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腭帆提肌重建修复先天性不全腭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符合腭解剖结构、有良好腭咽功能的修复不完全性腭裂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治疗了30例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结果28例一期愈合,2例穿孔,23例未做松弛切口,7例行两侧松弛切口,平均出血量约35ml,16例半年后复诊,其语音清晰度良好。结论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较好地恢复了腭帆提肌正常的解剖结构和位置,重建提肌吊带,获良好的腭咽闭合,并可尽量不作松弛切口,避免了裸露骨面疤痕形成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好解决了经典的两瓣法和单瓣法所遗留的问题,是一种较好的功能性不全腭裂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2.
脱细胞气管基质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研究家兔、SD大鼠脱细胞气管基质材料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样组织的体外构建实验准备材料。方法:用改良去污剂-酶联合多步法对SD大鼠、家兔气管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并分别对2种材料行组织学、内壁拓扑结构及生物相容性研究。结果:处理后的2种气管组织中细胞均脱落完全,生物相容性好。结论:自制的脱细胞气管基质材料可用于组织工程化涎腺样组织体外构建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3.
鼠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和建立鼠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体外分离与培养的技术方法。方法 利用纤维结合素-胶原包被的培养瓶快速黏附法分离鼠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以鼠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和无钙EMEM培养基配.制表皮干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5(K15)免疫组化染色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鼠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呈明显克隆性生长,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5(K15)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结论 利用纤维结合素-胶原包被的培养瓶快速黏附法分离鼠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用鼠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和无钙EMEM培养基配制的表皮干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可以初步实现对鼠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体外分离与培养。  相似文献   
54.
硬腭裸露骨面积对上颌骨及牙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有研究表明硬腭裸露骨面的位置与上颌骨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但裸露面积与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关系尚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双侧唇裂与鼻畸形同期整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与鼻畸形同期整复的方法和美容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先天性唇裂患儿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0个月~11岁。其中双侧完全性唇裂13例,均伴双侧完全性腭裂;双侧不完全性唇裂9例,均无腭裂;混合性唇裂4例,均伴单侧完全性腭裂。应用原长法的原则进行唇裂整复,术中解剖口轮匝肌,复位后进行框式缝合;唇珠的形态由侧唇红唇肌肉瓣完成;红唇缘原有自然形态完整保存;同期初步矫正鼻畸形。结果术后患儿创而均Ⅰ期愈合。鼻底宽度及丰满度均较满意,唇弓形态好,无口哨畸形。上唇静态及动态时外形均较好。26例均获随访10d~3个月,双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有较好的鼻尖及鼻孔形态,均不需进行二期手术;双侧完全性唇裂患儿有一定的鼻尖及鼻孔形态,仅遗留鼻小柱过短;混合性唇裂患儿两侧鼻翼基脚稍不对称。结论双侧唇裂与鼻畸形同期整复时,对传统的整复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取长补短,并进行适当完善和修改,另加一定的缝合技巧,可在术后近期静态与动态均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先天性唇腭裂(cleft lip with/without palate,CL/P)作为常见的颌面部发育畸形,其病因目前认为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环境因素诱发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可能是胎儿先天畸形发生的关键因素,而DNA甲基化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众多领域已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其作为联系个体与环境的纽带,在唇腭裂中的研究报道有限。现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唇腭裂的发生密切相关,叶酸缺乏、吸烟、污染物暴露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可诱导DNA甲基化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唇腭发育的基因表达,导致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比较腭黏膜和颊黏膜2种不同性质的口腔黏膜上皮修复硬腭裸露骨面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寻找适合修复裸露骨面的修复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30只日本白兔(5周龄)随机分为3组:Ⅰ组(左侧硬腭骨面裸露,保持右侧完整),Ⅱ组和Ⅲ组(左右侧硬腭骨面均裸露,右侧分别用腭黏膜和颊黏膜移植修复),观察 2种黏膜对预防上颌骨生长发育作用有无差异。结果 3组的上颌骨发育情况相似,统计学显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颊黏膜上皮与腭黏膜上皮一样,可作为预防上颌骨裸露骨面继发畸形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58.
目的:检测犬腭裂骨膜牵张成骨各时期ACT A和FS mRNA的表达,探讨ACT A/FS系统对其修复的调节模式。方法:用幼犬15只建立腭裂模型,2月后,于腭裂裂隙缘骨膜下安放牵张器,牵张力(2.45±0.20)N。牵张器放置后10、20、30、40和60 d,各处死3只,取牵张侧及对照侧骨组织,提取RNA并用RT-PCR检测ACT A和FS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侧10~60 d标本检出少量ACT A和FS mRNA,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张侧10 d标本可检出ACT A和FS mR-NA;20、30、40及60 d ACT A mRNA含量分别为10 d的1.78、2.82、4.27及3.04倍,FS mRNA分别为1.52、2.12、2.47及1.90倍。结论:在牵张期间,ACT A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增强膜内成骨,FS参与ACT A生物活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59.
导管乳头状瘤是一组较少见的良性乳头状唾液腺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其中一个分型,常发生于小唾液腺,发生于大唾液腺极少且易被误诊。国内仅报道5例发生在腮腺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本例是国内首次报道的发生于下颌下腺的导管内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60.
目的:给予妊娠期C57BL/6母鼠不同剂量的微量元素锌,探讨母体锌含量与其子代腭裂畸形发生之间的关系以及锌对致腭裂环境因素的拮抗作用。方法:将C57BL/6孕鼠随机分为Ⅰ和Ⅱ两大组,Ⅰ组为单纯锌干预组,即正常对照组、高锌组(a组)、低锌组(b组),Ⅱ组为锌+外界因素干预组,即高温组(A组),高温+高锌组(A’组),内毒素组(B组),内毒素+高锌组(B’组),并给予相应干预,于胚胎18d处死孕鼠,观察胚胎腭裂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a、b、A、A’、B、B’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3.13%、2.94%、27.27%、21.21%、5.02%、27.59%、6.06%。实验a组和对照组间胚胎腭裂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二者与实验b组间比较(P<0.05);实验A’、B’组胎鼠的腭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A和A’组间以及实验B和B’组间胎鼠腭裂发生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体血清锌含量与子代腭裂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血清中锌的含量过低易致腭裂的发生,在相同的致畸条件下,通过饮食摄入足量的微量元素锌可以对腭裂畸形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