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 初步构建“互联网+”癌痛患者管理及延续护理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初步拟定信息平台功能模块。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名癌症、疼痛相关临床管理专家,通过Delphi法对信息平台功能模块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 最终确立癌痛患者管理及延续护理信息平台功能模块的指标,包含3项一级指标(系统管理端、患者端APP、医护端APP)、14项二级指标、40项三级指标,指标重要性得分为4.60~4.95分,变异系数为0.04~0.2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05,专家权威系数为0.87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互联网+”癌症患者疼痛管理及延续护理信息平台功能模块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及重要性,能为癌症患者疼痛信息的优化管理及远程居家照护服务的实践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2.
193.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对上颌切牙慢性根尖周炎的骨质破坏进行三维结构分析,以期揭示上颌切牙慢性根尖周炎骨质破坏的立体形貌.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慢性根尖周炎的33颗上颌切牙进行锥形束CT扫描,从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图像上测量根尖周骨质缺损切龈向、近远中向和唇腭向的最大径,同时观察骨皮质是否有破坏.结果 33颗上颌切牙根尖周骨病损切龈向骨质破坏最严重,且52% (17/33)的患牙位于唇、腭侧;61% (20/33)的患牙唇腭向骨质破坏的最大径大于近远中向骨质破坏的最大径;39%(13/33)的患牙骨皮质有破坏,多发生在唇侧.结论 患慢性根尖周炎的上颌切牙骨质破坏可能更多发生于切龈向和唇腭向,在临床上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观察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分布、峡部形态和纵向走行变化,为根管治疗和根尖手术提供根管解剖形态的指导.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118颗,进行横切片,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牙根全长的根管数目、峡部形态及Hsu和Kim分型.结果 72.0%(85/118)的牙根含双根管,有峡部者占69%(59/85);牙根在根冠1/3段的双根管占99%(84/85),独立双根管和含峡部者均占49% (42/85),含峡部双根管在向根尖走行的过程中逐渐融合为单根管;全根长中根管峡部的横断面形态主要为Ⅳ和V型.结论 上颌第一前磨牙双根管间峡部主要存在于根中1/3,横断面形态与根管通联,根冠向根尖走行过程中渐融合为单根管;提示临床根管治疗中应以渗透性强的冲洗剂充分浸泡,加强对峡部的清理,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5.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和粘接界面老化后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变化,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纳入甲基丙烯酸酯类复合树脂(Clearfil AP-X,树脂A)及其配套粘接剂(Clearfil SEBond,粘接剂a)和环氧树脂(Filtek P90,树脂B)及其配套粘接剂(Filtek P90 System Adhesive,粘接剂b).将树脂A、B分别制作基底树脂块各24块,各分为3组,每组8块:①对照组,基底树脂块表面涂布粘接剂,充填固化新树脂后切成条状试样;②粘接界面老化组,基底树脂块粘接新树脂后切成条状试样,行温度循环老化;③基底树脂老化组,将基底树脂块行温度循环老化后打磨表面,再粘接新树脂,最后切成条状试样.每组中由基底树脂(A、B)-粘接剂(a、b)-新树脂(A、B)构成8种粘接组合,每一组合设2个平行样.体视显微镜下筛选条状试样,每个粘接组合获得15条微拉伸试样,用微拉伸测试仪检测微拉伸强度,对不同粘接组合中粘接界面老化组与对照组、基底树脂老化组与对照组的微拉伸强度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粘接界面老化组中,由粘接剂a粘接新树脂A或B的粘接组合[A-a-A:(45.0±3.2)MPa,B-a-A:(41.7±3.3) MPa,A-a-B:(28.6±3.9) MPa,B-a-B:(47.7±6.6) MPa],及由粘接剂b粘接新树脂A的粘接组合[A-b-A:(44.2±4.7) MPa,B-b-A:(38.0±3.2) MPa],微拉伸强度均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A-a-A:(70.7±5.5) MPa,B-a-A:(60.3±5.1) MPa,A-a-B:(44.2±1.6) MPa,B-a-B:(54.1±3.2) MPa,A-b-A:(65.6±7.2) MPa,B-b-A:(59.1±4.1) MPa](P<0.05);而由粘接剂b粘接新树脂B的粘接组合A-b-B及B-b-B的微拉伸强度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树脂老化组中,各粘接组合的微拉伸强度均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结论 复合树脂和粘接界面的老化均可对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6.
本文报道1例由于下颔第三磨牙阻生导致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根外吸收的病例。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诊断丝影像学检查,发现易被诊断为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颈部深龋导致的牙髓根尖周病实为牙根外吸收.拔除患牙后证实了诊断的正确性。临床工作中为了避免误诊或漏诊.应建立正确识别阻生智牙造成邻牙牙根吸收的意识.注意借助各种临床及辅助手段仔细检查。本病例提示应早期拔除异常萌出的智牙,以保护第二磨牙,维持牙列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7.
茶对菌斑和唾液中氟含量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茶源性氟对菌斑和唾液的影响。方法采用氟离子复合电极测定茶浸液中氟溶出量和饮茶者及非饮茶者菌斑和唾液中的氟浓度。结果档次低的茶叶氟含量高。菌斑氟含量:饮茶者高于不饮茶者;饮茶3周末时高于2周末时;饮高氟茶者显著高于饮低氟茶者(P<0.05)。唾液氟含量:不饮茶者较稳定;饮茶者略高于不饮茶者;饮高氟茶者略高于饮低氟茶者。饮茶者唾液氟2周末时升高,3周末时又下降。结论菌斑能够储留氟,唾液可能受外界氟的瞬时影响较大,无储留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8.
塑化根管根尖及冠方封闭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塑化根管的根尖及冠方封闭性.方法 57个离体塑化根管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4个月,分为根尖微渗漏组和冠方微渗漏组,分别封闭冠方和根尖孔.在2%亚甲蓝溶液中浸泡1周后,于距根尖1mm、4mm处横截,在立体显微镜下观察横截面蓝染情况.结果 ①根尖封闭性:距根尖1mm处无蓝染率为82.9%,距根尖4mm处无蓝染率为95.1%;②冠方封闭性:距根尖4mm处无蓝染率为87.5%,距根尖1mm处无蓝染率为93.8%.结论 离体亚甲蓝渗透试验显示塑化良好的根管,来自根尖和冠方的微渗漏均较小.  相似文献   
199.
为实现龋病高危个体的预防策略,并深入探讨龋发病机制,龋危险性预测一直是过去20年中龋病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龋齿病因的复杂性以及多数研究没有考虑龋齿发病的  相似文献   
200.
根管扩大程度与牙根强度和应力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根管壁切削程度与牙根强度的关系及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方法用抗压实验测试3组根管壁厚度分别为1.00mm、0.75mm和0.50mm的15对试件的最大断裂载荷,并与原始根管的基线试件比较。三维有限元分析根管壁厚度分别为常规预备后(根管壁厚1.2mm)及过度扩大致剩余根管壁厚度为基准模型的75%、50%和25%时的应力大小和分布。结果抗压实验中1.00mm、0.75mm和0.50mm组的牙根最大断裂载荷分别为(4432.41±563.59)、(4137.43±680.29)和(3749.87±554.17)N,载荷强度随根管壁面积的减小而下降。有限元分析表明,如果根管壁厚度下降较多,根管壁的应力大小和分布均会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在临床根管治疗操作中,应以彻底去除根管壁感染物质为标准,尽量避免对牙体硬组织的过度切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