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215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416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93篇
  2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1998年年底,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会上,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从1999年1月起对已实行了40多年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力度大,时间紧,涉及面宽,特别是涉及到千百万职工的切身  相似文献   
22.
感染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锦松  张扬达 《医学综述》1999,5(6):271-271
<正>近来的研究表明,新近的细菌和病毒感染与脑缺血发生关系密切,有人报道指出婴儿急性偏瘫患者的1/3与正在或新近发生的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急性感染是成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及可能的致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目的:较为客观地评价中药1、2、3号方结合西药基础疗法治疗SAR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SARS诊断标准,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63例临床确诊SARS病人,按病情轻重程度,分为普通症和重症,将普通症和重症分别随机分组,其中中西医结合组31例,单纯西药组32例,并根据SARS的自然进程和临床特征分为高热、喘憋、吸收三期.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基础治疗的同时,按证、期不同分别口服非典1、2、3号方,单纯西药组用西药基础治疗.选取发热所致的全身中毒症状与体征、X线胸片、血常规及血生化等指标进行21天治疗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可以明显减轻发烧所致的全身中毒症状,并且具有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的作用,与单纯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取得临床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4.
TLC同时测定10种精神安定药物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10种精神安定药物的血药浓度系统测定法,为临床药物中毒抢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薄层层析分离定性,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含量。结果:用一套展开系统同时对10种药物一次性展开,分离度良好,不同波长下对10种药物进行TLC扫描,线性关系、精密度和稳定性均符合定量要求。结论:此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药物中毒时的血药浓度分析及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ytomycin C,MMC)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同期连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分为:A组: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 MMC眼98例(128眼);B组: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 MMC 71例(95眼);C组:小梁切除术 MMC 48例(60眼).比较3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3组术后1年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浅前房和低眼压:A、B组无统计学差异,但都低于C组;高眼压和脉络膜脱离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角膜散光量:A组术后2wk增高不明显(P=0.187,P>0.05),术后1年时接近术前水平;B、C组术后2 wk明显增高,术后1年时仍明显高于术前(P=0.001,P<0.01).术后角膜极向散光值:3组术后早期明显增高,出院后逐渐下降.结论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 MMC与另两种术式相比,疗效相当,但术性角膜散光较小,3种术式都可以引起顺规性散光,随着时间延长,向逆规性散光漂移.可拆除缝线的应用有利于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6.
儿童睡眠紊乱问题很常见,它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存在潜在的严重威胁,但这一问题仍未被儿科学、心理学以及儿童保健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所重视,其表现之一就是对于儿童的睡眠觉醒障碍的用药研究太少。对于成年人睡眠紊乱用药的观察可以对儿童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但事实上很多药物不具备在儿童中应用的许可,仅仅处在临床试用阶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需要认清每名儿童睡眠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本篇综述主要涉及儿童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失眠,重点强调褪黑素在治疗失眠中的作用,这正是目前关于失眠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7.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短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栾双梅  吕雪霞  张扬 《医药导报》2004,23(12):0928-0930
目的:评价短期应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102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d 1;对照组108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d 1。两组用法均为po,qd,共7 d。记录治疗前和用药期间的腹痛、反酸、腹胀和嗳气症状的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腹痛消失平均时间分别为(3.1±1.5),(5.6±1.7) d,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第1天治疗组腹痛缓解率5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4%(P<0.05)。治疗组第7天的反酸消失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患者每天腹胀和嗳气的消失率均差异无显著性。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雷贝拉唑对DU患者的症状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其腹痛和反酸的缓解作用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双颌前突病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双颌前突患者14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与传统方法加强支抗,通过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变化评价2种支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结果:2组患者在6~8个月后上下颌前牙内收均达到预定位置,实验组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分别近中移动0、29mm和0.56mm,上下颌切牙切缘分别腭侧移动6.93mm和6.03mm;对照纽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分别近中移动1.36mm和1.96mm,上下切牙切缘分别腭侧移动5.79mm和4.21mm。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完全可以代替传统支抗方法,满足正畸临床治疗双颌前突的需要,实现前牙最大程度的内收。  相似文献   
29.
正畸治疗中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探讨各因素对牙根吸收影响的程度和大小,以期寻找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因子。方法:随机选择病例资料完整的64例矫治已经结束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结果: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平均值为0.93mm。t检验结果显示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大小与性别、拔牙与否和安氏分类的类型无关,相关分析结果为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大小与疗程、方丝弓戴用的时间、根尖垂直向位移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各相关因子的预测和评估的效率较低。结论: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数量较小,目前尚无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因子。  相似文献   
30.
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奇霉素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测定阿奇霉素(阿泽红霉素)制剂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阿泽红霉素与茜素红在水-醇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荷移反应生成的荷移络合物在525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1.26×104L/(mol·cm),药物浓度在5~55mg/L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7.0%以上,RSD为0.95%(n=6).结论方法稳定、准确、灵敏、快速,对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