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72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综合类 | 12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种植修复体的穿龈轮廓是指其在种植体肩台到龈缘之间的跨黏膜区域的外形轮廓。对穿龈轮廓的合理设计有助于使种植修复体获得类似天然牙的美学效果,与邻牙的软组织轮廓相适应,并在维护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长期健康,减少生物学与美学并发症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影响种植体穿龈轮廓设计的考量因素及穿龈轮廓对种植体周组织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中种植修复体穿龈轮廓的设计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随着口腔种植学的发展,种植修复成为牙列缺损与牙列缺失的理想修复方式。但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种植修复的远期成功率。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受多因素影响与调控,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病史、个人习惯等)、外科因素(种植体三维位置等)、修复因素(修复体固位方式、形态设计等)等。本文对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种植体周围炎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策略。 相似文献
83.
84.
85.
不同载荷下天然牙一种植牙联合桥基牙应力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揭示天然牙一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在不同载荷下基牙的应力反应规律,指导临床优化设计。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模计算、分析。结果:斜向载荷下种植体的最大应力值是天然牙的2-2.5倍,集中斜向载荷与分散斜向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无明显差异,是垂载荷下种植最大应力值2-2.5倍。集中垂直载荷下天然牙、种植体的最大应力值高于分散垂直载荷下的最大应力值,天然牙集中斜向载荷下最大应力值大于分散斜向载荷下的最大应力值。结论:天然牙一种植体联桥受侧向力的能力弱,种植体应具有高强度,天然牙根应粗大,减小侧向力,集中载荷比分散载荷破坏作用大,桥体与基牙的He面咬合接触点分布均匀,建立多点咬合接触。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不同的纯钛种植体表面形貌对牙龈软组织界面的影响,寻找一种有利于牙龈软组织附着的种植体颈部表面形貌。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使纯钛金属种植体形成4种表面,即酸蚀组(AE组)纳米表面、电化学腐蚀1和2组(ECE1和ECE2组)的微米表面、电化学腐蚀加酸蚀组(ECA组)的微米-纳米表面,并以光滑组(S组)光滑表面作为对照,将5种试件即刻植于犬下颌骨中,术后20 d及3个月分别处死各组犬,制作标本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结合界面的情况。结果:各组犬牙龈上皮与种植体表面连接紧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未见上皮组织残留。S组胶原纤维平行黏附于种植体表面,与种植体表面大部分开裂分离,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残留胶原纤维较少;其他各组胶原纤维均垂直扎向种植体表面,牙龈组织面与种植体表面形成复杂的微米-纳米镶嵌结构,与种植体表面开裂较少;ECE2组和 ECA组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表面残留的胶原纤维多于AE组和ECE1组。结论: 通过电化学方法处理得到的微米和微米-纳米表面的种植体可明显改善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的黏附。 相似文献
87.
上置法植骨(Onlay Bone Graft),又称为外置式植骨或贴面式植骨,是将移植材料置于牙槽嵴受骨区表面,而增加牙槽嵴宽度或高度的骨移植技术.是骨增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8.
天然牙-种植牙联合桥不同桥长对天然牙牙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桥体长度的天然牙 -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中天然牙根周骨组织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不同桥长的固定桥力学模型、计算、分析。结果 :天然牙 -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中天然牙牙周骨组织集中垂直载荷下应力分布均匀、根尖部骨应力小 ;集中斜向载荷下天然牙牙周骨组织最大应力是集中垂直载荷下骨最大应力值的 2倍 ;集中斜向载荷下天然牙颈部骨应力最大 ,有应力集中区。结论 :在天然牙 -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的设计中减轻侧向力 ;固定桥桥体不宜过长 ;天然牙颈部支持骨组织质量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89.
背景:即刻种植体周与骨之间常存在着间隙,究竟是否需要应用生物膜进行引导骨再生目前仍无定论。
目的:通过在犬的股骨植入种植体创造不同的骨缺损间隙,观察生物膜对不同范围骨缺损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同体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3/12在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及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完成。
材料:BLB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由北京莱顿公司提供,BME-10X医用胶原膜由福建省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方法:在犬两侧股骨近心端植入种植体,并形成水平宽度3 mm、垂直深度约5 mm、水平长度分别为0,1,2,3,4 mm的标准梯度骨缺损。左侧直接分层严密缝合,右侧于骨缺损区覆盖生物膜后分层缝合。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取含种植体的骨段,制成组织块进行影像学观察。
主要观察指标:表面及剖面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新骨形成的量、色泽、质地等情况。应用软X射线观察种植体与骨组织界面的骨结合情况以及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
结果:大体观察:3 mm以下骨缺损区与原皮质骨无界限,有膜组与无膜组基本相同;4 mm缺损区与正常骨之间有模糊界限,有膜组比无膜组新生骨组织更致密。软X射线观察:3 mm以下缺损区无论有无生物膜,缺损区骨密度、骨小梁形态及骨小梁排列方向与周围骨组织无明显差异;故有膜组与无膜组未见明显区别;4 mm缺损区种植体与新生骨直接接触,但新生骨钙化程度欠佳,小梁较细且走行不规则,有膜组钙化程度略高于无膜组。
结论:生物膜对3 mm以下的骨缺损组织有较强的再生修复能力,在较大骨缺损修复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牙槽嵴外置法植骨术后继发感染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11例牙槽嵴外置法植骨术后继发感染的病例,总结植骨术后感染出现的时间、临床表现、处理方法 以及治疗效果,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11例植骨术后继发感染平均出现时间为术后15 d,均表现为口腔黏膜瘘或创口裂开;其中3例因感染不愈导致植骨失败,其余8例经综合治疗后,感染均治愈,大部分移植骨块得以保存、成活,并最终完成种植修复.结论 植骨术后感染经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能够挽救并保存移植骨块.要保证植骨的成功,做好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