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光声效应是指样品被短脉冲激光照射后受激产生超声波的一种现象。基于此效应的光声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成像模式,其在过去的十年中越来越受到临床和产业的关注,目前已成为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光声成像是一种混合型的成像方式,它结合了光学成像的高对比度和光谱识别特性,以及超声成像大穿透深度下仍具备较高分辨率的特点。光声技术可对微血管、血红蛋白浓度、血氧含量、氧代谢、脂肪等进行高特异性的成像,能够灵敏地反映生理特征变化,与超声技术的形态和结构成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光声成像技术的这些特性使其在临床及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均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尤其适用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微循环异常等重大和常见疾病的成像诊断和治疗引导。本文将介绍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及血管内成像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临床高剂量长时程使用金刚烷胺 (amantadine,AMA) 治疗疾病时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副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AMA组(每组n=20).AMA组小鼠腹腔注射高剂量金刚烷胺 (60 mg/kg,qd×10天),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第9 天注射后20 min,分别用Sams-Dodd的刻板行为评分、自主活动观察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 (OPAR) 对2组小鼠的行为学进行检测;在第10 天注射后2 h,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小鼠脑内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AMA组小鼠刻板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尤以头部的背腹方向运动增多显著;②AMA组小鼠的自主行为活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③ AMA组小鼠的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④AMA组小鼠在边缘皮质、海马、基底前脑、间脑的中线核和板内核、脑桥基底部以及延髓的外侧网状核等脑区c-Fos蛋白的表达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①高剂量长时程AMA可致小鼠出现明显的精神分裂症样行为学变化,并影响了学习记忆功能;②与精神行为、情绪和内脏活动密切相关的前额皮质、扣带皮质、海马、杏仁核和隔外侧核等脑区的神经元功能活动明显改变,可能是高剂量长时程AMA导致出现精神病样副作用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4.
背景:传统下肢假肢通过手动方式将气压或者液压膝关节阻尼器调整到一种比较适宜的状态,行走状态改变时膝关节阻尼不能随之改变,假肢跟随性差,步速变化范围小.智能下肢假肢能够根据人体运动信息调整膝关节阻尼力,从而达到更加接近正常步态的效果.开发国内智能下肢假肢对提高国内残疾人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研制能够实现步速跟随功能的智能下肢假肢.方法:智能下肢假肢机械部分采用带固定式气缸阻尼器的四连杆机构,由四连杆后臂下轴的转动角度得出步行速度,依照迭代学习算法得出的知识库确定该步行速度下的针阀开度,通过永磁式直线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器驱动针阀来控制缓冲气缸腔室间气道有效截面积来调整假肢摆动速度.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电位计作为检测手段不但能够获得步行速度,而且能够区分支撑期和摆动期.在不同速度下,智能下肢假肢膝关节最大摆动角度变化小于13°.提示智能下肢假肢能够识别步行速度,并根据步行速度调整膝关节摆动速度,实现了对健肢步行速度的跟随,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β防御素-1(β-defensin-1,HBD-1)和Toll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宫颈炎关系.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慢性宫颈炎患者150例作为病例组,100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提取宫颈上皮细胞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结果 慢性宫颈炎组HBD-1外显子-44C/G的C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BD-外显子-52G/A、-20G/A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在慢性宫颈炎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LR4 Asp299Gly、TLR4 Thr399Ile在研究人群中没有发现多态性表达.结论 HBD-1-44C/G位点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慢性宫颈炎的易感位点,携带C/G基因型、等位基因G过多分布的女性可能是慢性宫颈炎的易感人群,HBD-1-52 G/A、HBD-1-20G/A、TLR2 Arg753 Gln、TLR4 Asp299Gly、TLR4 Thr399Il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宫颈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对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诊治的丙戊酸钠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拉莫三嗪替换治疗,观察组给予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癫痫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分别为(3.32±1.04)次/月、(17.73±7.67)min,治疗6个月时分别为(2.35±0.93)次/月、(13.64±4.51)min,观察组治疗前分别为(3.30±1.14)次/月、(18.05±6.51)min,治疗6个月时分别为(1.14±0.43)次/月、(8.54±4.55)min,两组癫痫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6个月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 丙戊酸钠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给予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可行,相对于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能明显提高病情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曲面体层片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判断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关系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根据曲面体层片信息治疗上颌后牙区相关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牙根数671个),以锥形束CT为标准,在曲面体层片及锥形束CT片上测量上颌后牙根尖到上...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雄激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诊治的100例PCOS患者(PCOS组)、同期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育龄妇女(对照组),将PCOS组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非肥胖组(64例)和肥胖组(36例),检测睾酮(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PCOS组患者T、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ISI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FINS、HOMA-IR均高于非肥胖组,ISI低于非肥胖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OCS组患者T与HOMA-IR间有正相关性(P<0.05),与ISI间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 PCOS患者雄激素明显升高,与胰岛素抵抗间有正相关性,共同参与了PCOS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9.
在2001年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教授指出,目前世界上的疾病谱已发生变化,过去医学界重点防范的各类传染病已退居第二位,心脑血管病和抑郁症等病症则位居榜首。 据专家介绍,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的15%,即这些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旋转抽吸法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CT下定位穿刺抽吸,对照组行常规抽吸法,观察组行旋转抽吸同时术后3 d后给与马来酸桂哌齐特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术后2周内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血肿量、NI-HSS评分分别为(45.95±15.84)mL、(8.22±2.10)分,治疗后2周时为(5.19±2.30)mL、(3.10±1.03)分,观察组治疗前为(45.23±18.16)mL、(8.65±2.31)分,治疗后2周时为(3.20±1.04)mL、(2.45±0.74)分,两组治疗前血肿量、NIH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25.00%(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CT定位旋转抽吸法抽吸血肿,术后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能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神经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