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农药安全性评价中,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是亚慢性毒性试验中检测受试物毒作用的重要指标。本文总结分析了2001年。2003年11批亚慢性试验(90d)中阴性对照组264只SD大鼠(雌雄各半)的体重和脏器重量的测定结果,求出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正常参考值,供安全性评价时参考。  相似文献   
82.
甲型肝炎 (甲肝 )主要由粪 口途径传播 ,常表现有周期流行和暴发流行 ,儿童作为甲肝易感人群应重点进行普及接种甲肝疫苗。椒江区城区在 1991~1992年对 1~ 15岁儿童进行甲肝活疫苗普及接种 ,嗣后每年对 1岁儿童进行接种 ,有效地控制了甲肝流行。一、材料与方法1.观察对象 :椒江区城区 1~ 15岁儿童 ,该组人群普及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H2 株 ) ,疫苗由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普康公司生产 ,回滴滴度为 10 6.5TCID50 。2 .接种方法 :1991~ 1992年对该组儿童进行普及接种 ,1993年起 ,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每年对 1岁儿童常规接种。城区有两个…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应用基准剂量法分析咪鲜胺锰盐 (tetrakis[N propyl N [2 ( 2 ,4,6 trichlorophenoxy)ethyl]imiazole 1 car boxamide]manganese(Ⅱ )chloridecomplex)原药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 ,估算其基准剂量。 [方法 ]SD大鼠咪鲜胺锰盐亚慢性喂饲毒性试验 ( 90d) ,设对照、低、中、高剂量组 ( 0、111、3 3 3、10 0 0mg/kg饲料 )。观察指标有 :大鼠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体重及摄食量变化、血液常规和生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基准剂量计算采用EPA的BMDS软件。 [结果 ]雄性大鼠高剂量组肝体比、肾体比、睾体比及中剂量组肾体比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雌性大鼠高剂量组肝体比、肾体比及中剂量组肝体比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高剂量组少数动物出现肝脏、肾脏炎症小灶 ;低剂量组雌、雄性大鼠均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咪鲜胺锰盐原药的无明显损害剂量 (NOAEL)雌、雄均为 111mg/kg饲料 ,按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量计算 ,雌、雄大鼠NOAEL分别为 ( 9.0 7± 0 .2 7)、( 10 .3 2± 0 .66)mg/(kg·d)。咪鲜胺锰盐原药的基准剂量的 95 %可信限下限 (BMDL)值 ,雌、雄性大鼠分别为 12 1.0 6、13 4.5 1mg/kg饲料 ,按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量计算BMDL值雌、雄性大鼠分别为 11.83、11.0 2mg/(kg·d) ,均略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2-(4-苯氧基苯基)乳酸乙酯染毒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两代繁殖试验大鼠,混饲法染毒,染毒浓度雌性大鼠为0、19.80、80.56和339.49 mg/kg,雄性大鼠为0、18.41、73.74和306.61 mg/kg,子鼠断乳后进行学习记忆功能测试。结果在避暗实验中,F1代子鼠各剂量组比较,错误次数(1.5、0.5、1.0、2.5)和潜伏期(42.5、48.5、26.5、26.0 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2代子鼠各剂量组比较,错误次数(1.5、1.0、1.0、0.5)和潜伏期(13.0、13.5、45.0、20.0 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梭箱实验中,F1代子鼠各组比较,电击次数(8.0、7.0、6.0、7.0)、主动逃避时间(3.0、3.0、4.0、3.5 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电击时间(15.0、11.0、9.0、13.0 s)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各组电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2代子鼠各组比较,电击次数(9.0、8.0、8.0、8.0)、电击时间(19.0、18.0、14.0、15.0 s)、主动逃避时间(2.0、2.0、2.0、2.0 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的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范围条件下,2-(4-苯氧基苯基)乳酸乙酯对大鼠子代幼鼠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混配农药的安全性。方法按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16种混配农药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家兔眼刺激试验及家兔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16种混配农药急性经口毒性7种为中等毒级,5种为低毒级,其余为微毒级。急性经皮毒性均属低毒级,对眼的刺激强度6种为中至重度刺激性,5种为中度刺激性,其余为轻度刺激性。对皮肤的刺激强度7种为中等刺激性,1种为轻度刺激性,其余为无刺激性。结论混配农药为乳油,一般经口、经皮的毒性比较高,对眼睛、皮肤粘膜的刺激性也较大,如果混配农药是可湿性粉剂,经口、经皮的毒性较低,对眼睛、皮肤粘膜的刺激性也较小。生产者和使用者要极其小心操作,注意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86.
改良超滤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替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观察了1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在体外循环瓣膜替换术中加用改良超滤的手术治疗疗效,其中行双瓣替换(DVR)5例,主动脉瓣替(AVR)1例,二尖瓣替换(MVR)4例,有5例病人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显示,采用改良超滤可有效地提高胶体渗透压及红细胞压积,快速减少全身水份,降低心脏容量负荷,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趋化因子受体2(CCR2)在脊髓钝挫伤(SCC)大鼠的表达及其对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损伤(SCC组)术后12h、3d、7d、14d组及假手术组共5组。Allen打击法建立SCC模型,进行BBB评分,光热尾痛法测定大鼠温痛觉潜伏期,RT-PCR检测CCR2和MCP-1基因相对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观察MCP-1和CCR2在脊髓前角和后角的表达。结果:SCC后BBB评分降低,7d与14dBBB评分明显增高。SCC后3、7d温痛觉潜伏期较假手术组缩短。SCC后CCR2mRNA在12h和3d时表达量增高;随后在7、14dCCR2mRNA降低。MCP-1mRNA的表达量在12h、3d、7d增高,14dMCP-1mRNA下降。MCP-1和CCR2在脊髓前角主要表达在神经元中,在脊髓后角主要表达于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结论:MCP-1和CCR2可能作为重要的因子参与脊髓损伤早期的继发性损伤,导致大鼠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8.
有关Alzheimer病(AD)的治疗尚无有效的措施。文中用铝诱导建立AD大鼠模型,将AD大鼠分为对照、续断和vitaminE(VE)三组,用川续断/VE处理AD大鼠1,3,5个月,分别进行行为学测试、光镜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处理。结果:1.川续断/VE处理1,3,5个月三个时间段中三组间①大鼠学习记忆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海马结构内淀粉样前体蛋白样免疫反应(APP-LI)神经元的胞体平均截面积及光密度(ASO)各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续断组和VE组于川续断/VE处理1,3,5个月间的纵向比较显示①大鼠学习记忆力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②海马结构内APP-LI神经元的胞体平均截面积及ASO各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川续断和VE对淀粉样前体蛋白在神经元的过度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力。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总结使用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48例单侧A1优势前交通动脉瘤的经验和方法.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4月西京医院收治的单侧A1优势前交通动脉瘤患者48例,其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32~72岁,平均53.4岁.全部动脉瘤均在术中应用旋转成像图像后处理技术,并采用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内栓塞治疗,采用双侧颈动脉置管技...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杀扑磷原药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及致突变性 ,求出最大无作用剂量。方法 按照GB 15 670 -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和GB 15 193 -94进行试验。结果 雌性大鼠LD50 为 3 8 3mg/kg ,雄性大鼠为 3 1 6mg/kg。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均为阴性。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显示 ,11 67mg/kg和 3 5 0 0mg/kg饲料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抑制明显 ,3 5 0 0mg/kg饲料组 ,雌性大鼠总摄食量明显减少。结论 杀扑磷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 :雌性大鼠(1 2 6± 0 0 8)mg/ (kg·d) ,雄性大鼠 (0 40± 0 0 4)mg/ (k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