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关系,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了37例VD患者的ApoE基因型,并与40例同龄对照组及40例非痴呆脑梗塞组比较,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及部分载脂蛋白。结果表明,VD组ε4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非痴呆脑梗塞组(P<0.05),VD患者中携ε4等位基因者血TC及LDL-C水平显著高于携ε2、ε3者。提示:ε4基因可能是VD的危险因子,其机理可能与大脑血管性和变性性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检测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体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参考IgAN病理类型HASS分级标准,把39例IgAN患者的肾活检标本,分为轻度增生组(HaasⅠ、Ⅱ型)、局灶增生组(HaasⅢ型)和增生硬化组(HaasⅣ、Ⅴ型)。据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评估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GF-β、p-JNK、d—SMA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结果IgAN各病变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和TGFβ1、p-JNK、α-SMA表达均增高,且p-JNK与TGF-β1、α-SMA表达和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正相关。结论在I酗N患者肾组织中,JNK可能是调控TGF-β1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关键细胞内信号。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按揉背俞穴对化疗后病人恶心、呕吐发生频率和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肿瘤外科及妇科住院行化疗且方案中使用铂类药物的60例病人,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病人按揉背俞穴,观察两组病人恶心、呕吐、干呕发生的频率和程度。[结果]化疗后两组病人恶心、呕吐、干呕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揉背俞穴能减轻化疗后病人恶心、呕吐、干呕发生的频率和程度。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2014-2016年公立中医院与民营中医院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公立中医院和民营中医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方法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确定卫生资源投入产出指标,对中医卫生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规模报酬状态和DEA相对有效性,通过实际值和投影值,确定研究对象的适宜规模。结果民营中医院在卫生资源产出所占的份额基本在5%左右,对公立中医院竞争有限。公立中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在合理范围之内,民营中医院只有63.53%。公立中医院的卫生资源基础好,基本达到最佳规模。民营中医院呈现规模报酬递增,DEA非有效状态。结论公立中医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比较合理,民营中医院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卫生行政部门应该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结合中医基本理论子午流注时辰法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耳穴贴压结合时辰疗法治疗。通过测定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使用量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耳穴贴压结合时辰疗法对胃癌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后48 h内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A消耗量方面,观察组使用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结合子午流注时辰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较少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术后伍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 (ANP)的影响。【方法】36例拟行上腹部手术且合并有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术后根据需 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B组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C组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加用舒芬太尼50 μg。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毕、术后24h及术后48h血浆ET及ANP浓度;监测HR、BP及进行VAS评 分。【结果】B组及C组术后24hET及ANP值显著低于A组(P<0.01),且C组降低幅度比B组更大(P <0.01),B及C组术后HR、SBP、DBP及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同期值(均P<0.05),且C组数值比B组 更低(P<0.01)。【结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尤其伍用舒芬太尼,能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改善循环功能,降 低高血压病患者术后ET及ANP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7.
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诱导时加用舒芬太尼,对照组则加用芬太尼。分别记录麻醉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2min(T2)、5min(T3)、10min(T4)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结果 MAP、CO、CI在T2、T3、T4时点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HR在T3、T4时点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而观察组的MAP、CO、CI、HR在组内T0与T2、T3、T4时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过程中不但对MAP、CO、CI、HR等血液动力学指标无影响,而且能更好地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98.
高温高压灭菌对口腔医学模型精准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温高压灭菌对常用三种模型材料制作的模型形变影响。方法:应用牙科用普通石膏、硬石膏、超硬石膏各制作口腔医学模型30个,共90个。分别测出三组模型在高温高压灭菌前后的长度与体积改变,通过统计学与率差分析,了解该方法处理后模型长度与体积的改变。结果:三组模型在灭菌前后长度与体积的改变经统计学比较,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各组模型均未发现统计学与率差同时存在差异情况。结论: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口腔医学模型,灭菌效果可靠,不会使模型变形,对人体与环境无害,是一种良好的使模型灭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C反应蛋白(CR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类风湿因子(RF)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明显改善症状,且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LEE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术后给予电磁波治疗仪照射伤口3d,2次/d,30 min/次;对照组60例术后未给予任何特殊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后排液量少于或等于月经量者多于对照组(96.66% vs 71.66%,P<0.05);阴道出血时间≤15 d者、伤口愈合面>2/3者均较对照组多(98.33% vs 74.99%、95.00% vs 65.00%,P均<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联合电磁波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