冠脉支架覆盖动脉瘤颈 ,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内填塞GDC。结果  1例因血管扭曲不能植入支架 ,5 6例成功 ,均达到 90 %以上栓塞 ,载瘤动脉通畅 ,所有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结论 血管内支架植入结合GDC填塞是治疗急性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静脉支架成形治疗矢状窦复杂性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通过静脉支架植入改善硬脑膜动静脉瘘引流,治疗伴引流静脉狭窄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例上矢状窦,左侧横窦及颈静脉球区的复杂性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伴右侧横窦闭塞,左侧颈静脉严重狭窄达80%,矢状窦扩张,将支架植入狭窄静脉,改善静脉引流。结果 成功植入静脉支架,残余狭窄约30%,症状明显改善,头痛逐渐消失,行走不稳消失,视力较前明显改善。6个月后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颈静脉支架位置形态好,无支架内狭窄,上矢状窦、横窦及乙状窦瘘口较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静脉支架植入改善硬脑膜动静脉瘘引流,治疗伴引流静脉狭窄的硬脑膜动静脉瘘是可行的,其近期疗效满意,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9.
多支架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多支架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体会。方法 采用2枚或2枚以上支架对8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12支狭窄血管行血管成形术,共植入17枚支架,其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使用自膨胀支架,颅内段和椎动脉使用球囊膨胀型支架。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狭窄均明显改善,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脑缺血发作,除1例动脉闭塞外,其余无再狭窄发生。结论 多个支架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00.
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的短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2 0 0 0年10月至 2 0 0 2年 9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 93例 ,其中颈内动脉颅外分叉部狭窄 86例 ,单纯颅外段狭窄 4例 ,单纯颈总动脉狭窄 2例 ,功能性颈外动脉狭窄 1例 ,采用自膨胀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治疗。结果  93例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 ,血管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平均 (79.5± 14 .6) %降低到 (11.2± 7.8) % ,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大卒中发生 ,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缺血发作 (TIA) (1.1% ) ,1例患者出现小卒中 (1.1% )。 91例患者获得术后临床随访 ,随访期 3~ 2 5个月 (平均 7.9个月 ) ,随访期间无TIA及卒中发生 ,无死亡。DSA随访 2 9例 ,再狭窄 1例 (3 .4 % )但无临床症状。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而有效方法 ,短期效果也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