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混合细胞型肝癌(cHCC‐CC)临床病理特征及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1995年6月至2012年5月经手术切除或由肝穿刺活检并经病理确诊为cHCC‐CC的90例患者,其中86例随访资料完整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6例cHCC‐CC患者中有81例术前误诊为肝细胞癌,术后病理诊断为CHCC‐CC ;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男女比例约为:5∶1。患者有肝硬化82.6%(71/86),乙肝病毒感染史74.4%(64/86),术前甲胎蛋白(AFP)阳性17.4%(15/86)。随访存活者22例,死亡56例,失访8例,随访率为90.7%,生存时间为3.2~47个月。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3.5%(46/86)、20.9%(18/86)、7.0%(6/86),中位生存期7个月。【结论】CHCC‐CC在临床上罕见,缺乏临床表现特异性,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就诊已属晚期,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学诊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唯一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术后生存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5例改良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非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及对照组(39例),观察组的患者于化放疗同时及后期口服槐耳颗粒(每日3次,每次20 g,持续1.5年),对照组在辅助治疗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中药制剂。比较两组在治疗及随访期间的生存质量、无病生存时间(DFS)及术后3、6个月与1、2年血清T细胞亚群的构成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Karnofsky评分(KPS)提高率明显增加,DFS明显延长(均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CD3~+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观察组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NK细胞百分率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CD3~+细胞百分率减少(P0.05),但6个月后恢复(均P0.05),术后6个月至2年的CD4~+、CD4~+/CD8~+比值、NK细胞均明显增高(均P0.05);对照组术后3~6个月CD3~+、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均P0.05),1年后开始恢复(均P0.05),术后3个月至1年的CD4~+百分率、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辅助治疗阶段服用槐耳颗粒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改善、生存质量的提高以及无病生存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连续骶管麻醉用于肛门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新斯的明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肛门手术患者228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采用连续骶管麻醉及术后患者自控镇痛160例为A组(其中82例手术结束后肌注新斯的明为A1组,78例未用新斯的明为A2组),将同期采用单次骶管麻醉及术后传统镇痛方法68例作为对照组B组(其中40例手术结束后肌注新斯的明为B1组,28例未用新斯的明为B2组)。两组均采用1.5%利多卡因15~20ml进行麻醉,A组术后镇痛仅使用PCA技术参数中的单次给药剂量,药物为0.18%罗哌卡因,按压剂量6~7ml,锁定时间90min。A1和B1组手术结束后肌注新斯的明10μg/kg。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h内镇痛效果、睡眠状况及尿潴留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睡眠状况及排尿状态均优于B组(P<0.05),手术结束后肌注新斯的明预防尿潴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骶管术后PCA用于肛门手术患者效果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但手术结束后肌注新斯的明并不能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CDK6、Ki67蛋白的表达及与其大肠癌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84例大肠癌组织及其配对的48例切缘正常大肠组织中CDK6、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CDK6、Ki67表达的差异及其与大肠癌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DK6蛋白表达阳性率(88.1%)明显高于切缘正常大肠组织(10.4%)(P<0.05),CDK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体类型无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92.9%)明显高于切缘正常大肠组织(20.8%)(P<0.05),Ki67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体类型、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CDK6与Ki67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r=0.581,P=0.000)。结论:CDK6与Ki67过量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用于大肠癌辅助诊断。CDK6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